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魯迅. VII, 魯迅雜文全集
  • 點閱:393
    84人已收藏
  • 作者: 魯迅著
  • 出版社:好優文化
  • 出版年:2022
  • 集叢名:Episteme:18
  • ISBN:9786269597420
  • EISBN:9786269609369 EPUB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388
  • 字數:134997
  • 附註:版權頁副題名: <<集外集>><<集外集拾遺>> 附錄: 1, 原、今用字對照表--2, 混用字對照表
  • 系列書: 魯迅全集,本系列共8本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7

《集外集》《集外集拾遺》完整正體中文版
保留魯迅原始用字★並附表說明、對照
 
本書收錄一九三五年出版的《集外集》、與在一九三八年出版並收錄入《魯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遺》。
 

▌《集外集》▌
 
本書編者係楊霽雲,收錄了魯迅於一九三三年以前撰寫,未編入先前文集的雜文與詩作品。其中雜文包括〈斯巴達之魂〉〈文藝與政治的歧途〉〈我來說「持中」的真相〉等,詩則包括〈哭范愛農〉〈題《彷徨》〉〈阻郁達夫移家杭州》等作品。
 
《集外集》一書的〈序言〉中,魯迅提到《集外集》中收錄的許多是他年少時期的作品。對於年少時期的不成熟,魯迅一方面表示「自愧其幼稚」,一邊卻也表示:
 
「但我對於自己的『少作』,愧則有之,悔卻從來沒有過。出屁股,銜手指的照相,當然是惹人發笑的,但自有嬰年的天真,決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況且如果少時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麼還知道悔呢?」
 
做為白話文運動的先驅者之一,魯迅在序文中回首創作歷程,可說是中國文學在文白過渡之間的第一手視角觀察。除了可窺見少年魯迅、青年魯迅的各種想法外,也可視作為白話文運動的珍貴史料。
 
▌《集外集拾遺》▌
 
本書由魯迅的學生、晚年伴侶許廣平收集編定,並收入《魯迅全集》中。《集外集拾遺》收錄魯迅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三六年之間的各類創作,但未被收入其他文集的作品。
 
魯迅的原配朱安係由父母安排,魯迅並不承認、也不喜歡;但他仍在未與朱安離婚的情況下,在晚年時與許廣平同居,並由許廣平整理其作品。魯迅在一九三六年逝世,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許廣平歷任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務,一九六八年病逝於北京。
 
一九一二年可說是魯迅投身白話文運動的起點,也是自日本回到中國後,投身國語文教育與社會運動的起點。本書收錄的作品由於已經是「拾遺」,但構成十分複雜,除了包括〈無禮與非禮〉〈詩歌之敵〉〈中山先生逝世後一周年》〉等雜文作品外,也包括〈偶成〉〈一二八戰後作〉〈悼楊銓〉等詩作品,以及各種雜誌附錄、序文。雖然可能不盡成熟,或者是應酬、說明之作,但透過本書,一個投身在各種運動之中的,滿腔熱血的青年魯迅,可說是躍然於紙上。

魯迅
 
一八八一年-一九三六年,浙江紹興人,本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中國近代著名作家、思想家,也被認為在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中國現代文學等領域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魯迅幼時曾讀過私塾,二十歲(一九○二年)時赴日留學;他曾決意習醫,但由於學習方式以及認知到當時中國的問題並非體格,而在精神,是以在一九○六年棄醫從文。一九○九年歸國,曾在滿清、中華民國政府、北洋政府的各級教育單位任職(也曾參與注音符號制定)。一九一八年時在《新青年》刊載《狂人日記》(首篇白話文小說),並首開風氣之先,創作雜文。他的筆鋒銳利,寫小說時不但人物刻劃畫鮮明入微,對中國人「國民性」、中國弊端的描寫也被視為經典。

 
代表作除《狂人日記》外,尚有《阿Q正傳》《孔乙己》《故事新編》《吶喊》;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等作品。此外,魯迅在學術與譯作上也多有所成,著譯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地心探險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等作品。
  • 第一編|《集外集》1935 年
    • 序言
    • 斯巴達之魂
    • 說鈤
    • 愛之神
    • 桃花
    • 他們的花園
    • 人與時
    • 渡河與引路
    • 「說不出」
    • 記「楊樹達」君的襲來
    • 關於楊君襲來事件的辯正
    • 烽話五則
    • 「音樂」?
    • 我來說「持中」的真相
    • 我的父親的和我的手藝
    • 願我是樹倘使你……
    • 太陽酷熱地照臨……
    • 墳墓裏休息著……
    • 我的愛 —— 並不是……
    • 咬嚼之餘
    • 咬嚼未始「乏味」
    • 雜語
    • 編完寫起
    • 俄文譯本《阿 Q 正傳》序及著者自敘傳略
    • 著者自敘傳略
    • 田園思想(通訊)
    • 流言和謊話
    • 備考:來信(霉江)
    • 通信(霉江)
    • 《癡華鬘》題記
    • 《窮人》小引
    • 備考:來信(未名)
    • 通信(未名先生)
    • 文藝與政治的歧途
    • 關于《關于紅笑》
    • 通訊:關于孫用先生的幾首譯詩(張逢漢)
    • 回信
    • 《淑姿的信》序
    • 選本
    • 【詩】
    • 【附錄】《奔流》編校後記
  • 第二編|《集外集拾遺》1938 年
    • 【雜文】
    • 【詩】
    • 【附錄】
  • 附錄
    • 原、今用字對照表
    • 混用字對照表
紙本書 NT$ 520
單本電子書
NT$ 36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7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