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子與小腳:清都風物志》精選自由法國人(佚名)繪製的一組清國京城市井人物水粉彩畫,繪製時間應在1800年前後。第一冊中的人物涉及王公貴胄、公主命婦、滿漢官員、兵弁雜役、官員車馬、社交禮儀、民間交通、佛僧道士、外藩異族、四時服裝。第二冊中的人物涉及街尾巷頭的把式藝人,有練武摔跤、雜耍說唱、算命占卜、耍猴玩熊的;也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販,內容包括衣食住行、琴棋書畫、吃喝玩樂、女紅婦用。
全書共235幀彩繪,參照原法文注釋,由文博研究館員韓煒煒為每幀圖繪做了凝練的注解。因為外國人好奇的眼光,觀察入微,才使清國百姓的世俗生活得以留存,讓今天的人們可以去追尋那些歷史中的遺聞舊事。
- 封面
- 版權
- 序
- 辮子與小腳 清都風物誌 上冊
- 親王
- 貝子
- 福金
- 公爺
- 公奶奶
- 大人
- 夫人
- 內家送克食
- 大人領賞謝恩
- 採桑命婦
- 親王坐的轎子
- 傅公坐的轎
- 二人小轎
- 馱轎
- 黃罩帷車皇妃用
- 公主坐車
- 官員冬天皮帷車
- 收生婆
- 二人相遇把手
- 大人上朝
- 路遇下馬
- 秀才遊街
- 報馬
- 鄉里人上京
- 外官進貢
- 穿褡狐的滿洲
- 百衙喇章京
- 筆帖式
- 鳥槍兵
- 滿裝婦人
- 漢裝婦人
- 老太太扶小女孩
- 奶媽子
- 小孩兒吃東西
- 南方人打躬行禮
- 老人家領孫子
- 小人兒上街買東西
- 上學學生
- 下學見人作揖
- 匪類光棍
- 算命的
- 乞食化子
- 漢女人穿孝
- 漢人孝子
- 穿孝婦人
- 孝子報喪
- 穿孝衣治辦喪事
- 下雨打傘
- 穿雨衣
- 穿蓑衣
- 蕩子車
- 拉上用水車
- 拉戲箱車
- 煤車
- 草車
- 拉駱駝馱子
- 育嬰堂牛車
- 外路人回家
- 送白麵
- 賣白菜
- 送磚瓦灰
- 送南酒車
- 賣梳籠篦子
- 賣五香豆兒
- 與喪家送祭
- 送喜盒
- 押幾章京察夜
- 巡夜打梆
- 看街布兵遞保狀
- 酒醉打架
- 酒醉罵街
- 小俚偷煙袋
- 番子鎖拿小俚
- 布兵誤差挨鞭子
- 劊子手
- 皂隸
- 隊長
- 填道步兵
- 打街步兵
- 唧筒兵
- 步兵填道
- 賣帽頂
- 賣朝珠寶石
- 賣古董
- 賣鼻煙
- 賣涼扇
- 賣靴鞋
- 賣皮領袖
- 賣故衣
- 賣荷包
- 賣弓
- 賣書
- 賣耍貨
- 賣白銅貨
- 賣達子餑餑
- 賣月餅
- 賣泥兔兒
- 賣篩子簸箕
- 賣梨糕
- 賣漿米人兒
- 賣秋食
- 賣雞鵝
- 賣元宵
- 賣風箏
- 賣地車兒
- 賣缸
- 賣糖炒栗子
- 賣羊肚兒
- 賣餛飩
- 賣燒餅
- 賣玉麵角兒
- 賣饅頭
- 賣粽子
- 賣煎糕
- 賣菖蒲根
- 賣豌豆黃兒
- 賣酸奶子
- 辮子與小腳 清都風物誌 下冊
- 賣梅湯
- 賣麵茶
- 賣涼粉
- 賣茶湯
- 賣河撈
- 賣甑兒糕
- 賣燒酒
- 賣水
- 賣牛肉
- 賣野雞兔子
- 賣雞蛋
- 賣鮮魚
- 賣鵪鶉
- 賣油
- 賣細粉
- 賣豆汁
- 賣酪
- 賣桃
- 賣豆角兒
- 賣西瓜
- 賣香瓜
- 賣豆芽
- 賣黃瓜
- 賣東(冬)瓜
- 賣雞頭
- 賣烏梅
- 賣葡萄
- 賣菱角
- 賣蓮蓬藕
- 賣水蘿蔔
- 賣胡蘿蔔芫荽
- 賣紅薯
- 賣糖
- 賣愛窩窩
- 賣龍鬚麵
- 賣油酥糕
- 吹糖人兒
- 賣圪渣
- 賣雄黃
- 賣豆腐乾
- 賣糖葫蘆兒
- 賣檳榔
- 賣煤
- 賣炭
- 賣蠟
- 賣桂花油
- 賣秫秸
- 賣繩子
- 賣竹簾
- 賣瓢
- 賣銅壺
- 換取燈兒
- 賣燈籠
- 碾米
- 賣鐵鎖
- 賣布
- 喝雜銀的
- 賣棉花
- 賣堿的
- 賣燈草
- 賣柳罐
- 賣錢串子
- 勒帽纓
- 賣葉子煙
- 賣門神掛錢
- 賣對聯
- 賣題名錄
- 賣喂雀食
- 賣盤香
- 賣紙包袱
- 賣紙元寶
- 賣拂塵兒
- 送湖的
- 亮鏡子
- 賣膏藥
- 賣氈墊
- 搖鈴
- 針灸科
- 箍桶
- 縫窮
- 小爐兒匠
- 鍘草
- 皮匠
- 繡匠
- 紡線的
- 打綯子
- 打繩子
- 彈棉花
- 賣芍藥花
- 賣竹呱呱
- 賣太平鼓
- 賣胡琴
- 賣礬人兒
- 賣葫蘆
- 打哭羅兒
- 蒙瞎兒
- 帶鬼臉
- 騎竹馬兒
- 顛雞蛋兒
- 跑冰鞋
- 坐拖床
- 打冰
- 放爆竹
- 打把式
- 打燈虎兒
- 看西湖景
- 提傀儡
- 狗熊耍釵
- 連子摔跤
- 耍飛球
- 耍罎子
- 踏銅繩
- 跳百跳
- 劃旱船
- 唱秧歌
- 打八角鼓兒唱曲子
- 揀窮
- 數來寶
- 繪者簡介
- 作者簡介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