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7
本書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補助之「中國地方戲與儀式之研究」計劃成果。
本書主要分為慶菩薩源起與說明和慶菩薩科儀彙編,前者為傳入年代及源流淺析、慶菩薩習俗及演變、慶菩薩祭祀的神靈等;後者為文事科儀、正慶科儀、還錢科儀及說明。
<慶菩薩>在滇東北地區今人俗稱端公戲,是當地漢民族的一種家庭宗教祭儀,內容涉及「祈福酬恩、贖嗣延生、招財納吉、消災解禳」等願事活動。整個法事過程,綜合了古代祭祀中娛神、娛人的功能,即一邊做法事,一邊且歌且舞,或演戲、或雜耍,相互穿插。尤其是在一些壇記中,一直保持著戴面具裝扮、擬神的表演,繼承了原始儺戲、儺舞的藝術特點。這種集宗教祭祀和演戲於一體的古文化現象,據當地民間史料記載,大約有近四百年歷史。特別是清末、民國年間,發展到鼎盛時期,至今仍有餘響遺音。
- 壹、慶菩薩緣起與說明(第1頁)
- 一、傳入年代及源流淺析(第1頁)
- 二、慶菩薩習俗與衍變(第6頁)
- 三、慶菩薩祭祀的神靈(第8頁)
- 四、慶菩薩的壇記及科儀(第10頁)
- 五、慶菩薩演出(第11頁)
- 六、科儀彙編說明(第19頁)
- 貳、慶菩薩科儀彙編(第22頁)
- 一、文事科儀及說明(第22頁)
- 二、正慶科儀及說明(第71頁)
- 三、還錢科儀及說明(第268頁)
- 附錄一:科儀本資料來源(第356頁)
- 附錄二:慶菩薩、還錢的壇場佈置及牌位的內容(第358頁)
- 附錄三:名詞解釋(第363頁)
- 附錄四:靈官讚一宗(第365頁)
- 附錄五:慶菩薩各壇的職務分工(第366頁)
- 附錄六:慶菩薩法事中所使用的手訣(第367頁)
- 附錄七:慶菩薩、還錢中表、疏、牒及符、狀的使用說明(第369頁)
- 附錄八:表格(第374頁)
- 附錄九:圖片說明(第384頁)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7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7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