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病誌. 2, 日記研究 : 抑鬱病的生成、惡化、和爆發
-
點閱:54
65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Fight against depression. Episode 2, Diary reveals : depression's formation, exacerbation, and eruption
- 作者: 傅正斯(Johnny B. Foo)著
- 出版社:紅出版(青森文化)出版 聯合新零售(香港)有限公司總經銷
- 出版年:2022
- 集叢名:Life:063
- ISBN:9789888822157
- 格式:EPUB 版式,PDF,JPG
- 頁數:646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4
「我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思考,如果媽媽沒有生下我,我這個人這個意識會怎樣?」
「人有沒有前生?人死後又會去哪裡?我自有意識開始就有自殺的想法。」
「我有時是真心的希望,『高空』可以賜我一件『擲物』。」
「我要了結自己,我去了結自己比起面對自己來得舒服。生命活到這一刻,了結變成為一個解脫。」
「我冀盼自己意外死去。我要是死得像一場意外,可說是生命主宰給我的一個恩賜。」
「在想自己的死亡時,在選擇自己的死亡同時,原來我從來都不怕死亡 ── 連死也不怕的時候,還有什麼可怕?」
「我要好死,我要死得好好。我要好好的活讓我好好的死。」
……
這是一名跟「張牙舞爪」的抑鬱症搏鬥了三十年的資深病人最真實的自白。
作者傅正斯由童年時受拋妻棄子的老爸之不良吸煙習慣影響開始,到青春期對陌生少女逾兩年的病態苦戀,後因中學升學及大學選科等人生關口,一再陷入情緒病當中,最後抑鬱更演變成恆常化,純粹因為無聊而抑鬱!
三十年間,「身體和精神的力量」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大量流失或消耗,變得軟弱無力,多次受到嚴重抑鬱侵襲(亦多次復原),期間數度自殺。他唯一的發洩出口,就是寫日記,寫出心中憂愁,於是在這期間寫下了超過二千篇日記,字數超過一百萬。
在日記簿出現的內容──直到二十多年後,作者決心研究抑鬱病之後──今天才有公開的決定。因此,日記裡面出現的內容,是作者對自己最坦誠的說話。在毫無顧忌之下,在完全沒有需要考慮其他人的任何反應之下,寫出來的都是最真誠真摰的自白。
作者以徹底解決抑鬱病為目標,嘗試使用私人日記作為研究的原始材料,期望更加可靠和詳細地呈現此病的種種病態。
最後發現,原來,有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十分簡單──「生命中的一切總要面對,逃避只是痛苦的延續。」
作者是一位抑鬱症病人,罹患抑鬱病接近三十年,多次受到嚴重抑鬱侵襲,數度自殺。因為患病的時間悠長,與及受到的傷害深廣,所以對抑鬱病有十分切身和豐富的認識。
此書難得之處在於,作者以個人三十年日記資料為根據,從第一身的思想、行為、和生活,以「日」作為病變觀察的時間單位,研究抑鬱病的生成、惡化、和爆發過程,同時也研究抑鬱的機制 ── 破天荒地重新詮釋抑鬱症病人身上的抑鬱病。
根據作者的個人經驗,對抑鬱病了解越多,就越能夠減低抑鬱病的傷害。
「我要好死,我要死得好好。我要好好的活讓我好好的死。」
……
這是一名跟「張牙舞爪」的抑鬱症搏鬥了三十年的資深病人最真實的自白。
作者傅正斯由童年時受拋妻棄子的老爸之不良吸煙習慣影響開始,到青春期對陌生少女逾兩年的病態苦戀,後因中學升學及大學選科等人生關口,一再陷入情緒病當中,最後抑鬱更演變成恆常化,純粹因為無聊而抑鬱!
