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21
文學傳統與區域特性關係密切,所謂「地氣始之然」,正是指此。
從小區域到大區域,整體合成豐富的文學傳統。
六場區域文學會議,十九篇論文,二十二篇座談引言,近四百位文學界人士熱烈參與討論。
有文學歷史的陳述,也有文學現實的探索,集結而成的這本《鄉土與文學》,便是歷史與現實交會的產物。
文學永遠是土地裡長出來的花朵,花開已遍地,且讓我們賞花聞香去。
- 封面
- 前言 李瑞騰
- 目錄
- 花東地區
- 〈論文〉地方文學與地方社羣認同 以花蓮文學為例(陳黎講評) 王浩威
- 山風海雨詩鄉 花蓮三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初論(陳義芝講評) 張芬齡
- 後山巡禮 後山文化的回顧與前瞻(何三本講評) 吳當
- 〈座談引言〉有關鄉土與文學的省思 林文寶
- 地方學發展的語言難題 林韻梅
- 文學創作與鄉土關懷 林宜澐
- 〈活動側寫〉語言.社羣.文學與文化 周欣雅
- 高屏澎地區
- 〈論文〉台灣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工人作家(葉石濤講評) 彭瑞金
- 恆春半島的落山風文化(許思講評) 張榮彥
- 企待拓荒的有情天地 淺談澎湖的文學因緣(林文鎮講評) 賴瑩蓉
- 〈座談引言〉專案寫作 構想及高屏地區觀察 鄭春鴻
- 各地文學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蔡文章
- 檳榔平原的呼喚 曾寬
- 文學創作與鄉土關懷 許勝文
- 〈活動側寫〉政治、鄉土、作家與文學 高惠琳
- 雲嘉南地區
- 〈論文〉沒有文化的泥土,那有文學的花樹 雲林區域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古蒙仁講評) 楊子澗
- 傳承諸羅古風,創造嘉義新文化(李豐楙講評) 賴萬鎮
- 從鹽分地帶文學看台灣農村的變遷(陳萬益講評) 羊子喬
- 〈座談引言〉滄桑憑誰問 雲林縣地方文學的今昔 沈文台
- 文化沙漠的再出發 蔡尚志
- 談嘉義文學資料之蒐集與研究 渡也
- 文學從土地與人民出發 林瑞明
- 略述「鹽分地帶」的文學傳統 黃勁連
- 〈活動側寫〉鄉村、土地、人民與文學 封德屏
- 中彰投地區
- 〈論文〉白萩論 試論白萩的詩與詩論(陳明台講評) 趙天儀
- 從賴和到洪醒夫 談台灣新文學的原鄉(鄭邦鎮講評) 呂興忠
- 後農業時代邊緣地帶文學效應探討 南投地區文學環境總檢(向陽講評) 曾仕良
- 〈座談引言〉區域文學的研究與創作 陳篤弘
- 台中縣文學發展的途徑 洪富連
- 文學作品的地方特色與精神傳承 康原
- 地方文學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李玉屏
- 〈活動側寫〉不確定的年代,不安定的靈魂 郁馥馨
- 桃竹苗地區
- 〈論文〉解讀鍾肇政的《怒濤》(康來新講評) 黃秋芳
- 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呂正惠講評) 林柏燕
- 台灣客家文學及其客籍作家「身份」特質(羅肇錦講評) 黄子堯
- 〈座談引言〉文學創作的檢討與再出發 曾信雄
- 花果飄零話滄桑 談新竹地區的文學困境 李青霖
- 苗栗縣文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黃鼎松
- 〈活動側寫〉語言與文字的對應 周欣雅
- 北北宜地區
- 〈論文〉台北:一個文學中心的形成(顏崑陽講評) 李瑞騰
- 當代台灣地緣詩學初論(龔鵬程講評) 孟樊
- 在雨絲滋潤下的花朵 兼談幾篇與雨港有關的詩文(喬林講評) 張星寰
- 蘭地文學的特質與開展(邱坤良講評) 徐惠隆
- 〈座談引言〉松.草與苔鮮 吳明輝
- 盛產藝文子弟的蘭陽平原 李潼
- 鄉土文學與民間傳承 鄭清文
- 〈活動側寫〉多元中心的理想 周欣雅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36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2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2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