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109期]:攤開競圖制度的遊戲規則
  • 點閱:28
    15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Taiwan magazine
  • 作者: 吳光庭主編
  • 出版社:臺灣建築學會
  • 出版年:2023.01
  • 格式:PDF,JPG
  • 頁數:76
  • 附註:原刊名: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發行至第63期(民100年7月)止 ; 自民100年10月起改為現刊名, 期數繼續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2

本期內容簡介

主編的話

競圖總被認為是一種透過公開、公正的流程,以獲得建築設計委託案的過程;目前台灣的公共建築案幾乎都是由公開徵求的競圖過程中徵選出團隊。當然有競賽,就有各種臆測,流言蜚語 也不絕於耳,雖然這些臆測多數屬八卦,但偶爾爆發出工程弊案,其事證也常和評選機制有關。


「攤開競圖制度的遊戲規則」是本期(No.109) 的主題;「攤開」這一詞似乎很敏感,也對! 因為對於後端拚命熬夜的建築師們,儘管他們努力地端出他們的設計大菜,但是常常因為不清楚 遊戲規則是如何被訂定─這其中包含計畫的本質、需求內容的優先性、委員名單以及其專長,常 導致有「進錯考場」的抱怨,甚至形成對於競圖制度的不信任性。

對於競圖制度的反思、批判、檢討、檢視,這一些「動詞」總與競圖兩字相連,它們也常常 出現在公會、學會的會議中,甚至相關專文早已汗牛充棟。但再多的討論也多止於如此,不論官 方,或是叫嚷得尬天震響的「廠商方」,似乎沒有人有辦法改變什麼, 它就是在一種奇異的默契 下持續地進行。

王進坤先生為本期我邀請的客座主編,感謝萬分。對於「競圖制度之謎」,他相信這其中或有 其可再深入探究之處,同時他相信或許透過更廣泛探究, 終將可以找出制度中可突破的軟肋之處。本期的內容中呈現許多爬梳的田野訪談,以及透過許多長期關注此議題的學者及建築師們的 賜稿,提供數篇歷史觀察及回顧;透過這些資料的交錯呼應,或許我們終於可以「攤開」競圖制 度的遊戲規則,讓我們有機會,明白的看、仔細的看。

雜誌簡介
 
有人認為台灣民眾普遍缺乏對建築品質的專注與認知,而導致了粗糙的建築景觀,又由於粗糙的建築景觀使然,建築相關的題材也似乎因此缺乏報導的誘因,縱偶有仗義執言之士,不吝使出自己的研究或觀點,也可能常常會在其他媒體的零星篇幅上落成個散兵游勇。
編輯室認為,台灣正值從傳統資本決定產業價值的概念,進化到以知識、創意為產業價值導向的轉型期,實在需要更多'建築報導'的環節,一方面專心地提供足夠 篇幅的報導空間,一方面更為優質環境意識的提昇推波助瀾。而建築相關的呈現題材是包羅萬象、精采豐富的,不論是文字或設計作品,都是提昇大眾對於空間品質 和環境意識的利器。
建築學會的會刊雜誌、網站與<建‧築‧網‧訊>正是當前台灣建築報導的一個環節,也欲積極呈現一番豐富的內容樣貌。若提升到教育層次的觀點,學會推廣學術 的宗旨背後更大的意義其實就是必須以好的建築示範負起教育社會大眾的責任,尤其建築系學生更是首要的教育對象;再提昇到國際的視野,台灣建築界需要更高的 能見度與國際競爭力,而這些必定要從廣大群眾的環境意識提昇開始紮根。

我們期待以您的專業和地位為建築學子打開更寬闊視野,並增強會刊雜誌的重要性 ,也讓您的作品和姓名在標誌於會刊封面的同時,成為台灣當代建築活動 或思考的鮮明印記。
  • 主編的話(第4頁)
  • 攤開競圖制度的遊戲規則(第5頁)
    • 試著「攤開」台灣公共工程競圖制度的遊戲規則(第5頁)
    • 競圖之前—試談公共工程的啟動(第10頁)
    • 從專案工程管理(PCM)的角度談台灣的公共競圖(第14頁)
    • 公共競圖制度回顧與反思─從專案管理談公共工程競圖(第18頁)
    • 台電公共競圖制度的回顧與反思(第22頁)
    • 建築競圖中的評選委員(第26頁)
    • 美麗的誘惑與約定—對台灣競圖文化的感想和期許(第30頁)
    • Fair & Faith 公共工程競圖審查機制之檢討與前瞻(第34頁)
    • 十組人物專訪(第38頁)
    • 透過溝通解決問題,往往是最好的方法!(第40頁)
    • 三級品管若能真正落實,將有效提升台灣公共工程品質!(第42頁)
    • 台灣公共工程合約像賣身契,缺乏平等精神(第46頁)
    • 評審團組成及甲方態度是影響公共工程品質的關鍵(第48頁)
    • 應重新檢視公共工程競圖的設計時間及設計費(第50頁)
    • 試談公共工程與公辦都更之不同(第52頁)
    • 詮釋公共的權利,是公共工程最迷人的地方(第54頁)
    • 影響公共工程品質的關鍵在於制度的「僵化」(第56頁)
    • 通常競爭就會進步,那30 年來台灣公共工程有進步嗎?(第58頁)
    • 只有營建產業機制完善,公共工程品質才會提升(第61頁)
  • 下期預告 關於建築展覽的射程(第64頁)
  • 會務要訊(第65頁)
    • 本會主辦、協辦、贊助及參與之活動(第65頁)
    • 廣告索引(第72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2
訂閱雜誌
類似的書籍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