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花 [2023年07-08月號 第104期]:想像讀書會
-
點閱:66
15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Fleurs des lettres
- 作者: 《字花》編輯室編輯
- 出版社:水煮魚文化出版 春華代理發行有限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3.07-08
- 格式:PDF,JPG
- 頁數:164
- 附註:雙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8
本期內容簡介
賣點:
獨讀固然是一種選擇,但雜誌作為文學平台,我們從來都相信閱讀能建構社群。今期《字花》以專題
「想像讀書會」展示近年坊間大小讀書會,一個個小型文藝社群形成的閱讀面貌。設計團隊更特意在
封面邀請讀者打開想像的窗口,探索閱讀的無限可能。
● 邀來一眾文藝單位及作家,包括宇宙技術讀書組、鄧國騫、丁珍珍等分享辦讀書會的經驗,探
討讀書會在連結社群、推廣閱讀方面的可能性。
● 年輕作家李顥謙訪本地音樂組合per se,探索二人組合的音樂如何以鮮明而奇幻的意象,在
呈現眼前的混沌之餘,為聽眾留有希望之光。
●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西西遺作〈左手之思〉,加上My Little Airport 的演繹,以及高立作畫詮
釋。
內容簡介:
讀書會的一大功能,或許就是社群組織。近來,坊間出現各類大小讀書會,各有特色。籌組小型文藝
社群,會否是一個連結社群,作文藝深耕及推廣的有效實踐?從選書標準到討論策略,一個成功的讀
書會究竟如何長期維持,有何獨特訣竅?──葉梓誦〈文藝社群的多重可能〉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想像讀書會」
• 訪宇宙技術讀書組、鄧國騫、界限書店、Happy Kongner,了解不同藝文單位如何以實體讀書會、
飯局、網絡影片等形式持續試驗,養成共研共讀的社群。
• 丁珍珍談「世界動盪我們讀書」線上讀書會的經驗、李奕樵討論台灣「(IF)想像朋友寫作會」的社群
建構方式、勞緯洛從哲學的角度探問讀書會作為知識共同體的成立條件。
專欄、起格、解像
• 游靜在專欄「短毒」書寫治療之苦,梁莉姿則在「大商場」裡陳列的洗髮乳中找鄉愁味道。
• 「起格」有李維怡客席選詩,以札記留下選稿觀察。
• 「解像」收錄《搬石:飲江詩集》兩位譯者James Shea 、謝曉虹合寫的序;雙雙勾勒《鏡之孤城》的救贖路線;同時收錄第九屆「紅樓夢獎」作家對談,甘耀明、唐睿交流寫作經驗,由成長故事、歷史小說
談到生態文學乃至戰爭問題。
《花字》
• 由作家李顥謙訪本地音樂組合per se,細談新歌〈最後一個糊塗神〉的創作意念,二人也分享對自
己有啟發的電影、文學作品。
• 收錄何福仁為西西遺作《左手之思》寫的前言,帶領讀者重新閱讀、認識西西這樣的一位詩作者。
•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陳嘉銘談AI樂壇、謝傲霜記對台灣便利店的觀察、何阿嵐寫Ramon和Silvan
Zürcher合導的《女孩與蜘蛛》……
Sandy 補充,近年世界社會的變化亦令兩人在創作時多了戒慎:「以前太平盛世,我們造歌都不會考
慮太多,只是想寫些與K歌不同元素的作品,講生死、完結問題;現在我們卻更想面對當下的一些
dark time,在音樂裡留有光。」——〈憾裡光途,竊竊私語〉——李顥謙訪per se
● 邀來一眾文藝單位及作家,包括宇宙技術讀書組、鄧國騫、丁珍珍等分享辦讀書會的經驗,探
討讀書會在連結社群、推廣閱讀方面的可能性。
● 年輕作家李顥謙訪本地音樂組合per se,探索二人組合的音樂如何以鮮明而奇幻的意象,在
呈現眼前的混沌之餘,為聽眾留有希望之光。
● 跨界專欄「倚音」刊登西西遺作〈左手之思〉,加上My Little Airport 的演繹,以及高立作畫詮
