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膨的恐懼:消除你對貨幣供給過多的疑慮, 從聯準會政策看收入、失業率、惡性通膨問題的解答
-
點閱:796
741人已收藏
- 譯自:Money from nothing:or, why we should stop worrying about debt and learn to love the Federal Reserve
- 作者: 羅伯特.霍克特(Robert Hockett), 亞倫.詹姆斯(Aaron James)作 , 劉奕吟譯
- 出版社:樂金文化出版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2
- ISBN:9786267079423
- EISBN:9786267079492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書籍難度(SR):638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 附註:附錄: 確保全球金融安全, 實現國內自治的方法
「通膨居高不下,令人憂慮1970年代惡性通膨會歷史重演嗎?!」
「聯準會快馬加鞭持續加碼升息打通膨,
身為舵手,能引導經濟避開水深火熱、順利『軟著陸』嗎?」
……這些在在都是全球關心的重要金融議題
就讓聯準會專家一次為你揭開央行背後的思路與作為
◆為什麼萬物齊漲就是薪水沒漲?老百姓怎麼這麼倒楣!
我們努力工作賺錢,享受生活小確幸,像是活在一棟巨型建築中,即便對其中的管路系統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只要每個人各司其職,就可以活得好好的──直到有天發現漏洞百出或發生緊急事故。明明生活方式沒有改變,卻驚覺加班時間愈來愈多,存款數字愈來愈少,這才急著問:「錢都到哪裡去了?」「政府都在幹什麼?」
◆為什麼央行「升升不息」?說是為了救經濟,央行究竟在做什麼!
2008年金融海嘯和COVID-19大流行期間,全球政府為了救經濟,紛紛「大撒幣」;現在為了經濟過熱和一去不復返的物價指數,由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帶頭搶救,不斷調高利率(升息)。從金融危機的刺激景氣政策,到通膨升溫下的全球升息潮,央行的所作所為讓民眾不解,直呼吃不消,甚至對未來茫然、恐懼。這其實是因為民眾對於「金錢」與「聯準會(央行)」的理解不夠。
◆現在,是了解「金錢是什麼」以及「央行在幹嘛」的最佳時機!
央行做為一個國家控制經濟和金融的權威單位,擁有可以影響其他經濟活動的工具,這個工具就是貨幣政策。所謂貨幣政策,就是央行可以透過控制貨幣的供給量來達到防止通膨或振興經濟的措施。常見的作法有調節利率(升降息)、監管私人銀行的放貸和公開市場操作等。
然而,2008年金融海嘯後,傳統的貨幣政策已經無法改善經濟問題。美國聯準會擔負起央行的職責,開啟新型的貨幣政策「量化寬鬆」來救經濟。
「量化寬鬆」中的「量化」,指創造指定額度的貨幣,而「寬鬆」則是減低銀行的資金壓力。聯準會之所以最後得使出「量化」這個手段,是因為當時名目利率逼近或者達到0,控制利率已經失效。當時,聯準利用憑空創造出來的錢,在公開市場購買國家債券、借錢給存款機構、從銀行購買資產等手段,讓政府債券收益率下降和降低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銀行從而坐擁大量只能賺取極低利息的資產,這時就可以舒緩市場的資金壓力。此舉被大眾媒體批為「印鈔票」,事實上,量化寬鬆政策只是調整電腦帳目,讓銀行可以增加存款,透過借貸,再創造更多的貨幣供給,讓市場活絡。
自從施行量化寬鬆政策救經濟,其風險慢慢提高,無中生有的錢(貨幣)過多,導致通膨高於預期。這時央行又會透過升息(調節利率)來穩定通膨率。
從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央行的工作,他們對錢的使用,以及他們控制經濟所使用的工具。這也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他們希望藉由介紹「錢」和「聯準會」,來消解民眾對印鈔的謠言與通膨的恐懼。
