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2
本書從字形出發,以「科學考古」為主軸,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力求找到華夏文明的源頭。
全書分上、下二部,上部自科學時間入手,由「百姓日用而不知」切入,解讀與時間相關的甲骨文及金文字形字義,得出「漢字起源於天文學,起源於科學時間的原理和方法」的結論;下部利用「漢字起源於天文學」的結論,對現有考古發現的著名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進行案例分析,提出個人精要且獨到的見解。
- 上部 漢字起源(第1頁)
- 一 百姓日用而不知(第3頁)
- 二 「年」字不是怪物(第11頁)
- 三 上古天文臺(第17頁)
- 四 地球是圓的(第23頁)
- 五 從地球到北極星(第27頁)
- 六 女媧有原型(第31頁)
- 七 文化名人周文王(第35頁)
- 八 夏至和冬至(第39頁)
- 九 時間離不開空間(第43頁)
- 十 正史與偽史(第53頁)
- 十一 周與四分曆(第57頁)
- 十二 陰陽八卦的起源(第63頁)
- 十三 我們來看「祖」(第67頁)
- 十四 日晷中有漢字(第71頁)
- 十五 文化與文明(第77頁)
- 十六 時間不一定準(第87頁)
- 十七 商代有報紙(第93頁)
- 十八 小巫見大巫(第97頁)
- 十九 道德與指南針(第103頁)
- 二十 科技考古(第109頁)
- 廿一 宅茲中國(第117頁)
- 廿二 觀象授時(第121頁)
- 廿三 國寶與寶尊彝(第125頁)
- 廿四 《說文解字》的質疑(第131頁)
- 廿五 天地有大美(第137頁)
- 下部 案例論證(第141頁)
- 一 「磁山文化」遺址中指南針實證研究(第143頁)
- 二 甲骨「四方風」天學解讀(第155頁)
- 三 發現夏代文字(第161頁)
- 四 安陽小屯北甲骨釋讀(合集137正)(第171頁)
- 五 商代月報(期刊)的發現(第175頁)
- 六 金星運行記錄——虢季子白盤銘文解讀(第185頁)
- 七 散氏盤文字解讀方案(第193頁)
- 八 大禹不治水——從「贊公盨」銘文看中國歷史的誤讀(第205頁)
- 後記(第219頁)
- 參考文獻(第221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30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2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2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