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形意拳
-
點閱:100
10人已收藏
- 作者: 龐超編著
- 出版社: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3
- ISBN:9789863464280
- EISBN:9789863464327 EPUB
- 格式:EPUB 版式
- 頁數:225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8
本書對傳統內家拳的來龍去脈進行系統地梳理,內容包括內家拳中身體幾何形態及其協同控制,包括內家拳的發力方式與力量控制、重心的穩固、控制與拋放,還包括內家拳思辨邏輯與場與勢的全域把控。
本書用對比的方式,分析並闡述了內家拳與現代搏擊技術在基本邏輯、搏擊理念、攻防控制與訓練方式的異同,使讀者能追根溯源、融會貫通,既方便讀者的理解,方便讀者的練習實踐,又能深入把握內家拳的核心思想與技術。
本書適合於喜愛或正在練習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內家拳的練習者,也適合中華武術的愛好者和研究者。
- 1 為什麼現代人看不懂慢吞吞的內家拳
- 1.1 內家拳看起來慢吞吞的,也可以實戰嗎?
- 1.2 傳統武術處於歷史低潮
- 1.3 形意拳在武術史上的地位
- 1.4 形意拳在武術史上的格鬥表現
- 1.5 現代格鬥的思維邏輯與傳統武術不同
- 2 傳統武術與現代格鬥體系的邏輯構成對比
- 2.1 動力鏈發力構成現代格鬥的基石
- 2.2 冷兵器格鬥,動力鏈發力無用
- 2.3 形意拳的拋放體重發力
- 2.4 形意拳發力風格導致不同的打擊風格
- 2.5 手臂關節盡量鎖死,便於拋放體重發力
- 2.6 力量訓練的區別
- 2.7 打擊落點以進攻重心為主,而非打擊空檔為主
- 2.8 重心控制為主
- 2.9 小 結
- 3 走在研究西方的道路上,永遠超不過西方技術
- 3.1 現代西方搏擊越進化越接近傳統武術的打擊方法
- 3.2 傳統武術的挖掘搶救勢在必行
- 3.3 傳統武術不弱於西方競技體系的邏輯辨析
- 3.4 傳統武術是研究惡劣環境生存的技術,目前沒有與其符合的競技規則
- 3.5 現代技術與形意拳技術對比
- 4 劈拳 虎撲發力的習慣養成
- 4.1 劈拳發力與現代格鬥體系的力量提高對比
- 4.2 如果現代直拳改為劈拳,發力風格會有什麼變化
- 4.3 劈拳用小臂進攻,接觸對方瞬間的槓桿作用
- 4.4 錯誤的內家拳練習方式:身體中正直挺,即僵屍拳
- 4.5 形意拳流派中的劈拳分類
- 4.6 劈拳面的進攻意識
- 4.7 劈拳形成的冷兵器背景
- 4.8 不收回劈拳手
- 4.9 手臂接觸距離短,養成近身的意識及習慣
- 4.10 劈拳的角度突破
- 4.11 形意拳的進攻節奏
- 4.12 劈拳發力的練習法
- 4.13 劈拳打靶實戰過渡練習
- 5 鑽 拳
- 5.1 鑽拳發力的中軸理論
- 5.2 鑽拳動作軌跡與勾拳的區別(落手)
- 5.3 鑽拳發力的身體運動軌跡
- 5.4 鑽拳發力產生的三節轉換
- 5.5 槍術中勢能的對抗
- 5.6 鑽拳的防守方法,單手抱頭與雙手抱頭的區別
- 5.7 鑽拳單人練習方法
- 6 崩 拳
- 6.1 崩拳發力的理論
- 6.2 崩拳的發力方式決定打擊部位的不同
- 6.3 纏繞雙手:打1不打2,突破組合拳的概念
- 6.4 一手封閉兩手
- 6.5 左右與前後距離的重要性對比
- 6.6 趟步的步伐前後加身法上下運動模式
- 6.7 冷兵器刀法中的壓打與挑打
- 7 炮 拳
- 7.1 炮拳的後手前置思維
- 7.2 炮拳的發力意識
- 7.3 炮拳的前手控制與縮短時間差
- 7.4 炮拳的單人練習法
- 8 站 樁
- 8.1 站樁的思維:做減法
- 8.2 尚雲祥鑽拳開拳的奧秘
- 8.3 苦練站樁能夠獲得什麼?
- 8.4 混圓樁開放性站姿與三體式封閉性站姿
- 8.5 為何一定要掩護住中線?
- 8.6 為何一定要站樁?
- 8.7 需要知道12個手臂發力的整勁
- 8.8 練拳中的規矩
- 8.9 站樁過渡到實戰的專項訓練
- 8.10 矮個與高個對抗的分析
- 9 論武術的未來的發展方向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8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