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花 [2022年09-10月號 第99期]:以貌取書
-
點閱:82
27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Fleurs des lettres
- 作者: 《字花》編輯室編輯
- 出版社:水煮魚文化出版 春華代理發行有限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2.09-10
- 格式:PDF,JPG
- 頁數:170
- 附註:雙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1
本期內容簡介
書籍是立體的形式,盛載著內外,其存在就是一個故事。只是對於電子形式,臉的意義其實不大。書放久了變色,不小心碰傷,正如人也會老去,說的始終是實體,和那雙手。負荷、美感、分寸,來自人與人之間,也回到人與人之間。──關天林〈有度未為書〉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以貌取書」
•回顧多本經典文學書的設計風貌,包括崑南《慾季》、金庸叢書、西西小說、香港文學外譯等等,重探舊日出版設計的傳統。
•訪問獨立書店解憂舊書店、永樂座、獵人書店,分享書店藏書以及入書標準,實地考察讀者購書考慮。
•作家曾繁裕、書籍設計師何倩彤、江田雀交流對談,分享製作《三》的設計意念歷程及設計意念。
•做書的人筆訪書籍設計者及編輯,邀請了Cacar Lee、Goby、黃倬詠、連安洋為讀者分享造書背後的甘苦,各自的理念和喜好。
•由著名畫家柳廣成繪製封面畫作及內文三個設計大師的COVER STORY
變念重寫及專欄
•邀請作家謝曉陽、沐羽、韓祺疇、王碧蔚根據既有的書封,重寫新的故事。原來為內容而設計的封面,不妨逆向操作,看看封面獨立之後,故事將怎樣重新開始。
•三位居台女作家,游靜、曹疏影、梁莉姿在對岸帶來各異其趣的專欄。游靜重探香港早期作家侶倫被忽略的文學故事,反映香港文學發展的複雜性。台積電文學賞評審團特別獎得主作家梁莉姿於今期開設專欄「大商場」,書寫在香港與台灣的日常與無常,今期以連鎖迴轉壽司店為題。
起格
•蘇苑姍在「短兵相接」接招,以「脫胎」為題,叩問誕生與求生的狀態,以艱難的文字寫出對生命的頌歌。
•周漢輝發表的《千逢時調──四行詩系列》,以四行一首的形式,試納世上千百事,視寫詩鍛鍊和修行,一天一首寫篇幅短小的詩。
•盧卓倫以其獨特的觀察角度刻畫疫症下的特殊生活狀態,每個故事既荒誕又合乎邏輯,寫出港人抗疫的畸形日常。
•「解像」為大家帶來「馬華文學」(馬來西亞)及「新華文學」(新加坡)的評論,汪來昇介紹新加坡新銳文學;張錦忠回望二十年來的馬華文學評論與研究;丁珍珍評析張貴興經典小說《野豬渡河》。
•更多精彩內容:王証恒、鍾逆的小說新作……
凡走過必留痕。一次又一次脫皮,我來過,然後走開。這世界,這生命,總是如此,幽微曲折,迂迂迴迴地被人類,我們,這一物種賦以意義,仿似解說自己屍體的怪胎。
舊世界,新世界。 離開,離不開。結構裡尋出口。先死而後生的邏輯。這種生物,這種重生物。
一生之中將有多少次盤纏,多少次蛻皮。剝掉了的,是虛空的支撐,是實在的支撐,還是,我們其實被蒙在皮下。一端纏住不放,一端全身而退。裹住,把自己蛇蛻一次,如此無可轉圜,不只殘餘。
——蘇苑姍〈脫胎〉
•回顧多本經典文學書的設計風貌,包括崑南《慾季》、金庸叢書、西西小說、香港文學外譯等等,重探舊日出版設計的傳統。
•訪問獨立書店解憂舊書店、永樂座、獵人書店,分享書店藏書以及入書標準,實地考察讀者購書考慮。
•作家曾繁裕、書籍設計師何倩彤、江田雀交流對談,分享製作《三》的設計意念歷程及設計意念。
•做書的人筆訪書籍設計者及編輯,邀請了Cacar Lee、Goby、黃倬詠、連安洋為讀者分享造書背後的甘苦,各自的理念和喜好。
•由著名畫家柳廣成繪製封面畫作及內文三個設計大師的COVER STORY
變念重寫及專欄
