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4
本書主要是以田野調查及圖像比對作為研究的方法來釐清台灣清朝與北台灣日治時期龍柱分布位置、保存現況、創作方向、型變過程及造型特色等等問題。內容的基礎架構,是將先前《圖解台灣清朝龍柱》與《北台灣日據時期龍柱造型研究》等二書增修而成。前後歷經4年,共收錄了全台灣76間廟宇,125對龍柱資料,屬於清朝有62對,北台灣日治時期63對。此外亦參訪或透過文獻得知其他地區日治時期36對及民國36年政府遷台後所立之20對龍柱。本書能突破史料研究之侷限性,將台灣藝術在史料上做研究之外,把各時代的作品輯成專書,文字說明與圖片驗證並重,且圖片編排相當專業,分析透徹,深具學術價值。
- 壹●前言(第1頁)
-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第1頁)
- 二、研究方法與範圍(第2頁)
- 三、名詞解釋(第4頁)
- 貳●臺灣龍柱發展之比較(第5頁)
- 一、臺灣龍柱在清朝與日治時期發展之比較(第5頁)
- 二、龍柱在清朝與日治時期,臺灣各地發展之比較(第28頁)
- 參●臺灣清朝與北臺灣日治時期龍柱造型分析(第35頁)
- 一、龍數(第35頁)
- 二、頭型(第37頁)
- 三、身軀、腿部、腿爪、鱗片、逆刺、火球及火焰(第89頁)
- 四、其他附刻造像(第104頁)
- 五、捐贈紀年款(第142頁)
- 六、柱頭與柱珠(第152頁)
- 七、石材與工法(第156頁)
- 八、匠師風格(第163頁)
- 九、派別風格(第177頁)
- 肆●臺灣清朝與北臺灣日治時期龍柱介紹(第189頁)
- 01、臺北北投關渡宮(第189頁)
- 02、臺北大同大龍峒保安宮(第197頁)
- 03、臺北大同大稻埕慈聖宮(第207頁)
- 04、臺北大同陳德星堂(第212頁)
- 05、臺北大同孔廟(第213頁)
- 06、臺北萬華清水巖祖師廟(第218頁)
- 07、臺北萬華龍山寺(第224頁)
- 08、 臺北萬華青山宮(第230頁)
- 09、臺北萬華黃氏家廟(第236頁)
- 10、臺北士林慈諴宮(第238頁)
- 11、臺北士林惠濟宮(第242頁)
- 12、臺北松山慈祐宮(第246頁)
- 13、臺北中山劍潭古寺(第247頁)
- 14、臺北景美集應廟(第249頁)
- 15、基隆市奠濟宮(第252頁)
- 16、臺北新莊廣福宮(第254頁)
- 17、臺北新莊慈祐宮(第261頁)
- 18、臺北新莊武聖宮(第268頁)
- 19、臺北新莊地藏庵(第273頁)
- 20、臺北淡水福佑宮(第274頁)
- 21、臺北淡水鄞山寺(第276頁)
- 22、臺北淡水龍山寺(第282頁)
- 23、臺北淡水祖師廟(第288頁)
- 24、臺北淡水燕樓李祠(第292頁)
- 25、臺北板橋慈惠宮(第295頁)
- 26、臺北板橋接雲寺(第297頁)
- 27、臺北澳底仁和宮(第300頁)
- 28、臺北中和廣濟宮(第302頁)
- 29、臺北中和福和宮(第303頁)
- 30、臺北泰山頂泰山巖(第305頁)
- 31、臺北樹林濟安宮(第307頁)
- 32、臺北三重先嗇宮(第309頁)
- 33、臺北蘆洲保和宮(第313頁)
- 34、臺北八里開臺天后宮(第317頁)
- 35、臺北三芝福成宮(第321頁)
- 36、臺北金山慈護宮(第325頁)
- 37、桃園市景福宮(第333頁)
- 38、桃園市鎮撫宮(第338頁)
- 39、桃園中壢仁海宮(第340頁)
- 40、桃園蘆竹五福宮(第343頁)
- 41、桃園八德三元宮(第346頁)
- 42、桃園龜山壽山巖觀音寺(第350頁)
- 43、桃園大溪仁和宮(第358頁)
- 44、桃園大溪福仁宮(第362頁)
- 45、桃園大溪黃氏家廟(第367頁)
- 46、桃園龍潭三坑永福宮(第370頁)
- 47、新竹市都城隍廟(第372頁)
- 48、新竹市孔廟(第377頁)
- 49、新竹湖口三元宮(第379頁)
- 50、新竹關西太和宮(第381頁)
- 51、新竹北埔慈天宮(第384頁)
- 52、新竹北埔姜氏家廟(第397頁)
- 53、新竹新埔廣和宮(第398頁)
- 54、苗栗竹南慈裕宮(第399頁)
- 55、苗栗竹南龍鳳宮(第401頁)
- 56、苗栗後龍慈雲宮(第404頁)
- 57、臺中市萬春宮(第409頁)
- 58、彰化市開漳聖王廟(第411頁)
- 59、彰化市孔子廟(第414頁)
- 60、彰化鹿港龍山寺(第417頁)
- 61、彰化鹿港天后宮(第422頁)
- 62、雲林西螺福興宮(第425頁)
- 63、雲林北港朝天宮(第429頁)
- 64、雲林土庫順天宮(第434頁)
- 65、嘉義新港奉天宮(第437頁)
- 66、嘉義新港水仙宮(第441頁)
- 67、嘉義水上苦竹寺(第444頁)
- 68、臺南市開基天后宮(第447頁)
- 69、臺南市大天后宮(第450頁)
- 70、臺南市興濟宮(第455頁)
- 71、臺南市天壇(第458頁)
- 72、臺南市海安宮(第463頁)
- 73、臺南市普濟殿(第465頁)
- 74、屏東市慈鳳宮(第468頁)
- 75、屏東內埔六堆天后宮(第470頁)
- 76、宜蘭市昭應宮(第476頁)
- 伍●結語(第482頁)
- 一、各廟宇龍柱之重要性綜合說明(第482頁)
- 二、本研究重要發現與尚待研究之匯整(第486頁)
- 三、圖像研究心得分享(第487頁)
- 重要參考書目(第493頁)
- 附錄(第494頁)
- 附錄1 臺灣各地清朝龍柱表(第494頁)
- 附錄2 北臺灣日治時期暨本文有關龍柱表(第497頁)
- 附錄3 臺灣清朝龍柱紀年款和捐贈款內容表(第502頁)
- 附錄4 北臺灣日治時期龍柱紀年款、作者款、捐贈款內容表(第508頁)
紙本書 NT$ 600
單本電子書
NT$
48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4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