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紙眉批——一個傳媒人的讀史心得》係作者近四、五年來的文史隨筆結集。
作者工作之餘嗜讀歷史,讀多了就開始思考,並本著報人精神,將所得一一寫下,本書共分為「歷史現象明與暗」、「歷史名人是與非」、「皇帝的好與壞」、「文化互動的中與西」,內容均與歷史相關,同時又反映當下現實生活,在在飽含著作者的憂思。
- 序(第i頁)
- 第一輯 歷史現象的明與暗(第1頁)
- 第一章 訓政之路(第3頁)
- 第二章 跌倒在變革的路上——清末新政的啟示(第19頁)
- 第三章 民粹主義的悲劇之路(第29頁)
- 第四章 「尤金娜現象」(第41頁)
- 第五章 萬曆困局(第45頁)
- 第六章 續「花剌子模信使問題」(第49頁)
- 第七章 話語禁忌與思想突圍(第53頁)
- 第八章 「時勢造英雄」的反面(第57頁)
- 第九章 歷史的報復(第61頁)
- 第十章 歷史上的「好心辦壞事」(第65頁)
- 第十一章 忠奸之謎如何破解(第69頁)
- 第十二章 殊途同歸三詩人(第75頁)
- 第十三章 宋代的科舉弊端(第79頁)
- 第十四章 荒唐的「新生活運動」(第83頁)
- 第十五章 「剃髮易服令」與明末思想家(第87頁)
- 第十六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91頁)
- 第十七章 選擇合作者的智慧(第93頁)
- 第十八章 一個絆子引發的血案(第97頁)
- 第十九章 一場沒有贏家的博弈(第101頁)
- 第二十章 「顛了」之後(第105頁)
- 第二十一章 奧德賽的智慧(第109頁)
- 第二十二章 滑鐵盧戰役的最大贏家(第113頁)
- 第二十三章 折缽山上的星條旗(第117頁)
- 第二輯 歷史名人的是與非(第121頁)
- 第一章 梁啟超割腎的啟示(第123頁)
- 第二章 秋瑾之墓與慈禧之死(第127頁)
- 第三章 袁世凱的「文存」(第131頁)
- 第四章 汪精衛與暗殺(第135頁)
- 第五章 周作人的迷失(第139頁)
- 第六章 逆得順守黎元洪(第143頁)
- 第七章 「易先生」小傳——丁默村其人其事(第145頁)
- 第八章 史迪威的「水土不服」(第151頁)
- 第九章 李斯的倉鼠之悲(第155頁)
- 第十章 成為絕唱的魏徵(第159頁)
- 第十一章 李白的成名之路(第165頁)
- 第十二章 唐僧形象的啟迪(第169頁)
- 第十三章 蘇軾治水的借鑒意義(第173頁)
- 第十四章 黃宗羲的思想和曹雪芹的創作(第177頁)
- 第十五章 馬一浮的「復性」夢想(第181頁)
- 第三輯 皇帝的好與壞(第185頁)
- 第一章 唐太宗的晚年之困(第187頁)
- 第二章 皇帝泡溫泉的社會學意義(第191頁)
- 第三章 唐德宗的罪己詔(第195頁)
- 第四章 裝傻皇帝唐宣宗(第199頁)
- 第五章 無能的皇帝愛哭窮(第203頁)
- 第六章 皇帝翻臉為哪般(第207頁)
- 第七章 朱元璋的「政治交代」(第211頁)
- 第八章 道光皇帝「偏心眼」(第215頁)
- 第九章 遙想光緒當年(第219頁)
- 第四輯 文化互動的中與西(第223頁)
- 第一章 衛禮賢和他的《中國心靈》(第225頁)
- 第二章 莊士敦:走在帝國黃昏裏的老外(第229頁)
- 第三章 李約瑟的中國情緣(第233頁)
- 第四章 帶槍傳教的狄考文(第237頁)
- 第五章 高羅佩:癡迷於中國文化的老外(第243頁)
- 第六章 彼得‧伯駕與林則徐的疝氣(第247頁)
- 第七章 柔軟而堅硬的自由——讀錢滿素《美國自由主義的歷史變遷》(第253頁)
- 第八章 傳教士與煙臺蘋果(第261頁)
紙本書 NT$ 330
單本電子書
NT$
23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