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BBC 知識 [第127期]:2022科學新進展
  • 點閱:2401
    56人已收藏
  • 作者: BBC 知識國際中文版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紅樹林出版 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2.03
  • 格式:PDF,JPG
  • 頁數:90
  • 附註:英文題名 : BBC Knowledge

本期內容簡介

Eye Opener
●星系相撞事故
●螞蟻大進攻

●三、二、一……發射升空
 
Discoveries
●古代釣魚大師
●太平洋垃圾場
●以AI研發疫苗
●英國猛瑪象化石群
 
Comment
麥可・莫斯里
「如何解決視訊疲勞」
亞力克斯・克魯托斯基
「危險關係?」
 
新聞背後的科學真相
● 回顧:中國能否打造長達一公里的超巨大太空船?
● 分析:臉書的智慧眼鏡可能引發什麼樣的隱私議題?
● 評論:名流為何總愛怪異風潮?
 
〈癌症mRNA 疫苗〉
新冠疫情使許多醫學研究亂了套,但研發新冠疫苗而挹注的人力和心血也讓我們在預防癌症上有望出現重大突破。
 
〈通往未來的門戶〉
NASA將展開在月球周圍建立前哨基地的任務,這是重返月球的第一步,也是探索火星及整個太陽系的門戶。
 
〈木星衛星的冰層下有什麼?〉
歐洲太空總署的JUICE任務將一窺木星各衛星表面底下的廣闊海洋,檢測看看是否有生物生活在冰層下方的水中。
 
〈擴增智慧:一種更好的人工智慧?〉
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發展成熟,到了足以與日常生活整合的地步,人們必須好好衡量運用這些科技的方式。
 
〈自然╳人權╳司法〉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眾多國家將「環境權」納進基本人權、寫入憲法。人們現在能對侵害該權的企業或政府提出告訴,爭取潔淨空氣或保護冰川。
 
〈職業倦怠怎麼辦〉
工作超時、低薪,往往造成壓力。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勞動人口正苦於職業倦怠。
 
Q&A
● 為什麼地球沒有行星環?
● 倘若我做了輸精管切除術,我的精子會怎麼樣?
● 地熱如何發電?
● 電動車真的比汽油車更環保嗎?
● 紙巾跟烘手機哪個比較衛生?
● 什麼是蟲洞?
● 如何去除咖啡豆中的咖啡因?
● 寫字從右至左的社會,左撇子是不是比較多?
● 劍龍的骨板是做什麼用的?
● 沒有扁桃腺的人,是不是比較會得肺炎?

雜誌簡介
 
科學.歷史.自然 深入淺出.滿足每一顆好奇的心靈
 
《BBC 知識》為BBC FOCUS,BBC HISTORY,BBC WILDLIFE三本雜誌的精華本,傾其科學、歷史、自然與攝影等多方面專才匯編的內容,以及精緻壯觀的照片、層次分明的圖表,旨在為讀者提供一本內容權威、親近性高的知識普及雜誌,讓你輕鬆閱讀科學的前沿脈動、歷史的重要發現,及令人驚歎的自然奇觀。

 
《BBC 知識》讓讀者輕鬆坐擁科學、歷史、自然知識的饗宴,跟著BBC專業作者一探科學及生物多樣性的奧秘,循著深入淺出的報導重返世界文明和歷史的當下。「眾」量級的內容、「輕」量級的閱讀負擔,滿足每一顆好奇的心靈。
 
知識性 專業作者群前進自然科學研究最前線,帶給讀者最新、最重要的自然科學新知。
藝術性 國際級攝影師踏遍險境與特殊角落,用敏銳心思擷抓難得一見、令人驚歎的精彩鏡頭。
趣味性 條理分明地闡述重要科學原理與新近發展,從特殊角度一探歷史事件與人物,以及五花八門、超乎想像的生物奇觀。
現代性 掌握科學界最新脈動,持續關注、報導環境變遷、生物多樣性、醫學新知、科技發展、文明進展等當代重大問題。
  • Eye Opener(第4頁)
  • Discoveries(第11頁)
  • Comment(第24頁)
  • 新聞背後的科學真相(第26頁)
  • 本月焦點(第32頁)
    • 癌症mRNA疫苗(第32頁)
    • 通往未來的門戶(第39頁)
    • 擴增智慧:更好的人工智慧?(第51頁)
    • 職業倦怠怎麼辦(第62頁)
  • 木星衛星的冰層下有什麼?(第44頁)
  • 自然╳人權╳司法(第56頁)
  • 水獺家園(第68頁)
  • Q&A(第77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220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