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工業材料 [第437期]:淨零議題下高分子產業之契機特刊
  • 點閱:59
    13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Industrial materials
  • 作者: 工業材料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 出版年:2023.05
  • 格式:PDF,JPG
  • 頁數:170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18

本期內容簡介

高分子產業邁向減碳2030及淨零2050
高分子產業自19世紀以來,從傳統的煉油、合成橡膠、塑料、樹脂等產品,轉向高性能化學品、特種化學品、新能源等領域,為人類的生活和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然而,方便的背後,卻帶來了環保等相關的議題。過去幾年,全世界政府及相關大企業紛紛針對2050年之溫室氣體排放做出相關宣示,短程為達到2030年的減碳轉型,至2050年則可實現全球淨零之展望。而2050淨零不僅僅是一個環保目標,也是一個經濟轉型的機會。為實現此目標,透過技術創新及產業轉型,促進持續發展,並兼顧經濟成長。對於石化及高分子產業,雖然是巨大的挑戰,的確也是個機會來臨的時刻。由過去線性經濟,到近期回用經濟,最終達成未來循環經濟。從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皆需全盤考量。

本期特刊因應此議題的發酵,先做拋磚引玉,讓高分子產業先進可重視此議題,針對自身企業及產品,對短/中/長程做不同的藍圖規劃。首先台灣大學林江珍教授由世界減碳趨勢及台灣產業機會進行簡述,文中提到化學品之循環模式,值得深思。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及台灣綜合研究院則為讀者快速掃描法規及相關石化機會,針對不同上游石化產品,提出轉型機會,如限塑議題、企業ESG規範、回收循環再製等,以及相關石化材料與減碳做法下之成本分析。工研院材化所高分子組之研究團隊,也針對近年來之研發議題提出相關報告,如:日常用包裝材料之減塑減廢,未來趨勢為材料單一化,方便回收,減少焚化爐負擔,以循序達成全循環之概念;聚酯材料(如保特瓶)的循環利用,如何藉由技術導入,突破傳統瓶到瓶之應用及開發更高產品附加價值之材料,帶給材料新生命;廢輪胎的處理,一直為橡膠業者的痛點,以減廢為出發點,對於不同橡膠材料的化學鍵結,設計有效的化學解聚劑,創造橡膠循環經濟可能性;碳纖複合材料輕量化及高強度之特性,可應用於運動產業、運輸、能源等領域,其回收及再製,需從材料加工、樹脂及碳纖改質等設計著手,才能將材料引入再利用可能性。其他如功能性的孔隙膜材,對於吸脫附之功能,有其高值化應用範疇;ICT通訊產業之新低碳材料導入等,於本特刊亦有相關報導。希望石化及高分子產業於此時機點,化危機為轉機,開發環境友善材料的同時,亦兼顧經濟成長,以達成實質淨零及產業轉型的成效。
 
主題專欄
全球206家知名紡織品牌商共同訂於2025年增加25%之回收聚酯使用量、2030年達成100%使用回收聚酯/永續材質紡織品,Fiber to Fiber循環聚酯纖維產業鏈應儘速建立」介紹工研院所開發的水溶液型及超臨界流體之環保脫色技術,可針對不同結構分散染料在聚酯纖維膨潤的條件下將染料萃取溶出,達到深層脫色的效果。
 
氫氣為具有吸引力的能源載體,其可因應脫碳於導致全球氣候暖化之發電產業、工業及運輸。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為解決能源供應的間歇性問題,儲能系統的使用需求量也隨之增加。儲氫系統具環保及承接綠能特性,被認為是一個解決能源供應能間歇性問題的潛力方案,能源儲能專題「氫氣視為推動綠能發展關鍵角色」概述各種製氫方法,並論述未來氫氣應用需求趨勢,以及碳中和布局規劃,以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文章篇篇精彩,歡迎賞閱!   

雜誌簡介
 
工業材料雜誌係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發行,創刊於1987年,暢銷海內外的工業材料雜誌稱得上是國內最具權威的材料專業雜誌,以前瞻性產業之研究、發展、應用為報導主題,其內容包含各大領域,如光電顯示/無線通訊/能源儲能/智慧感測/綠色環保/電磁/輕金屬/複合材料/有機高分子/陶瓷薄膜/奈米微細技術/構裝散熱/材料設計檢測/市場瞭望/聚焦兩岸….等等。資訊新穎、市場動態掌握即時,是關心材料發展、材料應用、產業走向人士最佳的參考資料。每月一冊,受用無窮,廣泛且詳實的內容,成為產業界不可或缺的資訊來源。工業材料雜誌作者陣容堅強,除了有工研院內的數百位專家為強力後盾之外,舉凡產業界的技術先進、各大專院校的知名學者、海外學人、專家均在作者之列。自創刊以來,普受各界好評,同時,為數所大專院校推薦為選讀好書。

  • 煮字集 Perspectives ChatGPT談AI與材料科技(第29頁)
  • 淨零議題下高分子產業之契機特刊 Special Report(第30頁)
    • 高分子產業邁向減碳2030及淨零2050(第30頁)
    • 世界碳權困境vs.台灣產業轉型(第31頁)
    • 淨零風潮下全球高分子產業的因應之道(第43頁)
    • 石化業低碳製程潛力與成本分析(第56頁)
    • 循環再利用熱塑包材製程開發應用技術(第67頁)
    • 低碳功能性孔隙膜材製程技術(第80頁)
    • r-PET化學回收再製技術平台展望(第88頁)
    • 2050淨零碳排目標下台灣橡膠產業之發展與機會–橡膠解聚劑設計與作用原理(第100頁)
    • 高分子複材於運動產業減碳技術之應用(第110頁)
    • 熱固型複合材料於減碳趨勢下的轉變與展望(第117頁)
    • 低碳聚烯烴材料於高頻通訊應用之契機(第128頁)
  • 材化史上的今天 Historical Discovery 5/2–電化學的誕生(第137頁)
  • 主題專欄 Topic Report(第139頁)
    • 聚酯紡織品脫色技術(第139頁)
    • 氫氣視為推動綠能發展關鍵角色(第148頁)
  • 廠商動態 Product Update(第154頁)
    • 鋰離子電池生產的質量保證和永續性(第154頁)
    • 無損肌膚且可抑菌的兩性界面活性劑(第156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18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