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球化下的俄中傳媒在地化變局—大公報之傳媒睇傳媒》,旨在闡述俄羅斯、獨聯體與中國大陸傳媒在全球化浪潮下的在地化發展特點。
本書視角多元豐富,可提供國內研究者作為一個特殊參考的案例。
- 推薦序(第i頁)
- 作者序(一)(第v頁)
- 作者序(二)(第ix頁)
- 俄羅斯及獨聯體篇(第1頁)
- 俄傳媒如何看庫爾斯克號事件?——訪記者保護基金會主席西門諾夫(第3頁)
- 從人質案看俄新聞自由(第7頁)
- 中俄石油與媒體責任(第12頁)
- 烏傳媒在大選中分裂(第19頁)
- 俄國輿論監督難體現(第25頁)
- 極端事件考驗俄傳媒(第30頁)
- 國家意識薄弱吉國變天(第34頁)
- 框架報導制約中俄關係(第41頁)
- 俄需要與鄰國團結合作(第45頁)
- 中俄軍演有利俄再崛起(第50頁)
- 車臣成俄意識形態芒刺(第55頁)
- 俄改變管理媒體方式(第61頁)
- 俄能源外交顯弊端(第66頁)
- 國家安全壓倒新聞自由(第71頁)
- 俄國媒體特色是什麼﹖(第76頁)
- 中俄如何將利益最大化(第82頁)
- 普京的理想媒體角色:諫臣(第87頁)
- 俄媒體為何背離全球化(第92頁)
- 上合是否應向能源轉型(第97頁)
- 俄五種現象說明什麼﹖(第103頁)
- 俄慎防爆發顏色革命(第110頁)
- 俄新聞陷無理論窘境(第116頁)
- 獨聯體飽嘗分裂苦果(第121頁)
- 俄能源戰略欠長遠部署(第126頁)
- 俄與北約角力烏陷危機(第132頁)
- 俄羅斯存在分裂危機(第138頁)
- 俄媒對華報導心態複雜(第143頁)
- 俄需公平合理運用資源(第152頁)
- 俄羅斯公民社會再復興(第159頁)
- 普京模式是反西方模式(第164頁)
- 普京控制傳媒推動改革(第170頁)
- 中俄結盟可能性增強(第175頁)
- 俄媒體「第四權」作用終結(第179頁)
- 中國大陸篇(第185頁)
- 中西新聞觀視角衝撞(第187頁)
- 災難新聞應具人道關懷(第192頁)
- 新聞觀與國家利益碰撞(第199頁)
- 農村報可監督村級政府(第205頁)
- 從滬 BBC 節目看內地自由(第211頁)
- 中外媒體如何看待併購(第214頁)
- 省級衛視靠差異爭市場(第220頁)
- 電視節目勿陷重商輕責(第227頁)
- 暢通政令避免責任推委(第233頁)
- 多元文化與本土化定位(第238頁)
- 超女凸顯節目管理問題(第243頁)
- 中俄印戰略聯盟有必要(第247頁)
- 政府公民傳媒良性互動(第252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