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俊昊, 與他心中的電影:400 張劇照與未公開訪談,重現經典,哪些是我們看完後遺漏的「奉式」細節?
-
點閱:44
4人已收藏
- 譯自:Bong Joon Ho:dissident cinema
- 作者: 韓凱倫(Karen Han)著 , 廖桓偉譯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年:2023
- 集叢名:Style:078
- ISBN:9786267328811
- EISBN:9786267328774 EPUB; 9786267328767 PDF
- 格式:PDF,JPG
- 頁數:356
★超過400張全彩圖片、從未公開的幕後細節。
★收錄演員、攝影指導、音效剪輯、影片剪輯師訪談,剖析奉式風格。
★並解答小編的疑問:為什麼奉俊昊的作品幾乎都有宋康昊。
想必你看過奉俊昊的某部作品,本書保證讓你全部翻出來重刷。
◎「即使寄生了上流,還是逃不出一無所有。」——2019年《寄生上流》
◎「母愛就像針灸,出於溫柔但具有侵略性。」——2009年《非常母親》
◎「唯一能修正體制的,就是完全擺脫體制。」——2013年《末日列車》
奉俊昊,首位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大獎的亞洲導演,
但在韓國,他有個電影業內人士才知道的綽號:「奉細節」。
因為奉的電影分鏡都是親手畫的──其中有些已經公開了,
只要你稍微看過這些頁面(就像翻漫畫一樣),就會發現:
在攝影鏡頭還沒開拍前,這部電影已在他的腦海(心)中完成了,
所以拍攝過程中,從不會出現任何他臨時想到的「鏡頭」。
本書作者韓凱倫,是韓裔美籍文化作家、編劇,
也是「奉群」(Bong Hive)粉絲俱樂部創始人。
她與英國電影雜誌《Little White Lies》合作,解析奉俊昊過往的經典,
(外加連奉粉可能都不知道的七部短片),重現你沒看出來的「奉細節」。
◎2003年《殺人回憶》,大導演昆汀形容,這是他的最愛電影之一
本片改編自1986年至1991年發生在韓國華城的連續殺人案,
很多人看完以為這是一個警察抓強姦犯的懸疑劇(更扯的是還沒有結局)。
奉俊昊卻說:「這是1980年代韓國社會的縮影。」
無能警探就像威權政府、被刑求的嫌犯就像無辜百姓。
而男主角宋康昊在最後一幕對鏡頭的大眼凝視特寫,
就是奉細節送給政府和(電影拍完幾年後才抓到的)凶手,重重的一擊。
◎2009年《非常母親》:每個畫面都是殺人證據
這是一個有偏執狂的寡婦為了拯救智障兒子,而引發的兩場犯罪故事,
被影評選為奉式作品中劇情最黑暗、畫面最暴力的電影。
偏偏電影中每個角色都很弱,但弱者也會彼此敵視,就算力量微不足道,
還是會去欺壓那些毫無反擊之力的人(這就是奉式細節)。
拍完最後一場戲時,奉俊昊說:「就像把我一塊卡在心頭十年的腫瘤拔出來。」
◎剪輯、拍攝、音效、選角……這些「奉細節」導演有拍,但沒明說
《玉子》用童話故事告訴你:世上沒有邪不勝正,只有自私的交換。
《寄生上流》角色分界不是善惡,因為好人不單純,壞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惡。
《綁架門口狗》的重點不是狗,裡面的每種食物,從蛋糕到狗肉,都代表階級。
本書獨家收錄奉俊昊大學時期拍攝的《白色人》、《相框裡的回憶》,
以及短片《支離滅裂》、《沉與浮》……的細節,
這些影響奉式風格的起源,你絕對沒看過!
