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花 [2024年01-02月號 第107期]:今夜不說晚安
-
點閱:67
21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Fleurs des lettres
- 作者: 《字花》編輯室編輯
- 出版社:水煮魚文化出版 春華代理發行有限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4.01-02
- 格式:PDF,JPG
- 頁數:136
- 附註:雙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6
本期內容簡介
賣點:
歡樂今宵,虛無飄渺,這座城市曾經繁華璀璨,恍如沒有晝夜之分。直至某天黑夜變得冷清,城內浮起「夜繽紛」的渴望,我們才恍然想起,夜該如何繽紛?本期《字花》以「今夜不說晚安」為專題,記錄不同的夜間活動體驗,與讀者一同向夜晚奔去,在陌生的時間裡實驗另類生活。
●邀請葉曉文、呂嘉俊、沈卓怡分享獨特的夜間觀察和體驗,感受失眠書舍、窗後巷「陌生人酒館」如何在城市夜裡闢出殊異的角落;
●專訪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女主角鍾説(鍾雪瑩),細說二人在填詞路上的成長,分享對填詞人、電影人身份,以至對「L」的感受和思考;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李顥謙詩作〈再回魂夜〉,結合黃衍仁的音樂演繹,以及高立作畫詮釋,利用不同媒介扭轉熟悉的電影意象,重塑全新的故事想像;
● 專欄「土尋香」以《花樣年華》為例,由文念中分享獨自執行劇組美術指導和造型服裝助理的一日行程表。
內容簡介:
本期《字花》邀請了葉曉文、呂嘉俊、沈卓怡分享夜晚的特殊體驗,也談失眠書舍及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活動,如何在黑夜裡闢出殊異的角落,希望讀者也能從中獲取夜間探索的衝勁,體會黑暗中湧動的可能性,試驗直面自身、接通他物的機會,向夜晚奔去。──葉梓誦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今夜不說晚安」
●隨葉曉文夜行荔枝窩,觀察夜間動植物生態,體驗城市以外的繁茂夜色
●訪呂嘉俊,探討夜茶文化與城市脈絡、社區變遷的關係,感受此城的深宵生命力
●到訪失眠書舍,捕捉城市夜遊人從紛亂到沉澱的深夜思緒
●一探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在繁忙的城市找到可傾訴的寧靜角落,探索另一種夜間模式
●沈卓怡創作深夜紅van的故事,在奔向黑夜時感受危險與安全之間反覆不定的快感
解像、起格
●「解像」特編「城市空間散策小輯」,樊樂怡從自身散步經驗出發,在城市研究興起的當下,探索策劃具創造性的步行作品之可能;施偉諾討論文學散步與地誌書寫,討論如何在流動的風景中捕捉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陳子雲聚焦電影《無人駕駛》中呈現的城市空間,跟隨主角穿越屯門和旺角之間一道模糊而分明的邊境線;
●「起格」有飲江選詩札記,寧霧、付煒、馮曉彤等人的詩作,及阿鍇、李文靜、馬丹尼等人的小說作品
《花字》
●專訪第60屆金馬奬入圍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女主角鍾説(鍾雪瑩),由歌詞創作談到電影拍攝,二人不同的經歷和機遇令她們對填詞人、電影人身份各有不同感受和思考;
●收錄李顥謙詩作〈再回魂夜〉,結合本地唱作人、劇場作曲人黃衍仁和藝術家高立分別創作的音樂和畫作,在不同媒介間扭轉、重塑熟悉的電影意象,創造出全新的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文念中以《花樣年華》為例,分享獨個執行劇組美術指導和造型服裝助理的緊湊時間表、何倩彤〈困難書〉發現詞典中的I和U縷縷訴說著人世的苦惱虛空、韓麗珠談李昭駿新作《遠方的爆炸聲》,思考關於此城、此刻、「我們」不斷消逝的故事該如何表述⋯⋯
「每一場戲都有它的意思。可能我填了很多首徒勞無功的demo,但是如果沒有那些過程,我就不會寫這本書;如果沒有這本書,也不會去拍這套戲。是過程令你得到現在的結果。」——〈只因想做填詞L〉黃潤宇訪黃綺琳、鍾說
●專訪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女主角鍾説(鍾雪瑩),細說二人在填詞路上的成長,分享對填詞人、電影人身份,以至對「L」的感受和思考;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李顥謙詩作〈再回魂夜〉,結合黃衍仁的音樂演繹,以及高立作畫詮釋,利用不同媒介扭轉熟悉的電影意象,重塑全新的故事想像;