藉由本書,讓耶魯博士兼美國金融監管專家羅伯特.霍克特、與哈佛博士兼暢銷哲學作家亞倫.詹姆斯告訴你:
◆金錢,真的可以無中生有
事實上,「錢」不是央行印出來的,它來自於我們對彼此「無中生有的承諾」。本書的兩位作者基於對金錢與聯準會的深刻認識,展開一場令人大開眼界又鼓舞人心的討論。他們不僅要探索「錢是什麼」、「錢怎麼來」,還要展示央行如何建立一個為所有人服務的經濟型態,而且不需加稅、不需額外的監管。
◆央行,真的可以消除我們的恐懼
我們對央行感到相當陌生,它卻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無論收入、失業率、通膨率或貨幣供給,其實都與央行的政策息息相關。讀完本書,我們將了解圍繞在通貨膨脹的政治言論是多麼虛偽;被妖魔化的赤字問題,實際上只是計算全體國民財富的另一種方式;強大的中央銀行,可以如何使我們擺脫私人銀行業務的濫用。
一旦更了解金錢的本質與央行的能力,我們將知道如何能擁有更多的錢,以及貨幣政策如何協助修補我們的社會契約,讓我們不必老是擔心社會瀕臨崩潰──最終,打造更繁榮、更健康的政策及社會。
各界專業推薦
Miula | M觀點創辦人
周岐原 | 風傳媒財經主編
股乾爹 | 股乾爹製作人
美股韭菜王 | 基金經理人
孫明德 | 台經院景氣中心 主任
乾隆來 | 今周刊專欄作家
張弘昌 | 股市觀察家
輕鬆而且有趣。本書帶來歷史、哲學和制度常識,告訴我們經濟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貨幣、銀行、赤字和公共債務本身帶來的神祕現象。人們只希望能源、環境、金融詐欺、種族主義、全球化和冠狀病毒等真正的困難,就這麼容易被解決。──高伯瑞(James K. Galbraith),《不公:每個人都需要知道》(Inequalit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作者
理解金錢的意義並不容易。幸運的是,在本書中,我們擁有兩位了不起的老師!他們嘲笑自己,同時誘使你更深入理解金錢是一種社會契約。兩位作者不僅是智慧大師,也是絕妙的文字大師。──保羅• 麥考利(Paul McCully),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 前執行董事暨首席經濟學家
一個及時、且令人興奮的新社會契約提案。書中的每一點都很值得討論。裡面包含許多挑釁的極端論點,以及一些重大財政問題的明智解決方案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 書封
- 目錄
- 序言|要談論對通膨的恐懼,得先揭開金錢的神祕面紗
- 前言|量化寬鬆不等於通膨?─金錢的本質是「承諾」
- 1 現代貨幣的故事 ─
- 第1章│貨幣的基礎是對監獄的恐懼
- 第2章│貨幣來自無中生有的花費
- 第3章│貨幣來自無中生有的承諾
- 第4章│民主美元的誕生
- 2 金錢契約的歷史 ─
- 第5章│非常(非常)簡短的金融史
- 第6章│錢不是印出來的
- 第7章│我們欠彼此的錢
- 3 銀行業的煉金術 ─
- 第8章│私人承諾公共化
- 第9章│賦予銀行的公共任務
- 第10章│跳過銀行的中介任務
- 第11章│數位時代的銀行與央行
- 4 通膨問題與重建金融信任 ─
- 第12章│消除通貨膨脹的恐懼
- 第13章│消除公共債務的恐懼
- 第14章│再次信任央行的承諾
- 5 新的社會契約與經濟前景 ─
- 第15章│四個承諾:收入、工作、財富和休閒
- 第16章│從綠色貨幣到綠色新政
- 後記│讓全民與聯準會一起,重塑金錢的「承諾」本質
- 附錄│確保全球金融安全,實現國內自治的方法
- 附注│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99
單本電子書
NT$
34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