影劇評論者/重點就在括號裡
臉書粉絲專頁「無影無蹤」/翁煌德
◎「母愛就像針灸,出於溫柔但具有侵略性。」——2009年《非常母親》
◎「唯一能修正體制的,就是完全擺脫體制。」——2013年《末日列車》
奉俊昊,首位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大獎的亞洲導演,
但在韓國,他有個電影業內人士才知道的綽號:「奉細節」。
因為奉的電影分鏡都是親手畫的──其中有些已經公開了,
只要你稍微看過這些頁面(就像翻漫畫一樣),就會發現:
在攝影鏡頭還沒開拍前,這部電影已在他的腦海(心)中完成了,
所以拍攝過程中,從不會出現任何他臨時想到的「鏡頭」。
本書作者韓凱倫,是韓裔美籍文化作家、編劇,
也是「奉群」(Bong Hive)粉絲俱樂部創始人。
她與英國電影雜誌《Little White Lies》合作,解析奉俊昊過往的經典,
(外加連奉粉可能都不知道的七部短片),重現你沒看出來的「奉細節」。
◎2003年《殺人回憶》,大導演昆汀形容,這是他的最愛電影之一
本片改編自1986年至1991年發生在韓國華城的連續殺人案,
很多人看完以為這是一個警察抓強姦犯的懸疑劇(更扯的是還沒有結局)。
奉俊昊卻說:「這是1980年代韓國社會的縮影。」
無能警探就像威權政府、被刑求的嫌犯就像無辜百姓。
而男主角宋康昊在最後一幕對鏡頭的大眼凝視特寫,
就是奉細節送給政府和(電影拍完幾年後才抓到的)凶手,重重的一擊。
◎2009年《非常母親》:每個畫面都是殺人證據
這是一個有偏執狂的寡婦為了拯救智障兒子,而引發的兩場犯罪故事,
被影評選為奉式作品中劇情最黑暗、畫面最暴力的電影。
偏偏電影中每個角色都很弱,但弱者也會彼此敵視,就算力量微不足道,
還是會去欺壓那些毫無反擊之力的人(這就是奉式細節)。
拍完最後一場戲時,奉俊昊說:「就像把我一塊卡在心頭十年的腫瘤拔出來。」
◎剪輯、拍攝、音效、選角……這些「奉細節」導演有拍,但沒明說
《玉子》用童話故事告訴你:世上沒有邪不勝正,只有自私的交換。
《寄生上流》角色分界不是善惡,因為好人不單純,壞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惡。
《綁架門口狗》的重點不是狗,裡面的每種食物,從蛋糕到狗肉,都代表階級。
本書獨家收錄奉俊昊大學時期拍攝的《白色人》、《相框裡的回憶》,
以及短片《支離滅裂》、《沉與浮》……的細節,
這些影響奉式風格的起源,你絕對沒看過!
影劇評論者/重點就在括號裡
臉書粉絲專頁「無影無蹤」/翁煌德
- 奉俊昊大事記(第12頁)
- 奉俊昊眼中的 10 大好片(第14頁)
- 推薦序 奉俊昊,最優秀的喜劇導演/重點就在括號裡(第15頁)
- 序 任何情感都不只有一種詮釋方式(第17頁)
- 引言 奉俊昊,與他心中的細節(第21頁)
- 打開黃色大門,登上政府黑名單(第22頁)
- 奉細節(第28頁)
- 好人不單純,反派也不是本來就壞(第29頁)
- 沒有快樂結局,但過程會讓你爆笑幾聲(第32頁)
- 第一章 2000 年《綁架門口狗》,請不要整部看完(第35頁)
- 綁架犯不是壞人,重點也不是狗(第37頁)
- 殺老人、小孩的狗⋯⋯背後都有能理解的原因(第40頁)
- 蛋糕、蘿蔔乾、燉狗肉:食物就是階級(第42頁)
- 靈感來自童年,場景取材新婚公寓(第45頁)
- 結局留給觀眾寫-奉式風格的開端(第52頁)
- 影響、致敬、模仿 《黑色追緝令》:無論什麼故事,都能拍成喜劇(第64頁)
- 第二章 2003 年《殺人回憶》:1980年代韓國縮影(第67頁)
- 不是因為好笑才笑,而是看見人生的矛盾(第68頁)
- 貫串本片的關鍵-讀心(第71頁)
- 宋康昊的特寫,突然給了觀眾一拳(第74頁)
