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蓀(1886–1973),近代中國不可迴避、卻被刻意遮蔽的人物——最早的西方哲學譯介者,著名報人、政論家,燕京大學教授;1949年北平和平易手國共雙方第一居間人,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1951 年獲定「叛國」罪,此後銷聲匿跡……
著名作家、記者戴晴歷經八年調查寫作、近十年追踨增訂,完成這部歷史紀實之作(Historic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本書以張東蓀一生為主線,書寫了從清末到文革一個又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
《在如來佛掌中》是一部最有歷史價值的「洗冤錄」。作者運用多方面的可靠資料,重構了這一段複雜離奇的案情,寫出來的是一部翔實的歷史──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政治史。作者事如山陰道上山川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余英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榮休講座教授
今天的讀者能知道張東蓀者,大概很少很少。對於「張東蓀叛國罪」這一疑竇叢生的政治事件,迄今尚無人能夠撥絲抽繭,解開謎團,戴晴對此做出了自己的解讀。
楊奎松,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廿餘年來戴晴鑽入焚書坑的冷灰,歷數倔强文人及思想者遭殃的坎坷。在其新作,戴晴闡述了張東蓀的悲涼史。《在如來佛掌中》是一部對良知在專權時代遭際的輓歌。
白杰明 Geremie Barmé,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榮休教授
讀者有幸,在「1919」九十年之際、「1949」六十年之際、「1989」二十年之際,見到中國大陸最傑出的新聞記者之一戴晴這部令人蕩氣回腸的歷史報告──一名獨立知識分子的泣血之作。
錢鋼,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前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
- 為什麼要書寫張東蓀?陳冠中(第v頁)
- 增訂版序 戴晴(第xiii頁)
- 開篇:投票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1頁)
- 第一章 1949 這一年(第9頁)
- 一 年初:軍委來電(第10頁)
- 一 年初:軍委來電(第34頁)
- 三 炎熱的夏天:「一邊倒」(第53頁)
- 四 天涼好個秋:民主個人主義者(第79頁)
- 第二章 學人.思想者(第111頁)
- 一 洋翰林(第112頁)
- 二 現代學人(第145頁)
- 三 友情與論戰(第189頁)
- 第三章 國家藍圖(第213頁)
- 一 組黨與國民參政會(第213頁)
- 二 淪陷北平(第258頁)
- 三 民族解放事業(第295頁)
- 第四章 獵獵紅旗下(第367頁)
- 一 翻臉(第368頁)
- 二 落幕:如來佛手掌中(第407頁)
- 三 哲人其萎(第452頁)
- 初版後記(第515頁)
- 第二次印刷補記(第517頁)
- 增訂版.書外話一(第519頁)
- 增訂版.書外話二(第523頁)
- 參考文獻(第531頁)
- 人名索引(第543頁)
紙本書 NT$ 966
單本電子書
NT$
67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