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法庭上的偽科學
  • 點閱:485
    28人已收藏
  • 譯自:Junk Science and the America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 作者: 克里斯. 法布里坎特(M. Chris Fabricant)著 , 堯嘉寧譯
  • 出版社:城邦出版集團 商周出版
  • 出版年:2023
  • 集叢名:人與法律系列
  • ISBN:9786263189393
  • EISBN:9786263189355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229965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科學」證據都可信嗎?

為什麼沒有實證基礎的垃圾科學能夠進入法院,參與半數以上的冤案?

咬痕、毛髮顯微鏡比對、纖維比對、工具痕跡、縱火調查、測謊、鞋印、血跡噴濺……


審判中讓人堅信不移的「科學」證據,可能終結犯罪,卻也可能摧毀無辜者一生



  

從《CSI犯罪現場》、《法醫檔案》到享譽全球的FBI犯罪實驗室,司法鑑識專家在大眾文化裡一直被神話成犯罪終結者。但是從過去到現在,很多科學鑑識的方法,後來都證明是垃圾科學。這些錯誤的科學誤導陪審團,讓無辜者被判有罪,有些甚至是死刑案件。

 

美國的司法科學是一個不受監管的行業。站在使用「科學」證據和陪審團之間的,就只有法官。法官往往是根據判決先例而不是科學在做決定的。法律人評價證據時習慣沿用前例,導致他們欠缺能力檢驗科學證據,以及科學證據本身缺乏精進的動力,結果就是諸多可信度存疑的科學證據在法庭中不斷被使用。



本書目的是希望一改以為司法科學萬無一失的錯誤描述。透過因垃圾科學而被判有罪的多起冤案故事,記錄他們對抗錯誤定罪的法庭交戰,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千瘡百孔的司法制度核心與其對垃圾科學的回應、美國國家科學院對各種鑑識科學的檢驗,以及DNA鑑定對冤錯案件帶來的革命性影響。



各界好評

☆內容饒富興味、深入探究且令人信服,對法庭上不可靠的專家證詞敲響了駭人的警鐘。 

——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讓人們更廣泛審視刑事司法制度中一個令人深感不安的面向,已經有許多人認為刑事司法制度中存在種族主義和偏見……作者揭露的這個普遍存在的不公平現象,甚至有可能對支持強勢法律與秩序的人造成動搖。

——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讀者們,尤其是喜歡刑偵劇和其中萬無一失的犯罪實驗室的讀者,會對書中一長串司法科學技術清單感到震驚(這些技術被包括聯邦調查局在內的許多實驗室長期使用,高薪的「專家證人」也都表示贊同),經優秀的研究人員調查後,發現它們的結果都是不可靠或毫無價值的……這是法庭上對垃圾科學的精彩反駁。

——Kirkus Reviews, Starred review

☆引人入勝……嚴肅證明了我們在科學和法律方面都應保持謙遜,並承認我們的知識有限,且容易犯錯。正義問題太重要了,絕不容靠耍花招解決。

——Washington Examiner

☆直到上週我都還不假思索地相信測謊,直到我讀了這本書,書中仔細且無可辯駁的解釋了幾乎所有司法科學都不可靠,且大多數完全是假的。 

——The Spectator

☆有力地揭露了破綻百出的刑事司法制度,研究深入且撼動人心。想知道不可靠的證據如何維持現狀的人,絕對不容錯過。

——Christina Swarns,無辜計畫執行主任

☆由無辜計畫律師法布里坎特所寫的這本引人入勝的書,向我們展示了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垃圾科學是如何將無辜者定罪。忘記《CSI犯罪現場》和你以為的法庭科學吧,你更該看的是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它才是來自為真正正義而戰的第一線。

——Itiel Dror,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高級研究員

作者簡介
姓名:克里斯•法布里坎特M. Chris Fabricant
「無辜計畫」的策略性訴訟部門主任,也是美國司法科學和刑事司法制度的頂尖專家。曾現身Netflix紀錄片《無辜檔案》(The Innocence Files),也在幾乎所有主要媒體上發表過公開評論。
法布里坎特是前公設辯護人和臨床法學教授,他把二十多年的實務經驗,從美國深南部的死刑案件訴訟,到南布朗克斯區的輕罪案件,都融入寫作紀錄。
出生於紐約市,成長於亞利桑那州的塞多納(Sedona),一九九七年自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畢業以來,就一直住在布魯克林。


翻譯作者簡介
姓名:堯嘉寧
台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為英/日文專職譯者,譯有:《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被誤解的犯罪學:從全球數據庫看犯罪心理及行為的十一個常見偏誤》、《從噁心到同理:拒斥人性,還是站穩理性?法哲學泰斗以憲法觀點重探性傾向與同性婚姻》等書。
 
  • 推薦序 不要在司法科學中念舊
  • 推薦序 質疑科學證據是法律人的工作
  • 中文版作者序
  • 原文注釋說明
  • 第一部 「維吉尼亞州訴基思.艾倫.哈沃德案」與垃圾科學的興起
    • 第一章 垃圾科學與美國刑事司法制度
    • 第二章 牙醫做為鑑識專家
    • 第三章 認證、判例法與泰德.邦迪
    • 第四章 致命性
    • 第五章 致命的胡說八道
    • 第六章 最高法院的垃圾科學
    • 第七章 生命、自由與「道伯案」
  • 第二部 「德州訴史蒂夫.馬克.錢尼案」與DNA革命
    • 第一章 無辜計畫
    • 第二章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聽證會
    • 第三章 史蒂夫.錢尼的前進道路
    • 第四章 鑑識科學的神話破滅
    • 第五章 大量監禁時代的終局性原則
    • 第六章 拒絕承認他們是無辜的
    • 第七章 處死無辜的人
    • 第八章 史蒂夫.錢尼被繫上鐵鍊
    • 第九章 現狀
  • 第三部 「密西西比州訴埃迪.李.霍華德案」與垃圾科學的清算
    • 第一章 取消垃圾科學
    • 第二章 咬痕戰爭的第一槍
    • 第三章 史蒂夫.錢尼的新律師
    • 第四章 基思.哈沃德遺失的樂透彩券
    • 第五章 咬痕戰爭益發險惡
    • 第六章 史蒂夫.錢尼的新檢察官
    • 第七章 基思.哈沃德喊出「將軍!」
  • 第四部 埃迪.霍華德、史蒂夫.錢尼與牙醫的背水一戰
    • 第一章 我們的英雄
    • 第二章 德州法醫科學委員會的聽證
    • 第三章 史蒂夫.錢尼與他在審判時的檢察官見面
  • 後記
  • 致謝
紙本書 NT$ 580
單本電子書
NT$ 40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