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著作權法論文集》分作上下兩輯,分別討論著作權的基本觀念與實務應用。
  本書《著作權法論文集──著作權的基礎磐石》,著眼「智慧財產」觀念的歷史進程,其開端、推衍與發展,如何影響著作權之立法,與其在實行面上所遭遇的困境與瓶頸。書中並將中國與美國的著作權制度進行對照比較,最後並探討美國新著作權法,與兩岸著作權法。
  本書作者學理根基紮實,文化、社會的關照面周全,資料詳盡廣泛。從著作權的基礎概念,綜觀智慧財產與立法所面臨的法律問題,開展著作權的現代意義與立法新趨勢。堪稱是該領域中的翹楚。

作者簡介

賀德芬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專業領域在憲法、智慧財產權、傳播法規、教育法規、性別與法律。
  終身從事教學研究工作,並開啟學者步出象牙塔之風氣,以積極關懷社會的熱情,用行動實踐學理上的人權、民主理念。除在課餘擔當各種義務職外,並創辦臺大教授聯誼會、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臺大鏡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催生公共電視,從事高等教育和媒體的民間改革。
  1989年教師節,首度帶領大學師生走上街頭,為修訂大學法請命。1990年野百合學運,是教授團最重要成員。爾後,更參與社會與政治活動,支援反對黨,推動政黨輪替,建立政黨政治。2006年,發起反貪腐的紅衫軍行動,均引領風潮,影響深遠。在臺灣民主史上,自有其貢獻。
  以學者身分介入社會改造運動,從不趨附權勢,迎合主流。更向無政黨偏私,直言無諱,始終固守在野監督、批判的職分,唯以實踐民主理想為使命,體現一個知識分子的自覺和期待,可謂是當代最原型的知識分子。
  • 遽變的年代─代序(第C頁)
  • 智慧財產權與國家發展(第1頁)
    • 壹、前言(第3頁)
    • 貳、智慧財產對人類文明的歷史影響(第4頁)
    • 參、開發中國家的困境(第12頁)
    • 肆、臺灣的現狀(第14頁)
  • 文化創新與法制化─著作權法的現代意義(第17頁)
    • 壹、文化的內涵─人文化成(第19頁)
    • 貳、質與文─人文化成的根本基礎(第21頁)
    • 參、文化創新的社會特質(第24頁)
    • 肆、傳統和現代社會中文化創新的地位(第26頁)
    • 伍、何以現代社會之文化創新必需法制化?(第31頁)
    • 陸、著作權法的社會意義─文化創新的護身符(第33頁)
    • 柒、著作權法的發展和現代意義(第38頁)
    • 捌、臺灣著作權發展的背景與現況(第45頁)
  • 著作權法的發展和若干新興問題(第51頁)
    • 壹、前言(第53頁)
    • 貳、著作權法發展的階段(第54頁)
    • 參、若干科技新興問題(第59頁)
    • 肆、制度的變遷(第72頁)
    • 伍、結論(第85頁)
  • 反仿冒法律規範的檢討─著作權及其他反仿冒法律問題(第89頁)
    • 壹、前言(第91頁)
    • 貳、仿冒的形態(第95頁)
    • 參、制裁仿冒適用的法律(第100頁)
    • 肆、仿冒行為的法律制裁(第117頁)
    • 伍、結論(第162頁)
  • 著作權在國際法上的保護(第165頁)
    • 壹、著作權國際保護的鳥瞰(第167頁)
    • 貳、重要公約詳析(第173頁)
    • 參、國際公約與國內法的衝突(第193頁)
    • 肆、臺灣著作權法對外國人的保護(第197頁)
    • 伍、結論(第204頁)
    • 補記:(第207頁)
  • 從1976年美國新著作權法探討著作權立法的新趨勢(第209頁)
    • 壹、前言(第211頁)
    • 貳、美國著作權法歷史上的演進(第215頁)
    • 參、1976年新法案的檢討(第224頁)
    • 肆、著作權立法應走的動向(第239頁)
    • 伍、臺灣著作權法的檢討(第246頁)
    • 陸、結論(第252頁)
  • 從美國著作權法上「製造條款」談國際保護主義及臺灣的相關規定(第255頁)
    • 壹、前言(第257頁)
    • 貳、「製造條款」(MANUFACTURINGCLAUSE)的緣起─1891年前美國著作權的立法概況(第258頁)
    • 參、製造條款的內涵─1891年至1976年的立法過程(第260頁)
    • 肆、製造條款的掙扎(第264頁)
    • 伍、1976年後的進展(第267頁)
    • 陸、1982年後的爭執(第273頁)
    • 柒、臺灣著作權法對外人的保護(第282頁)
    • 捌、結論(第289頁)
    • 補記:(第290頁)
  • 中國大陸著作權保障之探討暨與西方制度之比較(第297頁)
    • 壹、前言(第299頁)
    • 貳、馬列思想下的財產關係(第302頁)
    • 參、馬列主義下法律制度的財產關係(第308頁)
    • 肆、1976年以前的著作權關係(第321頁)
    • 伍、1976年以後的著作權發展(第327頁)
    • 陸、中國著作權法的訂定(第335頁)
    • 柒、兩岸著作權關係的糾纏(第342頁)
    • 捌、結論(第346頁)
    • 補記:(第348頁)
  • 從GATT、TRIPS看兩岸著作權(第355頁)
    • 壹、前言(第357頁)
    • 貳、TRIPS中有關著作權的規定(第360頁)
    • 參、兩岸著作權法與TRIPS(第365頁)
    • 肆、入關後兩岸的互動關係(第374頁)
    • 伍、GATT效應的評估(第379頁)
    • 陸、結論(第383頁)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