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引進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研究:以日本裁判員制度為借鏡
-
點閱:7
1人已收藏
- 作者: 張永宏 著
- 出版社:政大出版社
- 出版年:2014
- ISBN:9789866475504
- 格式:PDF,JPG
- 頁數:612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4
【內容簡介】
東亞近年來掀起一般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的浪潮,日、韓如此,臺灣亦然,以我國而言,包括司法院草擬的人民觀審制,在野法曹倡議的陪審制等等,主張各異,可以想見在未來一段時日,國民參與審判制度都將會是司法改革的重要課題。為了審慎、周延地因應此課題,本書先從英、美、法、德、日、韓等國家的國民參與審判法制史出發,再從憲法、法制面出發,以日本裁判員制立法過程之各種討論為主要借鏡,探討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的基本理念應如何界定?何種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才適合於我國?其具體制度應如何設計、各有何優劣之處?並分析引進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後,對於刑事訴訟第一審及第二審程序帶來之影響。冀能為此一重要法制課題,提供可行建言。
- 賴序(第i頁)
- 蘇序(第iii頁)
- 1 緒論(第1頁)
- 研究動機與目的(第1頁)
- 研究內容與架構(第5頁)
- 研究範圍與限制(第10頁)
- 文獻回顧(第17頁)
- 研究方法(第23頁)
- 2 現代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的歷史溯源——從中古到近代(第27頁)
- 前言(第27頁)
- 英格蘭刑事陪審制度的興起(第29頁)
- 美國陪審制度的發展(第39頁)
- 法國參審制度的發展(第47頁)
- 德國參審制度的發展(第59頁)
- 結語(第74頁)
- 3 他山之石——日本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的今昔(第77頁)
- 日本戰前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的發展(第77頁)
- 日本戰後初期關於是否採行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的爭論(第107頁)
- 日本裁判員制度的誕生與發展(第116頁)
- 兼論東亞另一種類型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韓國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第147頁)
- 結語——日本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給我們的啟發(第172頁)
- 4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的基本理念(第177頁)
- 前言(第177頁)
- 國民主權、司法民主化的迷思(第180頁)
- 另一種民主化——民主教育功能(第190頁)
- 提升國民對於司法的理解與信賴、強化司法的正當性基礎(第193頁)
- 促進刑事訴訟程序的再改革(第204頁)
- 結語(第212頁)
- 5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的合憲性爭議與憲法界線(第217頁)
- 前言(第217頁)
- 憲法沈默的真意探尋——我國憲法是否拒絕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的出現(第220頁)
- 法官身分保障與國民刑事參與審判制度的關係(第235頁)
- 法官獨立性保障與國民刑事參審制度之關係(第249頁)
- 法定法官原則(第266頁)
- 人民訴訟權保障與正當法律程序(第271頁)
- 對於一般國民造成的負擔(第285頁)
- 結語(第295頁)
- 6 陪審?參審?適合於我國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第301頁)
- 我國引進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的歷史(第301頁)
- 參審與陪審的差別(第328頁)
- 陪審制的優點(第333頁)
- 陪審制與我國現行刑事訴訟程序的相容性(第337頁)
- 發見真實的能力(第343頁)
- 陪審團不參與量刑決定的利弊得失(第349頁)
- 結語(第354頁)
- 7 設計我國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時應考慮的各種因素——以參審為原型(第357頁)
- 前言(第357頁)
- 適用案件(第358頁)
- 合議庭的組成(第372頁)
- 參審員的產生(第382頁)
- 參審員的任期(第385頁)
- 參審員的職權(第387頁)
- 評議可決標準(第408頁)
- 結語(第416頁)
- 8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對於我國刑事訴訟程序的影響評估(I)——採行參審審判的第一審程序(第421頁)
- 前言(第421頁)
- 現行刑事訴訟之現狀(第424頁)
-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的特殊性(第449頁)
-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對於刑事訴訟可能帶來的影響(第453頁)
- 結語(第496頁)
- 9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對於我國刑事訴訟程序的影響評估(II)——第一審行參審審判的第二審審理構造(第501頁)
- 前言(第501頁)
- 上訴審之審理構造(第505頁)
- 日本引進裁判員制度後,第二審上訴制度是否相應修正之討論(第520頁)
- 配合第一審行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第二審應行之審理構造(第525頁)
- 第二審採行法律審兼事實審之事後審制時,訴訟程序應有之修正(第543頁)
- 結語——兼論不修法改革第二審審理構造而讓國民參與審判制度事實上改變第二審審查方式的可能性(第555頁)
- 10 結論(第563頁)
- 適於我國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基本理念——提升一般國民對於司法的理解與信賴、促進刑事訴訟程序的改革(第563頁)
- 依據我國之憲法界線,並非任何形式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均當然違憲,但也非任何形式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均當然合憲(第565頁)
- 參審制較陪審制更適於我國(第566頁)
- 適於我國的參審制之制度設計(第568頁)
-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將對第一審刑事訴訟程序產生影響(第571頁)
- 配合第一審行參審審判,第二審的審理構造也必須改為「法律審兼事實審的事後審制」(第573頁)
- 參考文獻(第575頁)
紙本書 NT$ 600
單本電子書
NT$
42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4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