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9
本書是以詩與畫並陳的方式,希望恢復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文學意境。詩人本是多愁善感的,但詩人不必都如屈原的憂國憂民;因為兒女私情、遊山玩水以及對友朋知思念之情,無不可以入詩。所以,過去儒家對於人類的真情,一律道德化、禮教化,往往是一種假道學。換言之,我們要接受現代化運動的洗禮,必須先脫離「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假改革、真保守」的新儒家主張。在這方面,我不主張全盤西化,而是以道家自由的心靈,接受中西文學與藝術的優點,以提升現代中華文化。因此我在本書中,以毛筆書寫徐志摩與李商隱的散文與詩句,以彰顯現代文人,怎樣設法走出傳統業已僵化的理學家的道德教化的老路。
- 獻詞 文學革命歷史 回顧重要人物 譚宇權博士(第a1頁)
- 推薦序一 詩哲雙璧 黃麗娟教授(第a5頁)
- 推薦序二 「強者」譚宇權! 拙耕博士(第a7頁)
- 自序 譚宇權博士(第b1頁)
- 自由中國文藝革命宣言(第1頁)
- 第一部分 導論——詩人何為?(第27頁)
- 第二部分 我們都是過客,也是旅人(第103頁)
- 旅人客棧(第105頁)
- 旅人小品(第153頁)
- 旅人小記(第237頁)
- 旅人日記(第299頁)
- 拾穗集(第375頁)
- 為短命而有才氣的詩人抄詩文(第437頁)
- 後記(第441頁)
紙本書 NT$ 700
單本電子書
NT$
49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