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9-03
秦始皇稱讚韓非:「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司馬遷:「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
司馬談:「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韓非子:「儒家只是治國的門面和裝飾,法家才是保持統治者地位和權勢的核心!」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時代,其特殊之處就在於出現百家爭鳴的盛況,思想異常開放、活躍。在這段並不算太長的時間裡,出現老子、孔子、墨子、韓非等一大批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國的思想大家,他們的智慧和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不斷沉澱和演化,成為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的源頭和起點。
由於歷史的特殊背景,百家爭鳴的盛況只存在於那段歷史時期中,封建王朝的統一,註定要對思想開始實行控制,從漢朝開始,儒家思想逐漸成為統治者的首選,這一選擇便影響以後中國的歷代王朝,也影響中國人的性格。
中國歷代統治者在坐穩江山後都非常尊崇儒家,但是「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歷史鐵律註定改朝換代的必然,在一個新的王朝建立的初期,舊的秩序被打亂,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儒家的思想和手段顯然已經不堪使用,中國思想的另外一支「潛流」——法家思想,便在這種特定的時代,更加顯性的重現歷史的舞台。
實際上,中國歷代統治者的治國方式基本上可以用「外儒內法」概括,儒家是治國的門面和裝飾,法家才是保持統治者地位和權勢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法家思想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封建統治者的權術和謀略中,不斷被運用。
由於時代的限制,韓非的法家思想和現代的「以法治國」存在本質上的差別,前者的立足點是為君王服務,重在御民和保持統治者的地位和權勢,與今天的依法治國不可同日而語。話雖如此,但是國學大師錢穆在談到如何看待歷史時,有過這樣的說法,即:站在古人立場的「歷史意見」和站在現代人立場的「時代意見」。從現代人的立場出發,我們當然不能接受韓非的一系列與當今時代格格不入的思想,但是當我們站在古人的角度時,我們依然能夠瞭解這位思想大家的智慧所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直是現在所提倡的,對於韓非的思想,今天的我們在瞭解的基礎上,應該更加著重其對於現代的意義,尋找其中的積極因素,為我們所用,這才是我們研究韓非的真正目的,也是我們編輯此書的意義。
由於歷史的特殊背景,百家爭鳴的盛況只存在於那段歷史時期中,封建王朝的統一,註定要對思想開始實行控制,從漢朝開始,儒家思想逐漸成為統治者的首選,這一選擇便影響以後中國的歷代王朝,也影響中國人的性格。
中國歷代統治者在坐穩江山後都非常尊崇儒家,但是「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歷史鐵律註定改朝換代的必然,在一個新的王朝建立的初期,舊的秩序被打亂,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儒家的思想和手段顯然已經不堪使用,中國思想的另外一支「潛流」——法家思想,便在這種特定的時代,更加顯性的重現歷史的舞台。
實際上,中國歷代統治者的治國方式基本上可以用「外儒內法」概括,儒家是治國的門面和裝飾,法家才是保持統治者地位和權勢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法家思想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封建統治者的權術和謀略中,不斷被運用。
由於時代的限制,韓非的法家思想和現代的「以法治國」存在本質上的差別,前者的立足點是為君王服務,重在御民和保持統治者的地位和權勢,與今天的依法治國不可同日而語。話雖如此,但是國學大師錢穆在談到如何看待歷史時,有過這樣的說法,即:站在古人立場的「歷史意見」和站在現代人立場的「時代意見」。從現代人的立場出發,我們當然不能接受韓非的一系列與當今時代格格不入的思想,但是當我們站在古人的角度時,我們依然能夠瞭解這位思想大家的智慧所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直是現在所提倡的,對於韓非的思想,今天的我們在瞭解的基礎上,應該更加著重其對於現代的意義,尋找其中的積極因素,為我們所用,這才是我們研究韓非的真正目的,也是我們編輯此書的意義。