三十年間,「身體和精神的力量」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大量流失或消耗,變得軟弱無力,多次受到嚴重抑鬱侵襲(亦多次復原),期間數度自殺。他唯一的發洩出口,就是寫日記,寫出心中憂愁,於是在這期間寫下了超過二千篇日記,字數超過一百萬。
在日記簿出現的內容──直到二十多年後,作者決心研究抑鬱病之後──今天才有公開的決定。因此,日記裡面出現的內容,是作者對自己最坦誠的說話。在毫無顧忌之下,在完全沒有需要考慮其他人的任何反應之下,寫出來的都是最真誠真摰的自白。
作者以徹底解決抑鬱病為目標,嘗試使用私人日記作為研究的原始材料,期望更加可靠和詳細地呈現此病的種種病態。
最後發現,原來,有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十分簡單──「生命中的一切總要面對,逃避只是痛苦的延續。」
作者是一位抑鬱症病人,罹患抑鬱病接近三十年,多次受到嚴重抑鬱侵襲,數度自殺。因為患病的時間悠長,與及受到的傷害深廣,所以對抑鬱病有十分切身和豐富的認識。
此書難得之處在於,作者以個人三十年日記資料為根據,從第一身的思想、行為、和生活,以「日」作為病變觀察的時間單位,研究抑鬱病的生成、惡化、和爆發過程,同時也研究抑鬱的機制 ── 破天荒地重新詮釋抑鬱症病人身上的抑鬱病。
根據作者的個人經驗,對抑鬱病了解越多,就越能夠減低抑鬱病的傷害。
- 獻書
- 鳴謝
- 代序
- 自序
- 《抗風暴》互勉詩一首
- 第一章 抑鬱成病(1989 年 8 月-1990 年 5 月 10 日)
- 1.1 老爸吸煙滋擾
- 1.2 苦苦暗戀上陌生少女
- 1.3 1990 年 3 月的生活面貌
- 1.4 抑鬱病完全成熟:1990 年 5 月 10 日
- 1.5 抑鬱病成熟前的生活比較
- 1.6 老爸吸煙滋擾的結局
- 第二章 厭學抑鬱病(1991 年 9 月 1 日-1992 年 1 月 27 日)
- 2.1 會考失敗
- 2.2 重讀中五之前的校園生活
- 2.3 重讀中五的校園生活
- 2.4 厭學抑鬱病爆發(1992 年 1 月 13 日)
- 第三章 病態苦戀(1989 年 9 月 26 日-1992 年 5 月 14 日)
- 3.1 苦苦暗戀的進展
- 3.2 放棄與故態復萌的循環
- 3.3 傾力要愛
- 3.4 病態苦戀終結
- 第四章 休閒的折磨(1992 年 5 月 27 日 - 1992 年 8 月 31 日)
- 4.1 「解除考試壓力」與「停止病態苦戀」
- 4.2 舒適的休閒
- 4.3 重返「恆常抑鬱」的身心狀態
- 第五章 逃避「『逃避痛苦』的痛苦」(1992年9月 - 1994年4月)
- 5.1 谷底
- 5.2 反彈
- 5.3 恆常抑鬱的失控— 1993 年 3 月
- 5.4 越級挑戰
- 第六章 一次嚴重抑鬱的爆發過程(1994 年 4 月-1994 年 11月)
- 6.1 尋找出路
- 6.2 Ruby
- 6.3 適應新環境的抑鬱
- 6.4 崩潰
- 6.5 純粹抑鬱的痛苦
- 6.6 從嚴重抑鬱中復原
- 第七章 抑鬱病的病態(一)— 睡眠失調、不尋常的疲倦、與及頭部膨脹逼迫僵硬繃緊
- 7.1 睡眠失調
- 7.2 不尋常的疲倦
- 7.3 頭顱骨和腦袋:膨脹、逼迫、僵硬結實、繃緊
- 第八章 抑鬱病的病態(二)— 胸口心臟的陰隱深邃痛楚
- 8.1 覺察、發現、重構
- 8.2 影響(一):病態苦戀
- 8.3 影響(二):病壞身心.問題外衣
- 第九章 抑鬱病的風暴效應
- 9.1 抑鬱病的「內在風暴」:「痛苦、本能、思想」的共鳴作用
- 9.2 抑鬱病的「外在風暴」:生活風暴
- 9.3 「內外風暴」的威力:痛苦的疊加和倍增
- 9.4 初探:應付抑鬱病
紙本書 NT$ 1100
單本電子書
NT$
68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4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4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