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行為失控:為什麼人們會忍不住做壞事?法律管不住的人性密碼【試讀本】
  • 點閱:373
    16人已收藏
  • 譯自:The Behavioral Code: The Hidden Ways the Law Makes Us Better . . . or Worse
  • 作者: 班哲明.凡魯吉, 亞當.范恩著 , 簡秀如譯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2
  • ISBN:9786267181119
  • EISBN:9786267181140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5116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我們如何為複雜的世界制定正確的規則?
 
 
權威法學專家X社會行為學家傾力執筆,一本為「懷疑時代」而生的扛鼎之作!
入圍2022年法律研究及犯罪學類專業與學術卓越獎、美國律師協會銀法槌獎!

 
 
 
許多犯人出獄之後很快再犯,「懲罰」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嗎?
很多人相信「亂世要用重典」,但就算輕罪重罰,嚇阻作用也只有2%?
「買車票抽大獎」比起「高額罰款」,更能遏止逃票的行為?
不用罰錢,只要用惱人的「警報聲」就能讓人們乖乖繫上安全帶?
新冠肺炎肆虐,想要防疫成功,政府要先了解人們的「行為密碼」?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習慣「棒子與紅蘿蔔」的獎懲機制,而這套賞罰分明的規則也體現在法律上,規範著我們的生活。但為什麼人人都知道犯法要付出代價,酒駕肇事仍舊頻繁、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毒品犯罪防不勝防?
 
研究顯示,一旦法條的設計違背人類的認知與行為模式,不僅難以有效遏止犯罪,還可能導致治安惡化。因為比起理性思考,人類更傾向透過「直覺」來理解法律。無所不在的宣傳海報、洗腦口號,比起客觀和邏輯,更容易深入人的潛意識,從本質上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惟有從犯罪的「動機」出發,並著重「行為」本身,才能真正防微杜漸、解決問題。
 
《行為失控》結合法學專業與行為科學分析,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6個有效途徑,以及3個改變人們行為模式的改革方向,對執法過當、貪瀆、竊盜、販毒、性侵、殺人等犯罪議題進行思辨,不論你是否相信法律,這本書都能幫助我們洞悉人性本質,保護自己,並打造更理想的社會。

作者介紹

班哲明.凡魯吉Benjamin van Rooij
法律及社會學教授,阿姆斯特丹法律學院研究主任、爾灣加州大學法律全球教授。他的學術成就曾被《紐約時報》、《國會山報》、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及《赫芬頓郵報》等知名媒體廣泛報導,並獲得歐洲研究協會頒發的200萬歐元補助金。
 

亞當.范恩Adam Fine
心理社會行為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犯罪學及刑事司法學系以及法律和行為科學學系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成果屢獲專業肯定,並得到美國司法部及美國心理學基金會願景補助金贊助。作品逾四十部,常見於頂尖的心理學、法律、發展心理學、公共政策、犯罪學及刑事司法期刊。
 
 
譯者介紹︰
簡秀如
專職譯者,譯有《平地而起》、《創新無懼》、《過去式》、《上流社會》、《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那年夏天的謊言》、《第55號被害人》等。
  • 封面
  • 書名頁
  • 試閱內容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