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8
國‧高中生必學數學、物理等相關公式與單位,盡收本書!
課堂教材補充,輕鬆學習各公式與單位!
「單位」是幫助人類測量大自然的工具,而「公式」和「定律」則是幫助人類理解大自然法則的數學式子。
單位和公式可以說有關聯,也可以說沒有關聯。
單位引導出公式,公式決定了單位,這個世界就是由單位與公式所構成的!
本書以7個SI基本單位為基礎,所有東西都可以用導出單位來表現,然後以該單位為基礎,又匯出了世界之理的公式。
本書中,讀者可以靠自己輕易地「從單位引導出公式」「從公式了解單位」。
例如從地球的質量和半徑計算出g,或是算出逃離地球的速度,又或是從單位的角度試著導出世界上最有名的公式E = mc⊃2;。
通過簡單的計算,就能推導得出世界之理。
・E=mc2一定要透過數學公式來推導嗎?
・地球的周長恰好4萬公里是偶然嗎?
・N(牛頓)和J(焦耳)有何不同?
・Hz(赫茲)是指每秒的意思,對吧?
・電磁學定律複雜得讓人困惑,有簡單一點的學習法嗎?
・大氣中有多少個空氣分子呢?
・不學習相對論可以知道黑洞的半徑嗎?
‧從單位可以推導出光的壓力嗎?
第1章 理解測量世界的方法——單位與公式
第2章 地球的周長「正好」是4萬公里——時間、空間、運動
第3章 利用單位推導公式——質量、力、能量
第4章 低音Do有幾赫茲?——振動、波動、聲音、光
第5章 藉由單位克服難懂的電磁學——電力、磁力、電磁力
第6章 物理性質的單位與定律——質量、溫度、壓力、能量
附錄1 國際單位制SI的基本單位與導出單位
附錄2 單位換算
附錄3 SI前置詞
附錄4 希臘字母的讀音與範例
附錄5 本書提及的基本物理常數與天文常數
本書中,讀者可以靠自己輕易地「從單位引導出公式」「從公式了解單位」。
例如從地球的質量和半徑計算出g,或是算出逃離地球的速度,又或是從單位的角度試著導出世界上最有名的公式E = mc⊃2;。
通過簡單的計算,就能推導得出世界之理。
・E=mc2一定要透過數學公式來推導嗎?
・地球的周長恰好4萬公里是偶然嗎?
・N(牛頓)和J(焦耳)有何不同?
・Hz(赫茲)是指每秒的意思,對吧?
・電磁學定律複雜得讓人困惑,有簡單一點的學習法嗎?
・大氣中有多少個空氣分子呢?
・不學習相對論可以知道黑洞的半徑嗎?
‧從單位可以推導出光的壓力嗎?
第1章 理解測量世界的方法——單位與公式
第2章 地球的周長「正好」是4萬公里——時間、空間、運動
第3章 利用單位推導公式——質量、力、能量
第4章 低音Do有幾赫茲?——振動、波動、聲音、光
第5章 藉由單位克服難懂的電磁學——電力、磁力、電磁力
第6章 物理性質的單位與定律——質量、溫度、壓力、能量
附錄1 國際單位制SI的基本單位與導出單位
附錄2 單位換算
附錄3 SI前置詞
附錄4 希臘字母的讀音與範例
附錄5 本書提及的基本物理常數與天文常數
- 序言(第3頁)
- 第 1 章 理解測量世界的方法 單位與公式(第11頁)
- 1 測量世界的方法(第12頁)
- 2 座標系統不是自然存在的概念,而是想像出來的工具(第14頁)
- 3 世界的運作方式(第16頁)
- 4 推導測量世界的公式來理解運作方式(第18頁)
- 5 國際單位制 SI(第20頁)
- 6 比(分數)是單位換算的要點(第22頁)
- 7 除了單位換算外,比(分數)也非常重要(第24頁)
- 8 公式的運用方式(第26頁)
- 9 單位、因次與因次分析(第28頁)
- 專欄 一石老師的「單位」「公式」知多少(第30頁)
- 1 單位、變數的表記方式(第30頁)
- 2 由旬與劫(第56頁)
- 3 尺貫制(第90頁)
- 4 無因次的單位(第120頁)
- 5 描述大自然的美麗方程式(第152頁)
- 6 時空的普朗克尺度(第184頁)
- 第 2 章 地球的周長「正好」是 4 萬公里 時間、空間、運動(第31頁)
- 10 一年有多少秒?(第32頁)
- 11 閏年是怎麼決定的?(第34頁)
- 12 地球的周長「正好」是 4 萬公里(第36頁)
- 13 6 疊有幾平方公尺?(第38頁)
- 14 三維空間包含長寬高(第40頁)
- 15 結合時間單位與長度單位(第42頁)
- 16 以多個單位組成公式(第44頁)
- 17 速度變化的比率是加速度(第46頁)
- 18 試求圓周運動的加速度(第48頁)
- 19 真空中的光速(第50頁)
- 20 測量與星體的距離(第52頁)