釋。
內容簡介:
讀書會的一大功能,或許就是社群組織。近來,坊間出現各類大小讀書會,各有特色。籌組小型文藝
社群,會否是一個連結社群,作文藝深耕及推廣的有效實踐?從選書標準到討論策略,一個成功的讀
書會究竟如何長期維持,有何獨特訣竅?──葉梓誦〈文藝社群的多重可能〉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想像讀書會」
• 訪宇宙技術讀書組、鄧國騫、界限書店、Happy Kongner,了解不同藝文單位如何以實體讀書會、
飯局、網絡影片等形式持續試驗,養成共研共讀的社群。
• 丁珍珍談「世界動盪我們讀書」線上讀書會的經驗、李奕樵討論台灣「(IF)想像朋友寫作會」的社群
建構方式、勞緯洛從哲學的角度探問讀書會作為知識共同體的成立條件。
專欄、起格、解像
• 游靜在專欄「短毒」書寫治療之苦,梁莉姿則在「大商場」裡陳列的洗髮乳中找鄉愁味道。
• 「起格」有李維怡客席選詩,以札記留下選稿觀察。
• 「解像」收錄《搬石:飲江詩集》兩位譯者James Shea 、謝曉虹合寫的序;雙雙勾勒《鏡之孤城》的救贖路線;同時收錄第九屆「紅樓夢獎」作家對談,甘耀明、唐睿交流寫作經驗,由成長故事、歷史小說
談到生態文學乃至戰爭問題。
《花字》
• 由作家李顥謙訪本地音樂組合per se,細談新歌〈最後一個糊塗神〉的創作意念,二人也分享對自
己有啟發的電影、文學作品。
• 收錄何福仁為西西遺作《左手之思》寫的前言,帶領讀者重新閱讀、認識西西這樣的一位詩作者。
•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陳嘉銘談AI樂壇、謝傲霜記對台灣便利店的觀察、何阿嵐寫Ramon和Silvan
Zürcher合導的《女孩與蜘蛛》……
Sandy 補充,近年世界社會的變化亦令兩人在創作時多了戒慎:「以前太平盛世,我們造歌都不會考
慮太多,只是想寫些與K歌不同元素的作品,講生死、完結問題;現在我們卻更想面對當下的一些
dark time,在音樂裡留有光。」——〈憾裡光途,竊竊私語〉——李顥謙訪per se
- 想像讀書會(第4頁)
- 前言/葉梓誦(第4頁)
- 實地考察(第6頁)
- 體驗報告(第30頁)
- 短毒 (五)迷人藍光/游靜(第42頁)
- 大商場 鬱鬱匆匆/梁莉姿(第47頁)
- 起格(第52頁)
- 守夜/王兆基(第53頁)
- 信任問題/逍遙(第54頁)
- 野蠻詩/李顥謙(第55頁)
- 西蒙斯/潘家欣(第56頁)
- 我拔出身體裡的刺/郝偉凡(第57頁)
- 打工的時候應該想甚麼/黑麥(第58頁)
- 客席選文猶豫札記/李維怡(第59頁)
- Welcome to──/阿鍇(第61頁)
- 看海/折夜(第62頁)
- 懲戒/芷婷(第64頁)
- 焚山/呂穎彤(第66頁)
- 逆水柔粼(大學文學獎小說組冠軍)/勞瀚賢(第72頁)
- 解像(第80頁)
- 《搬石:飲江詩集》序/James Shea 、謝曉虹(第81頁)
- Aki──Mio──Kokoro:《鏡之孤城》的救贖路線/雙雙(第88頁)
- 第九屆「紅樓夢獎」頒獎禮作家對談/甘耀明、唐睿、蔡元豐(第94頁)
- 香港文學開引號(第105頁)
- 第五十一站──推理小說(第106頁)
- 譚劍短訪(第108頁)
- 第五十二站──李碧華(第110頁)
- 《文學香港與李碧華》(第111頁)
- 聚聲(第A-42頁)
- 主人/何阿嵐(第A-46頁)
- 是時候,舉辦「AI 樂壇流行榜」/陳嘉銘(第A-44頁)
- 便利店的溫暖與哀愁/謝傲霜(第A-42頁)
- 五格漫畫 PASSING >>> ON/志鳴K(第A-40頁)
- 詞語蔓延 小房子,大玩具 大型派對真是親密/何倩彤(第A-36頁)
- 食自己 食西北風,食得唔好嘥/歐陽應霽(第A-34頁)
- 特稿 重讀西西的詩——西西詩集《左手之思》前言/何福仁(第A-18頁)
- 倚音 左手之思/西西X My Little AirportX高立(第A-14頁)
- 出場敘 憾裡光途,竊竊私語/李顥謙訪per se(第A-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