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來藏, 藏如來: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二個錦囊
-
點閱:266
16人已收藏
- 譯自:Samsara, nirvana, and Buddha nature
- 作者: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 比丘尼圖丹.卻准著 , 項慧齡譯
- 出版社: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3
- 集叢名:佛法與活法:3
- ISBN:9789869880039
- EISBN:9789869880039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書籍難度(SR):761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慶賀法王85壽辰,讀好書與尊者之心相應
達賴喇嘛尊者說:「佛性就是光明心,能夠變成一條令人解脫的道途。」
讓我們聆聽尊者充滿睿智的教誨,尋找屬於自己的光明佛性,成就佛果。
解脫是可能的嗎?
當然可能,
因為我們擁有成為正等正覺者的潛能——佛性。
然而,如果我們擁有成就正等正覺的完美潛能,
為什麼還要辛辛苦苦地修行?
如果我們擁有一個恆常的佛性,
這是否即為自我或靈魂?
本書將帶領我們經歷一段極為美妙的旅程,這段旅程與我們目前的處境,以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可能性有關。在無上正等正覺的狀態之中,所有的苦和苦因皆已滅盡,所有的殊勝功德皆已無盡地發展。
學習有關「佛性」的種種,讓我們了知在輪迴和涅槃之下,潛藏著俱生原始光明心,它的本質是光明的。當它受到雜染的障蔽時,它是佛性;當雜染被淨化時,它是佛的法身。這就猶如被污漬覆蓋的黃金,人們看不見它的光澤與美麗,但它仍然是黃金;同樣地,外來偶發的雜染能障蔽佛性,卻不是佛性的本質,當心沈浸於雜染之中時,它仍然具有發展佛之功德的潛能。
了悟佛性就在我們每個人之內,它全然清淨,我們便能生起大信心,徹底淨除心的雜染,證得涅槃,成為正等正覺者。
當你死亡時,會投生到哪裡?是上天堂或下地獄,或是成為另一個身體,任誰都無法預料。其實你還有別的選擇——在今生修持法道,成為正等正覺的人。這就是達賴喇嘛尊者在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人生大事。
從「是否有一個自我?」的提問開始,達賴喇嘛尊者依循佛陀所說的四諦、十二緣起,告訴我們輪迴之苦(苦諦)、苦的起源(集諦),並且提供了一個選擇——涅槃(滅諦),以及通往滅諦的道途(道諦),這是一條真正可以止息輪迴而達至涅槃的道路。
想要踏上出離輪迴之道,我們必須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藉由思惟苦諦,我們了知輪迴中只有種種苦迫,毫無樂事,而發起解脫生死之心。藉由思惟集諦,我們分析苦的起因即是煩惱,唯有斬斷煩惱,才能不再造業而中止輪迴。藉由思惟十二緣起,我們看清各個緣起支如何一起運作而製造輪迴之苦,這激起我們禪修空性而證知名言假立的自我並非實存,沒有靈魂或實存的人在輪迴中流轉,從而自輪迴中解脫。
解脫是可能的嗎?當然可能,因為我們擁有成為正等正覺者的潛能——佛性。達賴喇嘛尊者引領我們看清緣起的流轉與還滅,並了知佛性本就存在於我之內,它是全然清淨的,外來偶發的雜染雖能障蔽佛性,卻非佛性的本質,因此可以被斷除。瞭解心本就圓滿無瑕,能讓我們生起大信心,精進地修持斬斷煩惱、圓滿自心的法門,最終成為正等正覺的人。
本書即是慈悲的達賴喇嘛尊者給我們最殊勝的邁向解脫的錦囊妙法。
因為我們擁有成為正等正覺者的潛能——佛性。
然而,如果我們擁有成就正等正覺的完美潛能,
為什麼還要辛辛苦苦地修行?
如果我們擁有一個恆常的佛性,
這是否即為自我或靈魂?
本書將帶領我們經歷一段極為美妙的旅程,這段旅程與我們目前的處境,以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可能性有關。在無上正等正覺的狀態之中,所有的苦和苦因皆已滅盡,所有的殊勝功德皆已無盡地發展。
學習有關「佛性」的種種,讓我們了知在輪迴和涅槃之下,潛藏著俱生原始光明心,它的本質是光明的。當它受到雜染的障蔽時,它是佛性;當雜染被淨化時,它是佛的法身。這就猶如被污漬覆蓋的黃金,人們看不見它的光澤與美麗,但它仍然是黃金;同樣地,外來偶發的雜染能障蔽佛性,卻不是佛性的本質,當心沈浸於雜染之中時,它仍然具有發展佛之功德的潛能。
了悟佛性就在我們每個人之內,它全然清淨,我們便能生起大信心,徹底淨除心的雜染,證得涅槃,成為正等正覺者。
當你死亡時,會投生到哪裡?是上天堂或下地獄,或是成為另一個身體,任誰都無法預料。其實你還有別的選擇——在今生修持法道,成為正等正覺的人。這就是達賴喇嘛尊者在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人生大事。
從「是否有一個自我?」的提問開始,達賴喇嘛尊者依循佛陀所說的四諦、十二緣起,告訴我們輪迴之苦(苦諦)、苦的起源(集諦),並且提供了一個選擇——涅槃(滅諦),以及通往滅諦的道途(道諦),這是一條真正可以止息輪迴而達至涅槃的道路。