•邀請作家謝曉陽、沐羽、韓祺疇、王碧蔚根據既有的書封,重寫新的故事。原來為內容而設計的封面,不妨逆向操作,看看封面獨立之後,故事將怎樣重新開始。
•三位居台女作家,游靜、曹疏影、梁莉姿在對岸帶來各異其趣的專欄。游靜重探香港早期作家侶倫被忽略的文學故事,反映香港文學發展的複雜性。台積電文學賞評審團特別獎得主作家梁莉姿於今期開設專欄「大商場」,書寫在香港與台灣的日常與無常,今期以連鎖迴轉壽司店為題。
起格
•蘇苑姍在「短兵相接」接招,以「脫胎」為題,叩問誕生與求生的狀態,以艱難的文字寫出對生命的頌歌。
•周漢輝發表的《千逢時調──四行詩系列》,以四行一首的形式,試納世上千百事,視寫詩鍛鍊和修行,一天一首寫篇幅短小的詩。
•盧卓倫以其獨特的觀察角度刻畫疫症下的特殊生活狀態,每個故事既荒誕又合乎邏輯,寫出港人抗疫的畸形日常。
•「解像」為大家帶來「馬華文學」(馬來西亞)及「新華文學」(新加坡)的評論,汪來昇介紹新加坡新銳文學;張錦忠回望二十年來的馬華文學評論與研究;丁珍珍評析張貴興經典小說《野豬渡河》。
•更多精彩內容:王証恒、鍾逆的小說新作……
凡走過必留痕。一次又一次脫皮,我來過,然後走開。這世界,這生命,總是如此,幽微曲折,迂迂迴迴地被人類,我們,這一物種賦以意義,仿似解說自己屍體的怪胎。
舊世界,新世界。 離開,離不開。結構裡尋出口。先死而後生的邏輯。這種生物,這種重生物。
一生之中將有多少次盤纏,多少次蛻皮。剝掉了的,是虛空的支撐,是實在的支撐,還是,我們其實被蒙在皮下。一端纏住不放,一端全身而退。裹住,把自己蛇蛻一次,如此無可轉圜,不只殘餘。
——蘇苑姍〈脫胎〉
- 連連看!認書時間(第4頁)
- 啟首語:有度未為書(第8頁)
- 以貌取書(第9頁)
- 書籍設計師的日常 不要跟我說黑色不夠黑!——Goby、胡卓斌、黃倬詠對談(第9頁)
- COVER STORY 1(第14頁)
- 金庸與倪匡(第16頁)
- 崑南《慾季》(第19頁)
- 他們仨和《三》(第20頁)
- 孟浪《一個孩子在天上》(第25頁)
- COVER STORY 2(第26頁)
- 西西專櫃(第28頁)
- 店長曬書(第32頁)
- COVER STORY 3(第38頁)
- 做書的人(第40頁)
- 書的叢林(第51頁)
- 用Zine去默默耕耘的第八年──《薄簿仔》(第54頁)
- 由零開始做zine 開放對話的《夜歸少年》(第57頁)
- 變念重寫(第60頁)
- 沐羽/溫室研究(第61頁)
- 王碧蔚/星體投射技法 第三次投射:妮克斯在蟲洞裡(第64頁)
- 韓祺疇/節錄自第一章〈液態的雲〉(第68頁)
- 謝曉陽/我的耳朵是他的陰道──節錄(第72頁)
- 突擊調查!我最喜愛的BOOK COVER(第75頁)
- 專欄(第78頁)
- 梁莉姿/大商場──壽獅郎(第78頁)
- 游靜/之為殘渣:侶倫的香港(第84頁)
- 曹疏影/香港偏偏見(第90頁)
- 起格(第95頁)
- 周漢輝/千逢時調(第96頁)
- 王兆基/大地之歌:致香港人(第100頁)
- 律銘/日子三疊(第102頁)
- 孫鑰/項羽在緩緩沉沒的珍寶海鮮舫本紀(第104頁)
- 柏舟/靜音練習(第106頁)
- 盧卓倫/疫症生活拾遺(第108頁)
- 王証恒/嶼南(第114頁)
- 鍾逆/野豬城(第124頁)
- 蘇苑姍/短兵相接:脫胎(第135頁)
- 解像(第138頁)
- 文海林/南方備忘錄──新、馬華文學小輯前言(第139頁)
- 張錦忠/近處觀戰,遠方聽雷:回望二十年來的馬華文學評論與研究(第140頁)
- 汪來昇/罅隙和鱗光──淺談新加坡新銳文學之重啟(第146頁)
- 丁珍珍/《野豬渡河》:張貴興的蠻荒與文明之辨(第152頁)
- 香港文學開引號(第156頁)
- 第四十三站──香港文學特藏(第156頁)
- 第四十四站──校園小說(第158頁)
- 續航指南(第160頁)
- 趙曉彤/虛而待物,形上見道──初讀西西《石頭與桃花》有感(下)(第16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