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其他人看到他們所不能理解的會問『為什麼』,而我則是看到了可能性,並問『為什麼不可以』。」
西班牙三大藝術家、現代藝術的革命者之一,
新穎突出的繪畫風格×藝術領域的全能天才
——舉世聞名的前衛藝術家畢卡索!
二十世紀初,立體主義影響了全歐洲的藝術家,並掀起一連串的藝術改革運動。在這場浪潮中,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與他的友人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功不可沒。其中,畢卡索的抽象畫作更是吸引了全世界藝術愛好者的目光。
時至今日,人們仍舊常常苦惱於如何理解現代藝術。而了解藝術家的生平,也許更能讓觀者體會藝術家創作時的匠心獨具。
【創作的力量源自於恐懼】
觀看畢卡索的畫作,常使人感覺到一種奇詭的不安。
他的作品有著很強的情感穿透力,比如畢卡索後來的著名壁畫〈格爾尼卡〉(Guernica),我們所能體驗到的震撼力就是他恐懼體驗的變形傳達。
我們很難真正辨明藝術家的恐懼源自何處,卻能清楚看見畫作中的強烈情緒。
【初識愁滋味的藍色時期】
畢卡索繪畫的「藍色時期」在時間上從1901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04年,這段時期可以說是畢卡索繪畫生涯成熟期的開始。在藍色時期中,畢卡索開始出現了連貫而持久的風格特點。
在這段時期,雖然創作出的作品有著內在的差異性,但表達的主題和題材都十分相似,而背景的選擇也多為憂鬱的藍色,透出一種頹廢、傷感和孤獨的意味。
此時期的畫作在畢卡索生前大多難以售出,如今卻成為他的著名作品之一。
【留情無數,卻也傷人無數】
畢卡索一生有過兩段婚姻,以及多位與他有過親密關係的情人。
在各段感情中來來去去、浪蕩漂流,看似風流多情,實則反映出他對自身存在的不確定和恐懼。
在他畫中哭泣的女子,並不是虛構,而是藝術家與其情人關係的真實寫照。
【對藝術恆久不斷的追求】
畢卡索一生創作的作品種類繁多,數量極盛。
除了繪畫,他也曾創作過詩歌、陶器裝飾,也協助設計過戲劇舞臺。
對他而言,藝術既是天職,也是他的人生。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介紹藝術家畢卡索的一生,除了介紹藝術家的生平及重要作品外,更有對其作品藝術性的詮釋及理解。作者以平易近人的筆調書寫,帶領讀者走近大師,走近藝術,以豐富現代人的視野及心靈。
- 前言
- 第一章 恐懼的孿生子
- 出生就是重生
- 妹妹與地震一起到來
- 你必須回到鬥牛場上去
- 問題少年
- 第二章 浪蕩巴塞隆納
- 入門須正,立志須高
- 野心的發芽
- 黎明前的黑暗
- 福禍相依
- 「四隻貓」酒館
- 第三章 巴黎的憂鬱
- 巴黎初體驗
- 這一槍是給我自己的
- 藍色時期
- 玫瑰時期
- 一幅肖像引發的沉思
- 第四章 沒有抽象的藝術
- 戈索爾的沉思
- 〈亞維農的少女〉的誕生
- 立體主義的基本觀念
- 羅浮宮竊案
- 立體主義二重唱
- 沒有抽象的藝術
- 第五章 戰爭、孤獨與瘋癲
- 新古典主義興趣
- 羅馬假期
- 愛情進入墳墓
- 死亡和出生敲的是同一口鐘
- 繪畫風格的嬗變
- 第六章 你的名字叫作風流
- 溫順的小羔羊
- 雕塑家畢卡索
- 瘋子製造者
- 凡事勿過度
- 第七章 戰士手握畫筆
- 這是你們的傑作
- 情場上的戰爭
- 攘外必先安內
- 為了忘卻的紀念
- 你手中的生命線
- 第八章 春花秋月何時了
- 傾城之戀
- 海明威的禮物
- 書生豈奈政治何
-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第一次被女人拋棄
- 獄卒深愛囚犯
- 第九章 降臨中的安寧
- 最後的日子
- 蓋棺論定
- 附錄 畢卡索年譜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