- 21 由路徑長計算推估宇宙的年齡(第54頁)
- 第 3 章 利用單位推導公式 質量、力、能量(第59頁)
- 22 1 根牙籤有多少公克?(第60頁)
- 23 鐵燃燒後會變重(第62頁)
- 24 似懂非懂的作用力單位(第64頁)
- 25 由單位來推導運動定律!?(第66頁)
- 26 萬有引力常數的單位(第68頁)
- 27 由萬有引力推導地表的重力加速度(g)(第70頁)
- 28 計算離心力與地球的公轉速度(第72頁)
- 29 各式各樣的能量僅有 1 種單位(第74頁)
- 30 將能量表達為作功的公式(第76頁)
- 31 為何動能的公式會出現 1/2?(第78頁)
- 32 位能與動能是相同的東西(第80頁)
- 33 動能與位能的總和維持不變(第82頁)
- 34 嘗試計算天體的脫離速度(第84頁)
- 35 天文界只要以太陽為基準就很方便(第86頁)
- 36 再次來看黑洞的半徑(第88頁)
- 第 4 章 低音 Do 有幾赫茲? 振動、波動、聲音、光(第91頁)
- 37 已經有「每秒」為何還要有「赫茲」?(第92頁)
- 38 無所不在的波(第94頁)
- 39 空氣中的音速受溫度影響(第96頁)
- 40 突破音速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第98頁)
- 41 潛藏於音調中的經驗法則(第100頁)
- 42 吉他的和弦也存在定律(第102頁)
- 43 最基本的振動-簡諧運動(第104頁)
- 44 擺鐘也是做簡諧運動(第106頁)
- 45 雷擊的距離與震源的距離(第108頁)
- 46 地震規模與震度的差異(第110頁)
- 47 在深水中傳遞的波(第112頁)
- 48 在淺水中傳遞的波(第114頁)
- 49 高能量的紫外線會造成曬傷(第116頁)
- 50 從單位來看最著名的公式(第118頁)
- 第 5 章 藉由單位克服難懂的電磁學 電力、磁力、電磁力(第121頁)
- 51 庫侖有多強大?(第122頁)
- 52 韋伯有多強大?(第124頁)
- 53 兩電荷之間遵守平方反比定律(第126頁)
- 54 兩磁荷之間也遵守平方反比定律(第128頁)
- 55 從電荷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電力線(第130頁)
- 56 從磁荷向四面八方延伸的磁力線(第132頁)
- 57 像重力位能來試著討論電場的能量(第134頁)
- 58 與地表附近重力位勢相似的電位(第136頁)
- 59 電位與電壓的差異(第138頁)
- 60 電荷流動產生電流,但卻沒有磁荷流動(第140頁)
- 61 電流、電壓與電功率的關係(第142頁)
- 62 注意!延長線不要插太滿(第144頁)
- 63 通電後產生磁場(第146頁)
- 64 磁場變化會產生電流(第148頁)
- 65 庫侖定律係數背後的自然基本常數(第150頁)
- 第 6 章 物理性質的單位與定律 質量、溫度、壓力、能量(第153頁)
- 66 描述物質的量並非僅有質量(第154頁)
- 67 各種不同的密度(第156頁)
- 68 有關物質狀態的基本常數(第158頁)
- 69 傳統的溫度定義其實很困難(第160頁)
- 70 現代的溫度定義其實也很難(第162頁)
- 71 氣象新聞中常聽見的百帕是壓力單位(第164頁)
- 72 以空氣流動產生的風壓測量飛機的速度(第166頁)
- 73 也來試著思考一下光的壓力吧(第168頁)
- 74 也試著思考一下氣體壓力的表達方式吧(第170頁)
- 75 其他情況的氣壓與輻射壓(第172頁)
- 76 再次討論音速(第174頁)
- 77 計算氣體、光的能量密度(第176頁)
- 78 噴射引擎與太陽風的速度(第178頁)
- 79 地球大氣的厚度與太陽中心的溫度(第180頁)
- 80 嘗試計算各種物理量來當作複習吧(第182頁)
- 附錄(第185頁)
- 附錄 1 國際單位制SI的基本單位與導出單位(第186頁)
- 附錄 2 單位換算(第187頁)
- 附錄 3 SI 前置詞(第187頁)
- 附錄 4 希臘字母的讀音與範例(第190頁)
- 附錄 5 本書提及的基本物理常數與天文常數(第191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8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