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四夠教養法, 養出溫暖聰明的孩子
  • 點閱:94
    30人已收藏
  • 作者: 陳子蘭著
  • 出版社:如何
  • 出版年:2024
  • ISBN:9789861366944
  • EISBN:9789861366920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69449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從小愛夠、玩夠、情境夠、做事夠的孩子,成長之路如有神助!
四夠的孩子,自然而然擁有健康心態與強大統合力,不需父母多操心!
★ 知名親子教養專家陳子蘭老師,帶父母深入四夠教養精髓!
★ 王國和(理科出版社社長)、周秀慧(高雄振才幼兒園園長)、林絲草(「四隻小人一個媽」粉絲頁版主)、柯澍馨(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副教授)、廖進隆(全人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蕭彤雯(節目主持人)、謝淵智(臺中市西屯區國安國民小學校長)、蘇雯娟(生命之愛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專業推薦!


讓孩子四「夠」,孩子自然聰明健康又貼心!

知名親子教養專家子蘭老師,在多年的諮詢工作發現,孩子的表現往往與父母的價值觀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如果父母沒有用正確的教養態度來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用偏差行為(簡稱討愛行為)來提醒父母。
因此,最難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的觀念!子蘭老師在本書中分享四「夠」教養精髓:

1.愛夠:愛從說話開始,正面溫和的話語,就有愛
2.玩夠:玩出生命三動能,身體健康、情緒安定、腦力開發
3.情境夠:人是情境之子,行為是學來的,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情境
4.做事夠:盡量找事給孩子做,做事是智慧的綜合能力

孩子本來就擁有無限的潛能,教養不需太用力,只要父母能領悟四夠教養心法,孩子自然心性善良、開朗、熱情、有活力、有自信、耐挫力強!

學員心得分享
•一次機會下聽到老師的四夠教養,回家馬上使用老師的第一夠:要愛夠。很神奇的是,寶貝的語言也都很溫柔很正面,原來,小孩的一切真的都是模仿爸爸媽媽來的~(鄭依青)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做媽媽的可以越來越好命。(陳郁菁)
•老師的教養方式深入淺出,很容易就可以在家裡實行。(Joslin940)
•不用打也不用罵,孩子的行為居然就自己好了一大半!(珮汝)
•感謝有老師的陪伴與帶領,讓我在三寶的育兒之路如魚得水。(巧媽)
•父母一起來學習四夠教養,讓家庭生活更美滿。(劉俞伶)
•照著老師說的做,孩子的回饋真的讓我感動到想哭!(林美秀)
•從小貫徹「四夠教養」理念,至今仍受用。(林宜芬)
•感謝育兒路上遇見老師這盞明燈指引方向(陳姿言)
•從理解到融入生活,從「四夠」開始,運用老師教導的各種細膩的思維、方法,改變我自己的想法、行為、說話方式,終於逐漸與孩子建立親近、彼此安心信任的關係。(江忠晉)
•這是一本育兒聖經。更是一本經營家庭與人際關係的操作書,當我將它實際運用在生活中,看到兒子與我們的應對,儼然就是溫暖又聰明的孩子,就知道我走在對的路上了。(林嫻一)
 

作者簡介

陳子蘭
親子教養、兩性演講專家、教養諮詢師、婚姻諮詢師、個人成長諮詢師、兒童閱讀諮詢師、理科智慧家庭暨人類工程學院處長。
擁有10年以上的實務經驗,在全國各地推廣智慧家庭的觀念與方法,提供包括婚姻家庭、夫妻婆媳、親子教養,以及個人成長認知調整等諮詢和建議。近年除了演講,也透過網路社群與父母分享育兒觀念,並提供兒童行為改變及婚姻諮詢服務。

