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想像的世界:唐宋觀念與思想
  • 點閱:19
    55人已收藏
  • 作者: 馮志弘[著]
  •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22
  • ISBN:9789629375867
  • 格式:PDF,JPG
  • 頁數:402
  • 書籍難度(SR):742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1

在變亂的世代中,鬼神和歷史,到底屬於「不變」還是「變」的領域呢?人間的變化,能否―或如何觸動對屬靈和過去世界的詮釋?或者說:唐宋時人認為他們身處的世界,與屬靈及歷史世界有何關係?人對現世的困惑,是否能通過超越的觀念和存在,找到答案?

本書從「近代」如何理解和想像「唐宋」說起,由此延伸至對「唐宋」鬼神和歷史文化「觀念」的諸多討論,如「孔子是神嗎?唐宋時人的觀點是甚麼?」、「城隍是神嗎?若是,祂是儒家的神祇嗎?」、「韓愈死後之靈不滅嗎?蘇軾如何想像韓愈與『天人』的關係?」等等,無論是中唐韓愈的「盛唐觀」 如何與一般人有别;抑或唐宋時人對孔子靈神、城隍神的不同想像;或者宋人對國難成因的亟亟追尋―都反映思想觀念的變化與交鋒。

本書的研究涉及唐宋文學、歷史、思想史範疇,旨在通過不同的文體、事件、儀式、概念,一方面呈現古人如何理解或想像世界,另一方面以人對鬼神和歷史的思考為主軸;期望在重新「偵查」古人的世界觀念的過程中,讓讀者感到文字史料所透視的思想世界,啟發讀者思考,適合對古代中國文化,尤其對中國鬼神、思想史、觀念史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助理院長(學術質素保證及課程)暨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範疇:唐宋文學及思想、中國文化與宗教。著有《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5)、《本地生活寫作:記憶與信仰――口述歷史、民族誌教學》(二人合著)(香港,學術專業圖書中心,2020)等,並在《清華學報》、《成大中文學報》、《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文與哲》、《人文中國學報》、《中正漢學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逾三十篇;主持研究項目包括:「鬼神.禮法與文道觀念──以北宋文人歐陽修、曾鞏、蘇軾為中心」、「典範與世變:慶曆至熙豐年間的頌詩、誥令和禮書――以北宋詩文革新人物為中心」等。

  • 問學雜記 — 代序(第vii頁)
  • 導論(第1頁)
  • 1. 始於現代的發現和詮釋?— 唐宋「古文運動」概念及其相關問題(第25頁)
  • 2. 盛唐是否可媲美三代?— 韓愈及其同時代文人的盛唐觀(第47頁)
  • 3. 鬼神、祭禮與文道觀念 — 以韓愈〈潮州祭城隍神文〉等祭神文為中心(第81頁)
  • 4. 李賀父諱問題之禮法及流俗考 — 以韓愈〈諱辯〉及唐代嫌名律為中心(第115頁)
  • 5. 孔子如何「播澤在人,廟食茲土」?— 論宋代雅樂歌詞、祭文及廟記中的「以孔子為神」(第155頁)
  • 6. 宋代祭文、廟記中的城隍神論述 — 兼論歐陽修的祀神與禮法觀念(第195頁)
  • 7. 勿賂 • 國之患果不在費 • 賂以制勝 — 三蘇〈六國論〉探賾(第253頁)
  • 8. 蘇軾的氣論、文道觀與天人之辨 — 從〈潮州韓文公廟碑〉出發(第275頁)
  • 9. 靖康之難的成因是甚麼?— 從南渡時人的認識說起(第321頁)
  • 10. 《東京夢華錄》是否「著其盛,正著其所以衰」?— 兼論宋人的「華胥之夢」(第353頁)
紙本書 NT$ 664
單本電子書
NT$ 46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1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