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3-30

「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頭」。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旅程,在有限「生」命中,如何找到生命的價值,活出永恆的慧命?面對年齡增長漸趨「老」邁的身軀,如何保持衝勁,繼續精進、在人群中付出?若是跌落在「病」苦深淵時,如何再造生命、點燃自己,踏出黑暗?面對「死」亡的恐懼,無常來臨、逝者已矣之痛,如何轉念為安,輕安自在地面對?
本書為第一冊──生老病死篇,其中收錄了上人對於「生死學」的解惑、開示。以期眾生能夠看開、放下,不要掛礙、執著。只要看淡生死,滋養慧命,發揮內心本具的清淨智慧,就能得到內心的安穩。

講述者介紹

證嚴上人

一九三七年生於臺灣臺中清水,一九六三年皈依上印下順導師,服膺「為佛教、為眾生」之慈示,感於花東地區貧窮落後、醫療匱乏,於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四日﹙農曆閏三月二十四日﹚,在花蓮佳民村普明寺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展開「竹筒歲月」,向大眾募心募款,勸勉日存五毛錢,開始從事慈善教富濟貧工作。

上人出家之後,獨自在普明寺後方約五十公尺、不到三坪半的小木屋,禮拜《法華經》、深究《無量義經》時,就立下自力耕生志節,是為靜思法脈發源地。
秉持「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之理念,慈濟由「慈善志業」肇啟,漸次開展「醫療、教育、人文」志業、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之「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帶動「付出無求,同時感恩」之風氣,達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之人間淨土目標。
  • 封面
  • 引言
  • 編輯緒言
  • 一 生
    • 活出慧命,利益眾生
    • 知足才是最大財富
    • 天下事要由天下人做
  • 二 老
    • 儲存壽量寶藏,力行菩薩道
    • 落實倫理,建構有尊嚴老年生活
  • 三 病
    • 身體交給醫生,心交給菩薩──罹病自處之道
    • 心開運轉福就來──面對至親傷病
    • 因核果海──論病苦
    • 醫護要做大醫王、白衣大士
    • 醫療志工是為眾生拔苦
  • 四 死
    • 盡大孝, 功德回向雙親──如何面對父母往生
    • 此生緣盡, 轉俗情為覺有情──配偶離世
    • 白髮送黑髮, 讓孩子隨緣新生
    • 惜生死, 觀無常──驟遭變故
    • 父精母血造己身, 不可自戕
    • 生命有盡, 慧命無窮──論生死
  • 五 大體捐贈
    • 化無用為大用
    • 無語良師留情人間
  • 版權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3-3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