- 前言(第3頁)
- 第一章:法家學派與法家智慧(第13頁)
- 法家學派思想概述(第15頁)
-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第18頁)
- 韓非的生平及其著作(第28頁)
- 韓非的法家智慧(第34頁)
- 韓非的哲學思想(第41頁)
- 法家智慧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第43頁)
- 第二章:精明為人,積極處世(第47頁)
- 信用第一(第49頁)
- 鋒芒不可畢露(第55頁)
- 謙虛是人生進步的階梯(第59頁)
- 寬以待人(第62頁)
- 才不可露盡(第65頁)
- 私怨不入公門(第68頁)
- 識時務者為俊傑(第71頁)
- 第三章:韓非的心計謀略(第75頁)
- 勝者為王敗者寇,陣前不嫌偽詐多(第77頁)
- 以虛避實,以靜制動(第82頁)
- 計謀是決定事情成敗的關鍵之一(第86頁)
- 見人所未見,思人所未思(第89頁)
- 謀無正邪,有勝乃大(第92頁)
- 拙誠至極便是巧詐(第96頁)
- 第四章:得人才者得天下(第99頁)
- 慎重培養人才(第101頁)
- 給下屬足夠的施展才華的機會(第105頁)
- 以適當的方法使用人才(第109頁)
- 將最好的人才,放到最適合的職位(第112頁)
- 集眾人之智,成就大業(第115頁)
-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119頁)
-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第124頁)
- 使用人才,不避親仇(第128頁)
- 第五章:讓下屬甘心為你服務(第131頁)
- 用好下屬的優點,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第133頁)
- 上級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不以貌取人(第137頁)
- 領導者管理下屬的訣竅是激勵(第141頁)
- 原諒下屬的過錯,可以收買人心(第144頁)
- 不可過分信賴自己的下屬(第148頁)
- 以官爵之賜,收買下屬(第151頁)
- 不可使自己的下屬過於顯貴(第154頁)
- 領導者要懂韜晦之策(第158頁)
- 恩威並用,賞罰分明(第163頁)
- 第六章:統御臣民,富國強兵(第165頁)
- 君主要威嚴,但是不可過度(第167頁)
- 明君要能辨忠奸(第170頁)
-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72頁)
- 信賞必罰,言出必行(第176頁)
- 執法不能避開權貴(第179頁)
- 刑過失民,以德服人(第183頁)
- 君主以鐵腕維護自己的統治(第186頁)
- 國君不可玩物喪志(第189頁)
-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第193頁)
- 君主能納忠言(第195頁)
- 第七章:韓非的說話藝術(第199頁)
- 說服別人要講究技巧(第201頁)
- 迂迴出擊,巧妙說服(第203頁)
- 說話講究實效,不作無用之功(第206頁)
- 讚美的語言,別人最愛聽(第210頁)
- 批評的語言是苦口良藥(第214頁)
- 直諫不如婉諫(第219頁)
- 第八章:成事在人(第223頁)
- 心動就趕快行動(第225頁)
- 做大事要從小事著手(第228頁)
- 求變創新才能求贏(第232頁)
- 遵循事物的規律做事(第238頁)
- 利用眾人的力量容易成事(第242頁)
- 做事要注意細節(第244頁)
- 從細微之處尋找機會(第250頁)
- 立足自身,敢於冒險(第254頁)
- 第九章:韓非的防小人術(第259頁)
- 認清小人真面目(第261頁)
- 小人不會風光一輩子(第264頁)
- 離小人遠一點(第267頁)
- 小人猖獗是國家的禍害(第270頁)
- 小人是針,沾著穿心(第275頁)
- 小人興風作浪,忠臣補漏填缺(第279頁)
- 忠臣當道,小人銷聲匿跡(第285頁)
- 對待小人要勇於抗爭,巧於抗爭(第288頁)
- 第十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291頁)
- 自信人生兩百年(第293頁)
- 把苦惱丟一邊,快樂靠自己找(第298頁)
- 凡事留有餘地(第303頁)
- 參天大樹生於毫末,百尺高台起於累土(第307頁)
- 真正的智慧在書本之外(第310頁)
- 成功需要注意細節(第313頁)
- 有大的志向,才有大的作為(第316頁)
紙本書 NT$ 249
單本電子書
NT$
17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9-0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9-0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