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密教論考
  • 點閱:106
    18人已收藏
  • 作者: 呂建福著
  • 出版社:空庭書苑
  • 出版年:2009
  • 集叢名:海印學術叢刊:3
  • ISBN:9789867484369
  • 格式:PDF,JPG
  • 頁數:402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1

密教自三世紀在印度興起之後,逐漸流傳開來,至七世紀,盛極一時,迅速在中亞、西亞、中國、日本、朝鮮等地傳播和發展,先後形成具有不同地方特點的流派。對於密教的研究,向以日本學者居於領先,而華文學術圈在呂建福教授全力投入密教的研究之後,有了全新的斬獲。

呂教授多年來從事宗教學研究,尤側重密教、中國佛教史、宗教學理論。他發現日本學者的說法與中國密教的實際情況多所出入,於是拋開一般流行的說法,直接由原始資料入手,系統梳理密教在中國傳播、發展的軌跡及理論樣貌,建立關於密教史的基本學說,尤其提出密教起源於大乘佛教陀羅尼及其早期發展演變的歷史,廣受學界重視,且獲獎不斷。作者近年側重研究佛教思想,仍屢有創見,例如他指出學界廣為流傳的六大緣起說並非一般密教哲學論題,而是空海創立的東密真言宗理論,並論證密教哲學的基本論題實為菩提心論。凡此等等精湛的論述,都將在本書中呈現。

本論文集蒐羅了作者1988至2008年間所發表的論文,其中多數與密教有關,而此次繁體版更在簡體版的基礎上另有增補。論文大體保留發表當時之原貌,從研究史的角度來看,自有其一定的意義。透過本書,作者的密教研究成果得以集中呈現在讀者面前。

呂建福

男,1957年9月生,青海省民和縣人。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學專業,哲學碩士學位。現任陝西師範大學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主任、宗教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主要從事宗教學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側重研究佛教密宗。


主要代表作《中國密教史》,1987年獲全國第二屆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專著獎。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7年一般專案《密教思想史》。主要講授的課程有:宗教學原理、中國佛教史、佛教文獻學、印度宗教與哲學、藏傳佛教史、密教研究等。


  • 繁體增訂版序(第i頁)
  • 第一編、密教總論(第1頁)
    • 關於中國密教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第2頁)
    • 論密教的起源與形成(第11頁)
  • 第二編、密教信仰考論(第23頁)
    • 五台山文殊信仰與密宗(第24頁)
    • 千缽文殊的產生及其影響(第31頁)
    • 普賢菩薩在金剛乘教法中的地位(第41頁)
    • 尊勝陀羅尼及其信仰(第52頁)
    • 密宗傳入四川考(第73頁)
  • 第三編、密教文物釋證(第79頁)
    • 法門寺出土文物中有關密教內容考釋(第80頁)
    • 法門寺出土捧真身菩薩蓮座頂面梵字釋證(第100頁)
    • 關於法門寺地宮密教文物及其內涵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第112頁)
  • 第四編、密教思想考論(第137頁)
    • 密教哲學的基本論題及其重要概念(第138頁)
    • 一行及其佛學思想(第153頁)
    • 《大日經供養法疏》及其本體論思想(第176頁)
    • 論不空的密教思想(第189頁)
    • 論空海的六大緣起說(第233頁)
  • 第五編、密教與其他教派關係(第249頁)
    • 禪宗北宗與密宗的關係(第250頁)
    • 佛教施食法及其在宋代的流行(第261頁)
    • 密教之念佛(第271頁)
  • 第六編、中日韓密教關係(第281頁)
    • 中日密教關係史上的重要文獻 ──《回日本僧實慧等書》及其價值(第282頁)
    • 略論密宗教法在中日兩國的演變(第288頁)
    • 高麗王朝的祈禳佛教與東傳之密教(第305頁)
  • 第七編、佛教經籍考略(第323頁)
    • 元魏譯經考略(第324頁)
    • 一行著述敘略(第339頁)
  • 第八編、佛教與中國傳統觀念(第351頁)
    •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播與中國民族觀的嬗變 ──以儒釋道三教論爭為中心(第352頁)
    • 佛教世界觀對中國古代地理中心觀念的影響(第372頁)
紙本書 NT$ 480
單本電子書
NT$ 33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1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