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佛法十人. 八, 呂澂 : 當代佛學的泰斗
-
點閱:31
1人已收藏
- 作者: 洪啟嵩, 黃啟霖主編
-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大塊文化發行
- 出版年:2021
- 集叢名:FOR2:56
- ISBN:9786269504459
- EISBN:9786269519484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04843
- 附註:版權頁編次題名: 當代佛學的泰斗 呂澂
呂澂──承繼歐陽唯識,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語,當代佛學學力無出其右的佛學大師
呂澂生於一八九六年,是歐陽竟無的弟子。
一九一一年,當歐陽竟無擔任金陵刻經處編校出版工作時,當時就讀南京民國大學經濟系的呂澂常去購買佛書,因而結緣。後來呂澂退學之後,一度去歐陽竟無開設的研究部研讀佛法,再去日本短暫研讀美學後,回國擔任教職。
一九一八年,呂澂受歐陽竟無之邀,協助創辦支那內學院,從此遠離世俗,專心於佛學研究與教學。到支那內學院正式創立,歐陽竟無擔任校長,呂澂擔任學務主任,與當時太虛所創辦的武昌佛學院,成為兩大佛教教育中心。
呂澂智慧過人。他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巴利語,研究佛學的視野寬廣,當時無人能及。也因此,呂澂的譯著和著作俱豐;不但能寫作入門書籍,也能有深入研究的專門論述,解決許多佛教遺留的歷史問題。他是繼楊仁山、歐陽竟無之後,依現代學術研究方法,在印度佛教《雜阿含》經典領域能超越日本乃至西方的研究型學者。早年他的研究跨足印度、中國、西藏,尤重唯識、因明,留下了可觀之成果給後世,可說是近代中國佛學研究無出其右,睥睨國際的大家。
本書收錄呂澂重要著述,分為中國佛學、印度佛學、西藏佛學以及雜論等,對於綜觀清末民初整體佛學研究,可說有著絕佳的切入角度。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呂澂智慧過人。他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巴利語,研究佛學的視野寬廣,當時無人能及。也因此,呂澂的譯著和著作俱豐;不但能寫作入門書籍,也能有深入研究的專門論述,解決許多佛教遺留的歷史問題。他是繼楊仁山、歐陽竟無之後,依現代學術研究方法,在印度佛教《雜阿含》經典領域能超越日本乃至西方的研究型學者。早年他的研究跨足印度、中國、西藏,尤重唯識、因明,留下了可觀之成果給後世,可說是近代中國佛學研究無出其右,睥睨國際的大家。
本書收錄呂澂重要著述,分為中國佛學、印度佛學、西藏佛學以及雜論等,對於綜觀清末民初整體佛學研究,可說有著絕佳的切入角度。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 出版者序──一個讀者的觀點 郝明義
- 《現代佛法十人》編者新序 洪啟嵩
- 近代中國佛學研究大家─呂澂
- 中國佛學
- 談談有關初期禪宗思想的幾個問題
- 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想
- 起信與禪—對於《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
- 唐代禪宗學說略述
- 印度佛學
- 玄奘與印度佛學—從玄奘在印度所著的三論說起
- 禪學考原
- 雜阿含經刊定記
- 略述有部學
- 阿毗達磨汎論
- 佛家辯證法
- 西藏佛學
- 《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引言
- 《因明正理門論本證文》前言
- 西藏所傳的因明
- 重譯《西藏傳本攝大乘論》解題
- 漢藏佛學溝通的第一步
- 雜論
- 談「學」與「人之自覺」
- 內學院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計畫
- 正覺與出離
- 緣起與實相
- 觀行與轉依
- 結語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現代佛法十人(全套10冊)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