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課程標準,電機學的主要內容有三:1.直流電路、2.交流電路(上二者一般合稱為電路學或RLC 電路)、3.電機機械。本書依作者的教學經驗及專業知識,為兼顧學習內容及學習效果,課程順序的安排有以下考量:先直流後交流;由電是甚麼開始進而講解直流電路,包括基本理論及網路分析的方法與計算。接著是交流電路,但在進入交流電路前必須先知道甚麼是交流電、如何產生?要知道甚麼是交流電必須先知道電磁效應;要知道甚麼是電磁效應則必須先知道磁的基本觀念。最後,第三部分為電機機械係屬電路應用的概念的介紹。
- 第一章 概論(第1-1頁)
- 1.1 原子的結構及電的成因(第1-1頁)
- 1.2 電學常用名詞之符號、單位及定義(第1-4頁)
- 第二章 直流電路(第2-1頁)
- 2.1 直流電與交流電的定義(第2-1頁)
- 2.2 電路元件(第2-2頁)
- 2.3 克希荷夫電流定律(Kirchhoff ’s Current Law, KCL)(第2-3頁)
- 2.4 克希荷夫電壓定律(Kirchhoff ’s Voltage Law, KVL)(第2-4頁)
- 2.5 歐姆定律(Ohm’s Law)(第2-5頁)
- 2.6 串聯與並聯電路(第2-7頁)
- 2.7 Y與△電路(第2-16頁)
- 2.8 網路分析的方法(第2-22頁)
- 2.9 最大功率移轉定理(Maximum Power Transfer Theorem)(第2-42頁)
- 第三章 磁的基本概念(第3-1頁)
- 第四章 電磁效應(第4-1頁)
- 4.1 奧斯特效應(第4-1頁)
- 4.2 安培右手定則(右螺旋定則)(第4-2頁)
- 4.3 線圈(螺管-Solenoid)(第4-3頁)
- 4.4 電磁感應(第4-4頁)
- 4.5 彿來銘定則(Fleming’s rule)(第4-7頁)
- 4.6 自感與互感(第4-10頁)
- 4.7 渦流(Eddy Current)(第4-18頁)
- 第五章 交流電之基本概念(第5-1頁)
- 5.1 交變電勢之產生與正弦波(第5-2頁)
- 5.2 交變電勢的表示法(第5-6頁)
- 5.3 波形因數與波峰因數(第5-12頁)
- 5.4 相位(Phase)(第5-13頁)
- 5.5 直角座標與極座標(第5-14頁)
- 第六章 交流基本電路(第6-1頁)
- 6.1 RLC(Resistor, Inductor, Capacitor)電路(第6-1頁)
- 6.2 RLC串聯電路(第6-6頁)
- 6.3 RLC並聯電路(第6-12頁)
- 6.4 RLC串並聯混和電路及網路分析(第6-18頁)
- 6.5 單相電功率(第6-21頁)
- 6.6 諧振電路(Resonant Circuit)(第6-39頁)
- 6.7 三相電功率(第6-46頁)
- 6.8 三相電源與負載間的連結(第6-54頁)
- 第七章 電機之基本原理(第7-1頁)
- 7.1 電機之結構(第7-1頁)
- 7.2 發電機原理(第7-3頁)
- 7.3 電動機原理(第7-7頁)
- 7.4 電機之工程概念(第7-9頁)
- 第八章 變壓器之基本原理(第8-1頁)
- 8.1 變壓器原理(第8-1頁)
- 8.2 感應電動勢(第8-5頁)
- 8.3 理想變壓器(第8-6頁)
- 8.4 開路及短路試驗(第8-7頁)
- 8.5 效率(第8-11頁)
- 8.6 標么系統(Per-unit system, pu)(第8-15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56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