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桃園
徒步與暫停的7條路徑36地方限定風景
李欣倫 百花川和老街溪漫走
陳少 五酒桶山徒步
賴銘偉 大溪神聖路徑輪轉
夏琳 南崁今昔穿越
楊婕 中壢光影紀行
Tumas Hayang 復興泰雅望山
望見書間麗珠 後站東南亞旅行
+plus
桃園藝文工作者早餐會報
_
Jon Fosse庸.佛瑟
寫作是在聆聽現實
2023諾貝爾文學獎特輯
桃園 徒步與暫停的7條路徑36地方限定風景
本期專輯以桃園在地的視角出發,邀請到作家李欣倫、詩人陳少、作家夏琳、導演楊婕、原住民文學作家Tumas Hayang、搖滾宮主賴銘偉,與東南亞書店「望見書間」的店員麗珠,以七種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規劃認識這座城市的路徑,從日常出發,深入探索隱藏於其中的文化與歷史;其中,夏琳也與藝文工作者謝程雁、陳詠安、蔡奕勳相約早午餐店,一同暢聊桃園的文化趨勢變遷,與聊聊各自對藝文發展可能的各種想像;最後,我們以編輯的視角,帶領讀者前往各種文化地景,讓初乍來到的旅人們能體驗到當地獨到的人文風貌與自然生態。無論是居於此地的人們,或是行經此地的旅人,那些日常裡所遇見的街道與故事,都將誠實映照出自己此刻的模樣。
_
Jon Fosse庸.佛瑟
寫作是在聆聽現實
2023諾貝爾文學獎特輯
庸.佛瑟的劇場可能性──聚焦人性,捕捉永恆
我理想的寫作狀態,就只是坐下、然後寫
──庸‧佛瑟X王希捷長訪談
陳少 五酒桶山徒步
賴銘偉 大溪神聖路徑輪轉
夏琳 南崁今昔穿越
楊婕 中壢光影紀行
Tumas Hayang 復興泰雅望山
望見書間麗珠 後站東南亞旅行
+plus
桃園藝文工作者早餐會報
_
Jon Fosse庸.佛瑟
寫作是在聆聽現實
2023諾貝爾文學獎特輯
桃園 徒步與暫停的7條路徑36地方限定風景
本期專輯以桃園在地的視角出發,邀請到作家李欣倫、詩人陳少、作家夏琳、導演楊婕、原住民文學作家Tumas Hayang、搖滾宮主賴銘偉,與東南亞書店「望見書間」的店員麗珠,以七種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規劃認識這座城市的路徑,從日常出發,深入探索隱藏於其中的文化與歷史;其中,夏琳也與藝文工作者謝程雁、陳詠安、蔡奕勳相約早午餐店,一同暢聊桃園的文化趨勢變遷,與聊聊各自對藝文發展可能的各種想像;最後,我們以編輯的視角,帶領讀者前往各種文化地景,讓初乍來到的旅人們能體驗到當地獨到的人文風貌與自然生態。無論是居於此地的人們,或是行經此地的旅人,那些日常裡所遇見的街道與故事,都將誠實映照出自己此刻的模樣。
_
Jon Fosse庸.佛瑟
寫作是在聆聽現實
2023諾貝爾文學獎特輯
庸.佛瑟的劇場可能性──聚焦人性,捕捉永恆
我理想的寫作狀態,就只是坐下、然後寫
──庸‧佛瑟X王希捷長訪談
- REGULAR(第11頁)
- 編輯室報告 王聰威(第11頁)
- 巷口文學院 敷米漿╳楊孟珣╳蕭宇翔(第12頁)
- 本期開場(第18頁)
- 說藝術/看歷史/寫流行(第25頁)
- 新人新書 王仁劭(第30頁)
- 文學體驗 達方電子/苗林行/客家小鎮書寫之名人帶路:湯昇榮(第88頁)
- 當月作家 郝譽翔(第102頁)
- 聯文選書(第108頁)
- 城市文學直達 吉隆坡/首爾/香港/瑪麗安斯凱(第112頁)
- 當代大師 米亞・科托(第116頁)
- 編舟計畫(第120頁)
- 靈魂交換 青虫aoi vs. 李銘宸(第122頁)
- 文學原力(第126頁)
- 作品刊登(第160頁)
- 藝文快訊 國家影視廳中心(第194頁)
- 下期預告 進擊的巨人(第198頁)
- 編輯小隊(第202頁)
- COVER STORY 桃園 徒步與暫停的7條路徑36地方限定風景(第32頁)
- 路線(第34頁)
- 走讀 編輯推薦的桃園地景 01(第38頁)
- 對談 咬一口桃園文化:在地藝文工作者的早餐聚會(第46頁)
- 諾貝爾文學獎特輯 庸.佛瑟(第77頁)
- S P E C I A L(第129頁)
- 高雄世界詩歌節(第129頁)
- 桃城文學獎(第142頁)
- 新北文學獎(第149頁)
- 別冊 桃城文學季(第163頁)
其他刊期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