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的假象:造假、偏見、疏忽與炒作, 如何阻礙我們追尋事實
-
點閱:44
3人已收藏
- 譯自:Science Fictions: How Fraud, Bias, Negligence, and Hype Undermine the Search for Truth
- 作者: 史都華. 利奇(Stuart Ritchie)著 , 梅苃芢譯
-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 出版年:2023[民112]
- 集叢名:貓頭鷹書房
- ISBN:9789862626597
- EISBN:9789862626603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知識是如何產出,又是如何出錯的?
◎拯救科學的第一本書
◎泰晤士報2020年度好書
研究造假沸沸揚揚,怎麼會這樣?
科學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但不論是國際社會或是台灣學界,不論是自然科學又或者社會科學,論文造假的新聞滿天飛。
2011年,一篇康乃爾大學頂尖心理學家的論文指出,大學生們都有通靈的能力。如此離譜的論文通過了同樣專業的研究人員審查,還刊載在一份相當重要的心理學期刊上。
②一個調查檢視的3萬篇科學論文中,近一半的論文存在數值錯誤,其中15%的錯誤嚴重到足以完全顛倒研究結果。
這樣的錯誤已經在醫學、物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各個領域扭曲了我們的知識。本書指出,目前的學術補助和發表體系不僅無法保護我們避免錯誤,還積極鼓勵了糟糕的科學方法,並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
科學出了什麼問題?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講師史都華‧利奇在本書中盤點現今科學的重大問題:造假、偏見、無知與過度期待。作者也指出,現今的學術資助語研究審查系統不但無法改善,反而讓學術環境更加惡化。這些問題影響了醫藥、物理、營養、遺傳學與經濟學界,也深深地撼動了世界對科學的信任。
如何修復科學
科學雖然看起來千瘡百孔,但是它還有救。科學重新找回信任的第一步,是能夠辨識與修正那些讓研究偏離正軌的問題。作者在本書中為科學方法辯護,反對導致科學家違規的壓力和不當激勵因素。本書最後提供了如何看穿可疑研究,以及對抗學術壓力與扭曲誘因的方法,並指出了可能使科學重新具有可信性的改革方向。
【媒體推薦】
所有你聽過或沒聽過的重現失敗以及科學失能案例都在這裡……這是一份完整的災難、惡行與警世故事集。
――《自然》
詳細且有趣地描述了二十一世紀研究者面對的問題,對於想了解科學為何科學不再能夠回應理想的讀者,本書提供了極佳的引子。
――《連線》雜誌
令人耳目一新的證言……完整且詳細,令人信服且使人警醒。
――《出版者周刊》
利奇有著將無聊統計過程轉化為刺激偵探故事的能力。
――《泰晤士報》
極為重要的一本書……本書精彩的揭露了科學的弱點,而我們的生命財產以及整個社會全都倚賴科學。所有人都必須要讀的書。
――亞當・拉塞福/《每個人的短歷史:人類基因的故事》作者
- 封面
- 書名頁
- 推薦
- 前言
- 第一部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 第一章 科學的運作方式
- 第二章 「無法複製」的危機
- 第二部 過失與瑕疵
- 第三章 詐騙
- 第四章 偏差
- 第五章 疏忽
- 第六章 炒作
- 第三部 病因與治療之道
- 第七章 不當獎勵
- 第八章 修復科學
- 後記
- 附錄 如何閱讀科學文獻
- 致謝
- 注釋
- 索引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630
單本電子書 NT$ 441
優惠價
NT$
388
(優惠期限:2023-12-0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