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毀滅, 還是新生?黑洞的可能與奧祕:天體碰撞、吸收光線、扭曲時空……為什麼人們要研究星空與黑洞?
  • 點閱:12
    18人已收藏
  • 作者: 姚建明著
  • 出版社:崧燁文化
  • 出版年:2022
  • ISBN:9786263326446
  • EISBN:9786263326927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91096

宇宙的起源×黑洞的真相×星星的奧妙

地球不是平的,那你知道,地球其實也不夠圓嗎?
黑洞的重力場強到會「吃掉」光線,科學家們該如何觀測?
千變萬化的宇宙和奇形怪狀的天體那麼多,「索倫之眼」正在看著你!


身為宇宙的一分子,你有多了解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
  【認識宇宙,就從我們的腳下開始】
  在古代,人類活動的地域非常有限,眼界自然也就十分狹窄。對於地球的猜想大都出於每個人直觀的感受,這樣地球的形狀也就以種種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神話傳說來表達了,科學思維的萌芽與宗教、神話和藝術幻想建立起一種曲折的連繫。

  200多年後,亞里斯多德注意到月食時大地投射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圓的,由此推測大地是球體。

  在古代就已精確測量出地球實際大小的人,則是希臘時代亞歷山大里亞城的埃拉托斯特尼。他推算出地球圓周長39,600公里,跟現代測量數值僅差400公里,真讓現代人驚嘆不已!

  【黑洞是什麼?該怎麼觀測它?】
  黑洞是根據理論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理論,借助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預言的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天體(區域)。

  有關黑洞的描述、模型的確立和在宇宙中尋找黑洞,目前來說都還是比較錯綜複雜的。

  簡單來說,黑洞是一個質量相當大、密度相當高的天體,它是在恆星的核能耗完後發生重力塌縮而形成的結果。

  由於光線無法「逃逸」,所以黑洞不會發光,不能用光學天文望遠鏡看到,但天文學家可透過觀察黑洞周圍物質被吸引時的情況,找到黑洞的位置,發現和研究它。

  對於一般的天文愛好者而言,認識和了解黑洞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宇宙的物質的多樣性、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同時也可以激發我們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

  【無奇不有的宇宙和多采多姿的天體】
  1.黑寡婦星雲
  黑寡婦星雲位於圓規座,由分子氣體構成,外形好似一隻可怕的蜘蛛。恆星產生的輻射將周圍氣體吹進兩個方向相反的「氣泡」,形成球莖狀的「身體」和「蜘蛛腿」。

  2. 索倫之眼
  「索倫之眼」這個名字來源於電影《魔戒》,實際上是指南魚嘴,它是南魚座中最亮的一顆星,距地球大約25光年。其熾熱的「虹膜」實際上是一個形成行星的物質構成的環,環繞這顆恆星。

  3.殭屍恆星
  當一顆類日恆星死亡時,它會吞噬外層氣體,最後留下的屍體為「白矮星」。有時候,恆星屍體也會因為吸收附近恆星的物質起死回生。這種殭屍恆星被天文學家稱為「Ia型超新星」。

本書特色

  本書為您介紹黑洞、中子星、脈衝星等,並透過淺顯易懂的語言介紹星雲演變成恆星、恆星演變成白矮星、中子星直至黑洞的歷程,引導愛好天文學的讀者領略宇宙的神奇與偉大。

作者簡介

姚建明

  天文系畢業,主要從事天體測量地球自轉方面的研究。科普作家、電視臺科學顧問、圖書館約聘講師,多次在圖書館以及各級學校舉辦天文、地球方面的知識型講座。著有《中西封神榜,先有神還是先有人?》、《八卦星象》

  • 前言
  • 第1章 到底有多少個宇宙
    • 1.1 感受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
    • 1.2 宇宙理論都是怎樣產生的
    • 1.3 大霹靂
  • 第2章 「黑洞」不是說好了看不見嗎
    • 2.3 找尋黑洞
    • 2.1 我們是怎麼「看見」的
    • 2.2 黑洞面面觀
  • 第3章 星雲
    • 3.1 20世紀天文學的四大發現
    • 3.2 宇宙的「基本元素」
    • 3.3 到底是什麼樣的宇宙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70
單本電子書
NT$ 259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