她相信,就像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的滋養才能長大,家庭也需要呵護和經營,用對方法才能充滿愛與溫暖。著有《我心裡住著一隻刺蝟》。
◎子蘭老師粉絲團(婚姻、親子、個人成長)LINE社群 https://reurl.cc/MOZr4L
◎Podcast 子蘭老師陪妳/你聊--聊聊生活大小事 https://pse.is/5sd5zw
  • 書封
  • 作者簡介
  • 目錄
  • 推薦序 愛在智慧花開時 柯澍馨
  • 推薦序 四夠教養觀念重要且貼切,理解、接納孩子的發展,親子關係就會好 蘇雯娟
  • 推薦序 生而養,養而教,做個有愛的父母 謝淵智
  • 推薦序 正確的愛,不但滋養到小孩,更是滋養到自己 林絲草
  • 推薦序 原來只要掌握教養眉角,就能培育有溫度且聰明的孩子 廖進隆
  • 自序 讓孩子愛夠、玩夠、情境夠、做事夠,教養一點兒都不難!
  • 第一部 愛夠
    • 1 你給孩子的愛,對了嗎?
    • 2 恰到好處的愛,感受會更強烈
    • 3 父母是「愛的生產者」還是「愛的消費者」?
    • 4 將「我愛你」改成「我需要你」
    • 5 父母給孩子的是「愛」還是「礙」?
    • 6 「愛」與說話的關係
    • 7 說話是一種刺激
    • 8 同理心是愛來的,不是教來的
    • 9 孩子哭的時候,你會如何說話呢?
    • 10 父母有情緒不調教小孩,孩子有情緒父母不說教
    • 11 比較教育=缺愛教育
    • 12 自然教育法vs.人為教育法
    • 13 真實看得見的教育vs.理想的夢幻教育
    • 14 自立的教育vs.保護、干涉的教育
    • 15 悔改的教育vs.說教的教育
  • 第二部 玩夠
    • 1 玩是孩子的生命
    • 2 玩不是浪費時間,玩不只是玩
    • 3 遊戲可以幫助發展幼兒語言
    • 4 遊戲可以發洩過多的體力和精力
    • 5 遊戲可以強化神經反應
    • 6 遊戲可以培養品格
    • 7 遊戲可以幫助智力的發展
    • 8 從遊戲中啟發八大能力
    • 9 遊戲具有心理治療的功能
    • 10 遊戲中可以發揮的功能及學會的目標
    • 11 遊樂中學會感情是可以被接受的
    • 12 遊戲中學會自我控制及自我指導
    • 13 從遊戲發展智慧與自信
    • 14 在遊戲中學會自己選擇,自己決定,自己負責
    • 15 遊戲給予安全感和無恐懼的情境
    • 16 遊戲中了解真實世界與遊戲世界的不同
    • 17 遊戲中父母不是指導者,是親密的夥伴
    • 18 遊戲中注意當下的體驗,拋下過去種種問題
    • 19 遊戲中重視情感交流,而非想法和作法
    • 20 遊戲中敏感的了解,而非解釋回答問題
  • 第三部 情境夠
    • 1 生態環境與家庭情境
    • 2 打造一個有機體的家庭情境
    • 3 你想要教養出開朗、活潑、有自信,友善待人的小孩嗎?
    • 4 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是塑造優秀子女的祕訣
    • 5 過去的打罵和現在的打罵有何不同?
    • 6 打罵教育的缺點是什麼?
    • 7 經常被恐嚇的孩子,容易導致個性畏縮
    • 8 你會用書恐嚇小孩嗎?
    • 9 經常被威脅的孩子,較壓抑或情緒衝動
    • 10 習慣接受利誘,會變成以功利為導向
    • 11 認識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
    • 12 改變家庭氛圍,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 13 高要求,低回應──高壓專制型
    • 14 高要求,高回應──開明權威型
    • 15 低要求,高回應──寬容溺愛型
    • 16 低要求,低回應──冷漠忽視型
    • 17 你是教養不一致的類型嗎?
    • 18 十個重要的調教守則
  • 第四部 做事夠
    • 1 讚賞可讓孩子變得更好、更愛做家事
    • 2 跟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好嗎?
    • 3 誰說孩子不願意收玩具?
    • 4 這樣說,讓孩子喜歡做家事
    • 5 孩子的好,是好在父母對他們的需要
    • 6 不剝奪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
    • 7 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會幫忙父母做家事
    • 8 幼兒玩和做事,都是出於好奇心與探究心
    • 9 做事最能幫助腦力開發
    • 10 做事的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
    • 11 找到讓孩子願意做家事的動力
    • 12 全家總動員,一起做家事
    • 13 讓孩子養成做家事習慣的方法
  • 總結 滿足六大心理需求的四夠教養
    • 1 生理活動的需求
    • 2 被愛被關懷的需求
    • 3 安全感與歸屬感的需求
    • 4 自信與自尊的需求
    • 5 好奇心的需求
    • 6 成就感的需求
  • 學員心得分享
  • 後記 感恩永遠的恩師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0

同分類熱門書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