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非凡的藝術作品靈感來源,往往都在藝術家遠離他們日常環境的時刻。有一些藝術家像候鳥一樣,不斷回到同一個地點。如知名的保羅.塞尚和文森.梵谷都深愛普羅旺斯,常在巴黎與此地往來,而成他們作為藝術家的成長關鍵。日後這些地方也成為藝術家的代名詞,更是他們創作上關鍵時期的特徵。
還有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卡拉瓦喬因為決鬥而難逃死罪,只好連夜逃亡馬爾他,卻在此畫下了著名的《殺死巨人歌利亞的大衛》;亨利.馬諦斯為了太陽而到摩洛哥,遇上惱人的乾旱卻是他心中最佳的作畫天氣,也找到讓他感興趣的主題;具有好奇和探險精神的葛飾北齋,以七十高齡開始創作的新系列,繼續圍繞著日本人心中的聖山富士山;畢卡索愛上法國南方;朵貝.楊笙風靡全球的「姆米」就跟她的家人一樣徜徉在小島的自然風光……
從史詩般的公路旅行,或者跋山涉水前往偏遠地區的艱苦,到深度文化之旅,甚至是入住最好的酒店高檔行程,這本書探討了三十位藝術大師的三十段極具影響力的旅程,並展現了這些旅行對藝術家的個人生活和文化探索的深刻影響。
屢獲殊榮的作家崔維斯.艾伯洛以引人入勝的視角,深入探討了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畫作背後的故事,讓藝術家的每一段旅行都栩栩如生,召喚讀者追尋大師的腳步上路去。
- 引言(第6頁)
- 尚– 米榭.巴斯奇亞 在象牙海岸與貝寧尋找連結(第8頁)
- 卡拉瓦喬 逃亡馬爾他(第13頁)
- 瑪麗.卡薩特 在巴黎留下印象(第19頁)
- 保羅.塞尚 深愛普羅旺斯的艾克斯鎮(第27頁)
- 薩爾瓦多.達利 挾超現實主義席捲曼哈頓(第34頁)
- 馬塞爾.杜象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迷上西洋棋(第42頁)
-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 在荷蘭的精彩尋鯨之旅(第51頁)
- 海倫.佛蘭肯瑟勒 沉浸在普羅威斯頓鎮(第58頁)
- 卡斯巴.大衛.弗雷德里希 在呂根島補充能量(第64頁)
- 大衛.霍克尼 覺得洛杉磯好得不得了(第71頁)
- 葛飾北齋 攀登富士山(第78頁)
- 朵貝.楊笙 在佩林基群島度夏(第85頁)
- 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里維拉 在庫埃納瓦卡城度蜜月(第90頁)
- 瓦西里.康定斯基 在沃洛格達州聽見藝術的呼喚(第97頁)
- 亞歷山大.克爾林斯 在約克郡與蘇格蘭畫了國王的所有城堡(第103頁)
- 保羅.克利 被突尼西亞徹底改變(第108頁)
- 古斯塔夫.克林姆 在阿特湖繪製風景(第117頁)
- 奧斯卡.科克西卡 在波爾佩羅村避難(第124頁)
- 亨利.馬諦斯 在摩洛哥擺脫了雨(第131頁)
- 克洛德.莫內 對倫敦留下極大的印象(第136頁)
- 貝絲.莫莉索 在諾曼第接受求婚(第145頁)
- 愛德華.孟克 在奧斯格斯特蘭的海邊避暑(第151頁)
- 野口勇 意義非凡的環球之旅(第156頁)
- 瑪麗安.諾斯 到南方繪製印度植物(第164頁)
- 喬治亞.歐姬芙 到西部去(第171頁)
- 巴布羅.畢卡索 愛上法國南方(第176頁)
- 約翰.辛格.薩金特 沉溺在威尼斯(第184頁)
- 華金.索羅亞.巴斯蒂達 長途穿越西班牙(第191頁)
- J.M.W.透納 最後一次瑞士之旅(第198頁)
- 文森.梵谷 在普羅旺斯度過精彩的一年(第207頁)
- 參考書目(第212頁)
- 索引(第216頁)
- 圖片出處(第223頁)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