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母的控制力,變成孩子的自制力,
給他們長成自己的勇氣與機會。
「我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瑞君有個強韌而從容的豐足內在,不論孩子處在哪個階段,她都能在『出手』與『放手』之間游刃有餘、恰如其分,正如這本書的書名:剛剛好的管教。」
--──親子作家 彭菊仙
「教養」對親子而言都是種學習。孩子學著對自己的行為與生命負責,大人也學著尊重孩子是獨立的生命。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教養出完美的孩子。每一對親子在相處中都會犯錯,甚至可能傷害彼此,但這些都是磨合的過程與教養手段的必要調整。
臉書超人氣親子作家尚瑞君,集結十幾年的母職與九年多的代課經驗,將教養與教育的想法、心法、方法與作法,化成平凡如所有親子日常、卻充滿母性慈愛的文字。
書中收錄父母最關心的親子問題與教養理念,包括:如何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達到真正的獨立、別把「家庭作業」當成「家長作業」、試著蹲下來能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還有告訴所有的母親,當媽媽是陪伴孩子,也是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管教如果過頭,會變成操控或是壓迫;如果不足,會形成溺愛或是放縱。剛剛好的管教,不是由前面控制的行為,而是在背後支持的力量。別讓你的不安與焦慮,弱化了孩子的能力與發展,讓他們只帶著你的愛,勇敢走自己的路。
- 放心與放手的教養法則 -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辦法就會有辦法。
當孩子遇到複雜的任務,可以教他們拆解成小步驟。很多恐懼與擔憂,只要把它變成行動的力量,開始做,就不會覺得那麼困難或害怕。
.當受挫的孩子說他難過的想跳樓……
面對挫折與失敗,孩子也許想逃避或放棄,這時需要父母的鼓勵與陪伴,協助孩子認識自己面對挫敗的情緒反應,才能在逆境中生出突破困境的勇氣與復原力。
.我無法改變教育制度,但希望你能這樣生活。
親愛的孩子,生活不盡然都是美好,生命更是充斥著不美好,但我們要努力做到,問心無愧,了無遺憾,我們不用追求完美的人生,但要努力地完成,每件該做好的事。
.習慣被拒絕的孩子,長大也會否定自己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走上錯路、遠路、冤枉路,但這些判斷與決策的機會,是必要的練習與經驗。如果他們都在父母的「不要」中,失去了做決定的練習機會,日後可能就會用「任性的賭」來做選擇。
名人推薦(按筆畫順序排列)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李貞慧 親職作家暨繪本閱讀推廣人、林中斌 前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兼所長、林仁煥 新竹縣中正國小校長、 林翔宇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遺傳學科主任、王信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曾明騰 SUPER教師全國首獎、彭菊仙 親子作家、楚雲 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劉坤億 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
溫馨推薦
生養小孩,從來不是父母造就了孩子,而是孩子造就了父母。我們在養兒育女的路上,歷練、學習與修行,是子女帶領我們更認識自己。如果能從中得到一些覺察與醒悟,我們當有機會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有力的存在。
--──親職作家暨閱讀推廣人 李貞慧
書中每一個章節就如同一個又一個的觀念與行動App,讓我們在教養的路途上,能隨時進行下載與更新,同時透過不時地修正、演練,而逐漸形成獨一無二,最符合自己的親子管教模式。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本書深入淺出地剖析與探討父母對孩子的深遠影響,不僅是孩子人生的方法論,也是現在父母學習如何妥善經營親子關係與開發孩子天賦的父母方法論。
--──前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兼所長 林中斌
孩子會從你的眼神態度,感受父母對他的種種情緒意念,進而形塑出自我;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孩子也讓成人後的父母有機會再次成長,成為更好的人。
--──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 劉坤億
- 封面
- 推薦序 孩子學會長大,父母學習成熟
- 推薦序 教養剛剛好,親子少煩惱
- 推薦序 當個還不賴的父母
- 推薦序 你如何對待孩子,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 推薦序 教養的自我覺察
- 推薦語
- 作者序 孩子的樣子,就是父母的鏡子
- PART 1 分數很重要,但還有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 想辦法就會有辦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 拖拖拉拉,忘東忘西,時間管理要從小教起
- 誰規定男生就不能穿粉紅色?性別的標籤迷思與反思
- 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獨立
- 讓孩子知道,金錢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
- 進小學前,先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 家有國中生的父母因應之道
- 幫孩子請假出遊,我投反對票
- 高中才能擁有手機的3C教養觀
- PART 2 考不好的孩子,最需要父母支持
- 別把「家庭作業」當成「家長作業」
- 孩子考不好,其實比你更難受
- 國小生學習的熱情與能力,比斤斤計較分數更重要
- 當受挫的孩子說他難過地想跳樓……
- 「分數不重要」不是孩子的免死金牌,孩子的成績也不是父母的教養業績
- 孩子,我無法改變教育制度,但希望你能這樣生活
- PART 3 剛剛好的愛與管教
- 習慣被拒絕的孩子,長大也會否定自己
- 孩子的頂嘴,是成長的開始
- 蹲下來,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 大人的無心之言,可能成為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 教養,是在背後支持的力量,不是由前面控制的行為
- 放手,孩子才會長出力量
- 讓孩子的思念有所寄託,能化解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
- 對話式教養——親子有效溝通的五大祕訣
- 教養是造橋舖路的心靈工程
- 溫和而堅定地守住教養界線
- PART 4 媽媽真的很厲害,但她沒有超能力
- 好好陪伴孩子,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 媽媽的不耐煩,是向家人求救的訊號
- 如果命中注定,又何須算命?
- 婚姻,是夫妻互相完整彼此
- 生活要認真經營,但不要過度努力
- 幸福是一種對等的相處
- 結語 教養,是親子圓滿相愛時的修行
- 版權
- 封底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