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23/05/04 [第1887期]:兩軍對決
  • 點閱:42
    4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3.05
  • 格式:PDF,JPG
  • 頁數:84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27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兩軍對決

郭守正護父料理郭台銘大小事 親哥哥侯明鋒爆侯友宜真心話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從中南部發起進攻,頻接觸立委參選人、現任立委,座談一場接一場,加上綠營的挑撥離間,聲勢漸水漲船高,這讓挺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的「挺侯派」焦慮不已,兩軍對峙的動作與心境,顯示國民黨2024年總統徵召類初選進入白熱化。值得注意的是,主帥過招下,侯、郭後方壓陣的無影手也逐漸浮上檯面,其中,侯的親哥侯明鋒已出動成為地方分身;郭陣營則由大兒子郭守正親自料理大小事務。
侯友宜為何無法對選總統大鳴大放,只能說出中華民國、國家等讓外界可批為實問虛答的話語?《風傳媒》掌握,...................

◎戴祺修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887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1頁)
    • 風評:史無前例的蔡見興濫權事件,財政部金管會難脫瀆職之責(第1頁)
    • 施威全專欄:富察遭禁,要高調抗議還低調救援?(第3頁)
    • 林庭瑤專欄:賴清德「台海說」VS.侯友宜「杯水論」(第6頁)
    • 謝錦芳專欄:從苦菜與無酵餅中重生(第9頁)
    • 朱淑娟專欄:過度依賴碳抵換,淨零碳排只能失敗收場(第12頁)
    • 呂紹煒專欄:國立大學減半,高教冰河期來臨(第14頁)
    • 吳鯤鵬專欄:中國為何注定在芯片和ChatGPT狂飆中落敗?(第16頁)
    • 閻紀宇專欄:風雨如晦,求仁得仁,一位俄羅斯的良心犯(第22頁)
  • 封面故事(第25頁)
    • 兩軍對決!親哥哥侯明鋒爆侯友宜真心話 郭守正護父料理郭台銘大小事(第25頁)
    • 「謝天謝地謝政達!」硬漢老友、民調高手 拆解侯友宜選總統班底(第29頁)
  • 政壇透視(第35頁)
    • 「孤魂野鬼」打敗「天子門生」 賴坤成斷蔡英文學生劉櫂豪立委連任路(第35頁)
    • 槍響侯友宜本命區!黃明昭壓力爆表 解開警方「緊箍咒」劍指4大幫派(第37頁)
    • 賴清德的金脈與人脈 台南本命區秀應援實力(第40頁)
    • 視侯友宜為賴清德對手 民進黨正規軍佈置內、外圈兵團「抓侯」(第43頁)
  • 美中爭霸 北京氣炸!美菲聲明提台灣,美國終於找回重返南海支點(第45頁)
  • 世界與台灣 遏制中國威脅!澳洲重新思考國防戰略 《經濟學人》:必須發展遠程打擊能力(第50頁)
  • 軍事縱橫(第53頁)
    • 防中共對台第一擊斷電、斷氣 軍方打造能源戰秘密「小東西」(第53頁)
    • 由俄系走向美系的中國航母—福建艦首次海試在即,這4款新型艦載機呼之欲出(第56頁)
    • 「山東號」遠航挑戰「共軍航艦無用論」(第59頁)
  • 財經解碼(第63頁)
    • 合庫AMC都更放款為何流向南台灣重劃王?三地集團與蔡見興的裙帶關係揭密(第63頁)
    • 劉揚偉避不開紅色供應鏈考題!郭台銘一談兩岸議題 鴻海工業富聯打入跌停(第67頁)
  • 公共政策(第69頁)
    • 「你刺激到我了!」還原蔡英文與環團不見不散始末 疑因「頂撞」埋心結(第69頁)
    • 早已不是同一陣線?從「全國NGOs環境會議」看民進黨與環團的愛恨情愁(第72頁)
    • 限高令讓蔣萬安都更拚不起來?居民要求國父紀念館週邊「解禁」(第75頁)
    • 「幾乎每一棟危老改建大樓,都會碰到文化資產」 台北都更陷蓋不蓋矛盾(第78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27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