- 凶手看完後:「我完全沒感覺」(第77頁)
- 沒有懷舊之情的時代劇(第79頁)
- 用謀殺案,包裝對歷史的控訴(第89頁)
- 影響、致敬、模仿 《X 聖治》:重點不是「凶手有沒有被抓到」(第96頁)
- 第三章 2006 年《駭人怪物》:怪物才是受害者(第99頁)
- 這隻怪物不躲藏,反倒在大白天登場(第102頁)
- 荒謬笑點,讓悲劇感更真實(第103頁)
- 討喜的魯蛇,讓故事更有說服力(第107頁)
- 真正的反派:政府走狗(第110頁)
- 阿斗和怪物,都是受害者(第118頁)
- 冰啤酒,代表父女的羈絆(第121頁)
- 影響、致敬、模仿 《靈異象限》:平凡主角面對極端狀況(第130頁)
- 第四章 2009 年《非常母親》:不溫柔的母愛(第133頁)
- 模範母親造就三名殺人犯(第137頁)
- 讓自己起舞,為了遺忘痛苦(第139頁)
- 她的愛像針灸,出於溫柔但具有侵略性(第140頁)
- 從國民媽媽到偏執寡婦(第142頁)
- 媽媽說:「被罵就要反擊」(第145頁)
- 蔓延的水坑、血泊,那是真相的樣子(第151頁)
- 影響、致敬、模仿 因為《驚魂記》而成為導演(第162頁)
- 第五章 2013 年《末日列車》:革命,只是上位者的伎倆(第165頁)
- 底層人民就是鞋子,應該被踩在腳下(第168頁)
- 車廂內的配色,其實暗示了結局(第169頁)
- 第一部英語電影(第171頁)
- 這場革命只為了讓一些人送死(第174頁)
- 越往前,英雄逐漸變反派(第180頁)
- 我知道人肉的味道,還知道嬰兒的最好吃(第185頁)
- 影響、致敬、模仿 漫畫家浦澤直樹:最厲害的說書人(第194頁)
- 第六章 2017 年《玉子》:肉食者,別看(第197頁)
- 看完後,可能成為素食主義者(第200頁)
- 沒有邪不勝正,只有自私的交換(第203頁)
- 故事像童話,但畫面很血腥(第210頁)
- 人豬對話,反而增添真實感(第217頁)
- 影響、致敬、模仿 《恐懼的代價》:「讓我留下創傷、冷汗直流」(第228頁)
- 第七章 2019 年《寄生上流》:所有角色都是反派(第231頁)
- 落水狗緊抓不放的〈信任鎖鏈〉(第233頁)
- 地堡登場,瞬間轉為恐怖片(第244頁)
- 派對大屠殺:再次穩定社會階級(第250頁)
- 寄生了上流,仍逃不出一無所有(第254頁)
- 影響、致敬、模仿 《下女》:同樣冷靜的女性角色(第262頁)
- 第八章 短片與音樂影片(第265頁)
- 《白色人》,奉式風格的雛型(第266頁)
- 《相框裡的回憶》:被迫與童年寵物分離(第267頁)
- 充滿偽君子的社會:《支離滅裂》(第269頁)
- 〈但〉、〈寂寞街燈〉老套故事搭配音樂說(第271頁)
- 《沉與浮》:漢江怪物的前輩(第273頁)
- 《流感》病因:「社會冷漠」(第275頁)
- 《搖撼東京》,奉俊昊最浪漫的作品(第277頁)
- 《生機》-歷經悲痛後產生(第280頁)
- 第九章 幕後訪談(第283頁)
- 《非常母親》最後一場戲,是上天的禮物 攝影指導/洪坰杓(第284頁)
- 持續拓展「奉式音域」 音效剪輯師/崔太永(第293頁)
- 鏡頭裁縫師:完美縫補「奉細節」 影片剪輯師/楊勁莫(第306頁)
- 分鏡很龜毛,但我可以任意填滿 演員/蒂妲.史雲頓(第314頁)
- 電影配樂,必須有「踢到罐子」的感覺 作曲家/鄭在日(第324頁)
- 《寄生上流》沒有試鏡,只有一起喝兩杯 演員/崔宇植(第331頁)
- 結語 即使體制再糟,每個人都值得拯救(第341頁)
- 作者致謝(第347頁)
- 圖片來源(第350頁)
紙本書 NT$ 899
單本電子書
NT$
629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