● 專欄「土尋香」以《花樣年華》為例,由文念中分享獨自執行劇組美術指導和造型服裝助理的一日行程表。
內容簡介:
本期《字花》邀請了葉曉文、呂嘉俊、沈卓怡分享夜晚的特殊體驗,也談失眠書舍及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活動,如何在黑夜裡闢出殊異的角落,希望讀者也能從中獲取夜間探索的衝勁,體會黑暗中湧動的可能性,試驗直面自身、接通他物的機會,向夜晚奔去。──葉梓誦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今夜不說晚安」
●隨葉曉文夜行荔枝窩,觀察夜間動植物生態,體驗城市以外的繁茂夜色
●訪呂嘉俊,探討夜茶文化與城市脈絡、社區變遷的關係,感受此城的深宵生命力
●到訪失眠書舍,捕捉城市夜遊人從紛亂到沉澱的深夜思緒
●一探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在繁忙的城市找到可傾訴的寧靜角落,探索另一種夜間模式
●沈卓怡創作深夜紅van的故事,在奔向黑夜時感受危險與安全之間反覆不定的快感
解像、起格
●「解像」特編「城市空間散策小輯」,樊樂怡從自身散步經驗出發,在城市研究興起的當下,探索策劃具創造性的步行作品之可能;施偉諾討論文學散步與地誌書寫,討論如何在流動的風景中捕捉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陳子雲聚焦電影《無人駕駛》中呈現的城市空間,跟隨主角穿越屯門和旺角之間一道模糊而分明的邊境線;
●「起格」有飲江選詩札記,寧霧、付煒、馮曉彤等人的詩作,及阿鍇、李文靜、馬丹尼等人的小說作品
《花字》
●專訪第60屆金馬奬入圍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女主角鍾説(鍾雪瑩),由歌詞創作談到電影拍攝,二人不同的經歷和機遇令她們對填詞人、電影人身份各有不同感受和思考;
●收錄李顥謙詩作〈再回魂夜〉,結合本地唱作人、劇場作曲人黃衍仁和藝術家高立分別創作的音樂和畫作,在不同媒介間扭轉、重塑熟悉的電影意象,創造出全新的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文念中以《花樣年華》為例,分享獨個執行劇組美術指導和造型服裝助理的緊湊時間表、何倩彤〈困難書〉發現詞典中的I和U縷縷訴說著人世的苦惱虛空、韓麗珠談李昭駿新作《遠方的爆炸聲》,思考關於此城、此刻、「我們」不斷消逝的故事該如何表述⋯⋯
「每一場戲都有它的意思。可能我填了很多首徒勞無功的demo,但是如果沒有那些過程,我就不會寫這本書;如果沒有這本書,也不會去拍這套戲。是過程令你得到現在的結果。」——〈只因想做填詞L〉黃潤宇訪黃綺琳、鍾說
- 啟首語/李日康、關天林(第1頁)
- 今夜不說晚安(第4頁)
- 前言/葉梓誦(第5頁)
- 不說晚安的夜間實驗/葉梓誦(第6頁)
- 生態物種夜繽紛──與葉曉文夜行荔枝窩/黃曉彤(第8頁)
- 專訪呂嘉俊:喝一壺茶,觀察城市的夜間異世界/蔣柏兒(第16頁)
- 到訪「失眠書舍」:在城市夜裡,覓一隅喘息空間/蔣柏兒(第24頁)
- 小巷裡的魔幻時空:窗後巷的陌生人酒館/沈旻靜(第31頁)
- 亡命之逃/沈卓怡(第35頁)
- 解像(第38頁)
- 探索與實踐──城市空間散策小輯前言(第39頁)
- 從足下起步,連接斷裂的風景,以及更多/樊樂怡(第40頁)
- 我們意外有了感情──論文學散步與地誌書寫/施偉諾(第45頁)
- 《無人駕駛》:屯門小世界與旺角魔宮/陳子雲(第50頁)
- 起格(第54頁)
- 玉姐/寧霧(第55頁)
- 詩兩首/付煒(第56頁)
- 狼人殺/馮曉彤(第57頁)
- 鴨川/嚴瀚欽(第58頁)
- 自畫像/梁惠娟(第59頁)
- 選詩札記/飲江(第60頁)
- 熊/阿鍇(第62頁)
- 食譜六則/李文靜(第64頁)
- 哥斯拉/陳微(第72頁)
- 失業的第二十八日/馬丹尼(第76頁)
- 洞照芝士/燒(第81頁)
- 香港文學開引號(第85頁)
- 第五十七站──屋邨書寫(第86頁)
- 《香港公屋:方格子的吶喊》(第87頁)
- 第五十八站──繪畫X文學(第88頁)
- 《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第91頁)
- 特稿 關於我們共同泅泳過的那條河:序李昭駿《遠方的爆炸聲》/韓麗珠(第A-36頁)
- 詞語蔓延 困難書/何倩彤(第A-28頁)
- 食自己 你咬我食呀?唔熟唔食/歐陽應霽(第A-26頁)
- 五格漫畫 配對的人/Pen So(第A-24頁)
- 土尋香 《花樣年華》/文念中(第A-16頁)
- 倚音 再回魂夜/李顥謙 X 黃衍仁 X 高立(第A-12頁)
- 出場敘 專訪黃綺琳、鍾說:只因想做填詞L/黃潤宇(第A-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