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忙碌,有時候有點迷惘,還好有個「家」可以躲著,
這就是我想呈現給各位的「透視你家」。
有著建築背景的奶爸Ker Ker,在Instagram以極具辨識度的超細緻神視角畫風,累積分享了超過400間「透視餐廳」。並於2022年疫情期間,開啟了全新的「透視你家」系列。
跟著Ker Ker,一起聽他與「家長」之間的有趣故事,然後從「平面圖」先了解這個家的結構,然後就可以開始在「透視圖」中探險,你可以試著在圖中看看有沒有自己家的影子。然後是每組家長的「似顏繪」,想像一下住在這個家的成員是誰。最後很多個家還有許多「模模糊糊的照片」,刻意地不拍全景,只拍攝家中的局部或細部,除了顧及隱私之外,也留給大家更多透過圖面去想像的空間。
小套房、老公寓、樓中樓、預售屋;
單身、夫妻、親子、毛孩家人;
屬於這個年代,關於居住、生活及伴侶關係的一些紀錄。
――他說他常常依據心情更改配置,甚至在我採訪完的當天下午,他就又把沙發的位置換了。其實當天除了開始幾張照片是我拍的,接著都是點二自己拿著我的相機,大概拍了一百多張照片!
――他很興奮地一邊用手機給我看了很多他搜集的空間靈感,一邊跟我說他剛跟他爸去載回一張很美的木桌,然後他打算把中間的那個小房間漆成一個特別的藍色,是他在什麼地方看到的藍⋯⋯獅子的眼睛閃爍起了很耀眼的光芒,是我在每一位準備開咖啡店的老闆眼中都看到的那種。
――他們的餐桌上放著Cube的卡式爐,爐上安了一只陶壺用來煮水,你們看看到底是誰會在家用陶壺煮水?哈利笑著說這就跟她們家這麼多年來一直不用電子鍋煮飯是一樣的道理,吃過用陶鍋煮的飯就回不去了啊!
重點不是在探討空間裝修或收納技巧,而是希望用很貼近生活的角度,用繪畫記錄下發生在每個家裡角落的精彩人生。
希望透過這本書,可以稍稍一窺我們這個世代對於家的解讀。
- 寫在透視之前
- 01 都是老公書籍的家
- 02 好多眼睛的家
- 03 舒服到不想走的家
- 04 梳理文字以及件物家的
- 05 相約來喝咖啡家的
- 06 什麼都自己來家的
- 07 廚房占了一半空間的家
- 08 位於蛋黃區倉庫樓的上家
- 09 門口就有好吃麵攤的家
- 10 阿不啾的家
- 11 前房客打理得超棒的家
- 12 房間一定要很服舒家的
- 13 預約來買花的家
- 14 恢常溫馨的家
- 15 有兩隻貓監舍咪的家
- 16 都會男子的家
- 17 拿鐵的家
- 18 寫出好多故事的家
- 19 完全沒有隔間的家
- 20 為了光線留白的家
- 21 一日一日逐完漸整的家
- 22 買滾一直在改造的家
- 23 貓道是舊窗花的家
- 24 灰央魚的家
- 25 大盒子裡有小盒子家的
- 26 喜獲新生兒的家
- 27 他們都有強迫症的家
- 28 揪大家來吃飯的家
- 29 樹長大超的家
- 30 嚮往大自然的家
- 31 鐵路旁的家
- 32 光線與空氣的家
- 33 香氣與音樂交織的家
- 34 有貨梯的家
- 35 兩人一狗的家
- SPECIAL CASE 1 過超五十張椅子的家
- SPECIAL CASE 2 車子內的家
- ・透視我的宿舍
- ・透視我的工作室
- ・透視我們的家
- 寫在透視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