想要踏上出離輪迴之道,我們必須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藉由思惟苦諦,我們了知輪迴中只有種種苦迫,毫無樂事,而發起解脫生死之心。藉由思惟集諦,我們分析苦的起因即是煩惱,唯有斬斷煩惱,才能不再造業而中止輪迴。藉由思惟十二緣起,我們看清各個緣起支如何一起運作而製造輪迴之苦,這激起我們禪修空性而證知名言假立的自我並非實存,沒有靈魂或實存的人在輪迴中流轉,從而自輪迴中解脫。
解脫是可能的嗎?當然可能,因為我們擁有成為正等正覺者的潛能——佛性。達賴喇嘛尊者引領我們看清緣起的流轉與還滅,並了知佛性本就存在於我之內,它是全然清淨的,外來偶發的雜染雖能障蔽佛性,卻非佛性的本質,因此可以被斷除。瞭解心本就圓滿無瑕,能讓我們生起大信心,精進地修持斬斷煩惱、圓滿自心的法門,最終成為正等正覺的人。
本書即是慈悲的達賴喇嘛尊者給我們最殊勝的邁向解脫的錦囊妙法。
- 【緣起】一座智慧與慈悲的橋梁
- 【導言】服解脫藥,離輪迴苦╱達賴喇嘛
- 【序言】根除雜染,顯露清淨的佛性╱比丘尼圖丹.卻准
- 【致謝詞】願佛法永存世間╱比丘尼圖丹.卻准
- 略語表
- 第一章 自我、四諦和四諦十六行相
- 關於自我的三個問題
- 四諦──佛陀所傳授的第一個法教
- 粗分的四諦和細分的四諦
- 四諦的十六種行相
- 第二章 苦諦—在輪迴中流轉
- 了知什麼是苦諦
- 輪迴六道
-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 感受和苦的關係
- 輪迴的六種過患
- 思惟八苦,出離輪迴
- 透過十種觀行來檢視苦諦
- 身而為人的價值
- 第三章 集諦—苦的起源
- 煩惱擾亂心續,延續輪迴之苦
- 六種根本煩惱──引起輪迴的主因
- 更多種類的雜染
- 十種煩惱──心理狀態充滿苦惱
- 七種隨眠──與心續「同眠」的煩惱
- 二十種隨煩惱──隨根本煩惱而起的煩惱
- 十結──束縛眾生於輪迴之內
- 三漏──羈留眾生,漏落於生死
- 五蓋──蓋覆心性,障礙修行
- 第四章 煩惱、煩惱的生起及其對治法
- 八萬四千種煩惱
- 煩惱生起的順序
- 引起煩惱生起之因
- 伴隨煩惱而來的感受
- 煩惱的道德面向
- 對抗煩惱的力量
- 煩惱──我們真正的敵人
- 第五章 煩惱和業,以及它們的種子和習氣
- 俱生煩惱和分別煩惱
- 粗分煩惱和細分煩惱
- 種子、習氣和「滅」
- 其他宗教和心理學所談的習氣和想法
- 善、不善、福德和善根
- 第六章 業、宇宙和演化
- 宇宙的起源
- 心與外在世界的關係
- 自然法則和因果業報法則
- 業和當前的環境
- 業、本能行為和我們的身體
- 第七章 十二緣起—輪迴和解脫的因果關係
- 「生命之輪」的意義
- 緣起──相互觀待,依緣而起
- 一、無明──不瞭解四聖諦
- 二、行──帶來輪迴業果的作意行為
- 三、識──引來下一個投生
- 四、名色──執取身體
- 五、六處──六識生起的依處
- 六、觸──連結根、塵、識三者
- 七、受──認知對境後而生起的感受
- 八、愛──不希望與所愛的對境分離
- 九、取──對新的有漏五蘊生起的強烈貪執
- 十、有──眾生出生之因
- 十一、生──以異熟果性質而存在的五蘊
- 十二、老死──「生」的結果
- 第八章 十二緣起的流轉和還滅
- 十二緣起如何製造生命?
- 巴利語傳統:我們如何輪迴?
- 巴利語經典的例子
- 誰在輪迴中流轉?
- 十二緣起的勝義自性
- 第九章 決心達至解脫自在
- 禪修十二緣起的利益
- 為枯燥乏味的佛法修行增色
- 痲瘋病患能夠找到安樂嗎?
- 慈悲待己待人
- 生起達至自在解脫之決心的分界線
- 第十章 尋求真正的寂靜
- 哪一種快樂最殊勝?
- 佛陀以四種無畏教導「緣起咒」
- 十二緣起的雜染順逆觀和清淨順逆觀
- 巴利語傳統的勝義緣起
- 輪迴之中的「業」
- 第十一章 離於輪迴
- 三增上學相輔相成才能證得解脫
- 通往解脫和正等正覺的次第
- 二障能障礙眾生成佛
- 涅槃是徹底移除障蔽的心之空性
- 巴利語傳統的「涅槃」
- 菩提即是自性法身
- 第十二章 心和心的潛能
- 心的潛能
- 解脫是可能的嗎?
- 殊勝特質能夠無限地養成
- 智慧住於煩惱之中
- 輪涅無二──輪迴和涅槃具有相同的空性
- 心的層次是依心的禪定深度而區分
- 第十三章 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
- 巴利語傳統:心是光淨的
- 毘婆沙宗和經部:聖種性能了證聖道
- 唯識宗:佛種性是無漏智種子
- 中觀派:佛性是心的空性
- 密續乘:佛性是最細微的心氣
- 如來藏的九個比喻
- 如來藏的三個面向
- 佛種性的三個面向
- 有關「佛性」的疑難
- 第十四章 深入佛性
- 三轉法輪和佛性
- 經典與續典之間的連結
- 沒有什麼要從心的空性中移除
- 生起三身的根器
- 佛的自性法身
- 住於煩惱中的無漏智
- 因果光明心
- 是什麼持續至正等正覺?
- 大圓滿和大手印
- 我們已經是佛?
- 覺知我們的佛性,可以盡除障礙
- 【附錄】詞彙解釋
紙本書 NT$ 480
單本電子書
NT$
37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