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猿始: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性與個性?:鬥爭、從眾、好色、馴化, 一場關於人類本能的終極探索
  • 點閱:393
    222人已收藏
  • 作者: 孟慶祥著
  •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1
  • ISBN:9789865166885
  • EISBN:9789865166670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附註:封面英文題名: Apes

「馴獸師知道馴猴最恰當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卻不明白自己也是一種猴子。」

  ▪為什麼兒童更合適學習外語?
  ▪為什麼全世界的性產業絕大多數都是為男性服務?
  ▪為什麼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婚配都有相似的選擇標準?

  ▪為什麼婆媳容易不合?
  ▪學習和認知最主要的規律是什麼?
  
  本書講述一則古老的故事,
  帶領讀者一窺被剝掉文化外殼後的人類,
  究竟是什麼樣子?

  ▍感官──食色,性也
  為什麼爆出豔照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為什麼網路上的成人影音長盛不衰?
  從生物的角度來說,女人喜歡打扮自己,與雌孔雀喜歡雄孔雀的羽毛原理是相同的。試想,如果羽毛像衣服一樣,不是長在身上,而是可獲得的,那麼會是雌性還是雄性孔雀有更好看的羽毛?
  調查表明,不僅男人喜歡美女,女人也喜歡美女,只是前者的出發點是性,後者則是為了美。

  ▍視覺動物──為什麼會有美醜?
  我們對容貌美醜標準的形成,可能來源於趨同的穩定性選擇。
  我們可以想像在演化過程中,起初大家對美的標準相當離散,你覺得美,我可能覺得很醜陋;但隨著戰爭、瘟疫的流行,人種基因被鎖定於一個狹窄的頻段上,於是漸漸形成了近似標準
  ─這種解釋的一個有利的證據,就是人口雖多,可是基因的差異性卻相當小。

  ▍認知──人類差強人意的記憶力
  人類雖然對視覺刺激反應很大,對圖像的記憶能力卻很平常,甚至弱於大猩猩。
  因為人類祖先不是遷徙動物,他們只需要對圖像感興趣,而非長久記憶它;而再我們發明了複雜的語言之後,人類對圖像的記憶能力就更加衰退。

  ▍戰時心理──每個人心中都住了一個殺人魔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在1979年的一場訪談節目表示:「如果在美國建立像納粹那樣的死亡集中營體系,我們會發現,在美國任何一個中等規模的城鎮,都能找到足夠的納粹黨員。 」
  戰時心理深埋於人性之中,但這種心理並非只在戰爭發生時才顯露崢嶸。在日常行為模式中,只要群體被動員、被傳染均會表現出戰爭心理狀態,盲從、亢奮、輕信、極端化、情緒化、非理性行為便會蜂擁而出。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一場明星的演唱會、一場煽情的演講,甚至一場產品發布會,都可以啟動人們的戰爭心理特徵。

  ▍男性──好色是一種生存策略
  達爾文就發現:無論是家畜還是野生動物,雄性通常性慾比雌性更旺盛。因為雄性的生殖代價小,一般情況下交配得越多,留下的後代就越多── 所以雄性首先要有較強的性慾。
  性交雖然是很簡單的運動,但因為競爭的存在,產生了複雜多變的形式。各種動物不同的習性和體貌特徵,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性策略競爭的優勝者選擇的結果。

  ▍個性──我們為何會上癮
  人類很難像挑選動物一樣,只讓某些特質的人繁殖,而讓另外一些人不許生育。但在出任社會角色時卻總是在挑選,不管是升學考試還是職務競爭,實際上都是一種選拔方式。按
  而上癮就是一種有利的演化機制,任何事情皆有癮的影子,一個勤快的人長期不勞動會變得懶惰,一個懶漢也會因為勞動變得勤快,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被迫拍馬屁,也可能塑造成一個馬屁精。

  【精彩摘錄】
  ▪智力靠成員之間爭名奪利得以演化,這是人類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從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到海底撈的實踐,都證實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讓勞動者個體為了總體的利益努力奮鬥是可能的。
  ▪人類假惺惺地聲稱人人生而平等,卻在天天做著比猴子更不平等的事。
  ▪社會能夠讓那些被賦予較低社會地位的人接受、並相信自己的地位,這是社會最大的成功——同時也是社會最大的失敗。
  ▪如果你殺死了一個惡魔,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沒有那麼多的惡魔;但是如果艾希曼是個普通人,那麼這似乎就非常危險。
  ▪「近前動力」是生物演化的必然途徑,如果讓動物去「想」活著以及生育後代的意義才去覓食或者交配,猴年馬月都難以演化成功。
  ▪男人花心時,女人損失的是對後代撫養利益;但女人紅杏出牆時,男人損害的則是基因利益。

  • 前言
  • 第一章 生命
    • 混沌中誕生的生命
    • 生命的化學本質
    • 生命的策劃師,DNA的邏輯
    • 蛋白質是執行生命任務的工兵
  • 第二章 感官
    • 感覺─通向心靈,指揮行動的入口
    • 退化的鼻子
    • 「有口福」的嘴巴
    • 肩負重任的耳朵
    • 視覺動物
    • 美醜的本質
  • 第三章 智慧
    • 人類智慧的謎團
    • 智力的演化
    • 「語言—智慧」假說
    • 遠古智者如何勝出?
    • 本能、印記與學習
  • 第四章 認知
    • 泰山、閏土、阿甘的成長
    • 模仿是被忽略的本能
    • 歸納是動物應變的思維方式
    • 推理是人類特有的高級智力
    • 差強人意的記憶力
    • 理性與天性
  • 第五章 發育
    • 心理學家比不上馴獸師
    • 「三字經」錯了,佛洛伊德也錯了
    • 敏感期
    • 甘特圖上的任務
    • 向競技體育學習
    • 不知不覺的社交剝奪
    • 智慧的高峰與衰退
    • 智慧的開發
  • 第六章 人性
    • 自然環境塑造人體,群內環境塑造人性
    • 為何群居?
    • 相互依存,相互鬥爭
    • 人性善惡的邏輯
    • 「統禦—服從」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
    • 透過儀式強化地位
    • 從眾是最基礎的人性之一
    • 勇攀高位的本能
    • 自負的天性
    • 思維慣性
    • 戰時心理
    • 羨慕、嫉妒、恨
    • 不適應變化的大腦
  • 第七章 男性
    • 好色的西門
    • 西門的策略
    • 西門的坦白
  • 第八章 女性
    • 露西的困境
    • 露西擇偶策略
    • 露西的改變
    • 性與生活
    • 忠誠的女人
  • 第九章 家庭
    • 母系社會的本源
    • 夫妻
    • 母親不僅餵奶,而且更愛子代
    • 愛兒是本能,敬老是文化
    • 生男還是生女
    • 兄弟姐妹
    • 婆媳衝突
  • 第十章 個性
    • 人與人之間的相似與差異
    • 先天還是後天
    • 被放大的差異
    • 上癮塑造差異
    • 自我馴化的人類
  • 第十一章 展望
    • DNA的祕密
    • 篩選
    • 分化
    • 測定
    • 改造
  • 後記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