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大臺北隱藏版美食
人氣美食部落客•口袋名單不藏私
126在地小吃+28特色景點+14一日遊提案
對我而言,深藏在記憶中的美味,以及那伴隨著美食而來的溫暖幸福感,是撫慰人心最直接的方法。
在繁忙的都市氣息中,不妨跟著人氣部落客布咕先生,來趟低碳環保的週末輕旅行,挖掘隱身在巷弄的美味小吃,體驗大臺北的人文風情美景,悠閑品味生活。
誠摯推薦
窩客島 營運經理─林志豪
猶如中世紀的尋水者,緩緩行於巷弄,為讀者探尋珍貴的美味日常。
生活美學家─Aiko〈手感溫度.愛生活〉
在雙北巷弄中,跟著書裡的步調,找尋屬於自己的好味道。
雲沛集團 行銷總監─Kimmy Lin
全臺稱霸!大臺北所有好吃好玩,盡在《雙北巷弄隱食》。
百博雲端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經理─楊博喻
雷書!勿買?不想巷弄美味、私房景點,從此大排長龍……
Youtuber網帥─廉傑克曼
因為隱藏,所以無敵!這本書作弊似的,揭露神秘的地方美味。
- 士林區(第8頁)
- 隱藏版攤車美食――社子島第一辣(第9頁)
- 市場裡的老店――老牌香菇赤肉羹(第10頁)
- 25元的絕品豆花――古早味豆花(第11頁)
- 經典老字號冰品――以利泡泡冰(第12頁)
- 酸辣帶勁的泰式涼麵――嘉香涼麵(第13頁)
- 酥脆好味蔥油餅――士林郭家蔥油餅(第14頁)
- 早起的人才有包子吃――翁記包子(第15頁)
- 行家才知道的美味――天母蚵仔麵線(第16頁)
- 外籍旅客必訪――士林觀光夜市(第17頁)
- 北投區(第18頁)
- 自製非基改豆花――傳統之最豆花堂(第19頁)
- 巷弄手工蛋餅――實踐街無名早餐店(第20頁)
- 市場人氣小吃攤――矮仔財(第21頁)
- 50年碳烤老店――無名古早味碳烤(第22頁)
- 現點現做的小籠包――無名手工小籠包(第23頁)
- 宵夜的好選擇――台南滷三塊(第24頁)
- 去煩解悶無憂茶――高記茶莊(第25頁)
- 內湖區(第26頁)
- 黃昏市場的酥脆炸雞――文德炸雞(第27頁)
- 意猶未盡的好滋味――大佳牛雜湯(第28頁)
- 齒頰留香的雞肉飯――嘉義雞肉飯(第29頁)
- 在地人激推的水餃――青島餃子館(第30頁)
- 香Q 彈牙的滷大腸――麵線陳專業麵線(第31頁)
- 甜蜜花生QQ――Loya熱壓吐司(第32頁)
- 溜小孩的好去處――大湖公園(第33頁)
- 繽紛摩天輪盡收眼底――劍南山夜景(第34頁)
- 臺北的祕密花園――汐止新山夢湖(第35頁)
- 中山區(第36頁)
- 一吃就會愛上的滋味――包好吃碳烤(第37頁)
- 24小時不間斷的美味――古都刈包油飯(第38頁)
- 客家風味辣蘿蔔乾――Ha婆蚵仔麵線(第39頁)
- 鮮甜滿分的現煮魚湯――蕭家鮮魚湯(第40頁)
- 吃過的人都說讚――黃記魯肉飯(第41頁)
- 人氣爆漿紅豆餅――晴光紅豆餅(第42頁)
- 傳統市場的人情味――丁香豆花(第43頁)
- 濟世助人保安康――行天宮(第44頁)
- 彩花流水新視界――花博公園(第45頁)
- 松山區(第46頁)
- 運將的最愛――延壽街無名麵攤(第47頁)
- 記憶中的好味道――祖傳嘉義香菇肉羹(第48頁)
- 酸甜開胃椒麻雞――百里香蚌麵(第49頁)
- 市場裡的隱密小店――東引小吃店(第50頁)
- 傳承百年的美味――東發號(第51頁)
- 一個人也能獨享的羊肉鍋――羊暘珍品小吃(第52頁)
- 多功能體育場館――臺北小巨蛋(第53頁)
- 山豬窟的綠色奇蹟――山水綠生態公園(第54頁)
- 大安區(第55頁)
- 稱霸東區的平價麵食――頂好紫琳蒸餃館(第56頁)
- Q彈有勁的口感――王家刀切麵店(第57頁)
- 超級排隊美食――彰化肉圓(第58頁)
- 巨無霸手工芋圓――通化街九份芋圓(第59頁)
- 老店新址美味依舊――溫州街蘿蔔絲餅達人(第60頁)
- 真材實料的美味――糊塗麵(第61頁)
- 鬧中取靜小清新――大安森林公園(第62頁)
- 美食激戰區――臨江街觀光夜市(第63頁)
- 人文時尚愜意遊――師大龍泉商圈(第64頁)
- 信義區(第65頁)
- 冬令暖胃補身――施家麻油腰花(第66頁)
- 酥脆不膩別具風味――兄弟鹽酥雞(第67頁)
- 古早味鹹香排骨――阿忠自助餐(第68頁)
- 手擀寬麵Q彈有勁――南村小吃店(第69頁)
- 炒飯炒麵專賣店――香廚(第70頁)
- 雞排創始店――鄭姑媽小吃店(第71頁)
- 知性藝文空間――國父紀念館(第72頁)
- 俯瞰臺北101――象山親山步道(第73頁)
- 原創基地――松山文創園區(第74頁)
- 文山區(第75頁)
- 先炸再烤超美味――萬隆碳烤香雞排(第76頁)
- 家常美味麵疙瘩――京華小吃店(第77頁)
- 雙倍美味的口感――高記雙管四神湯(第78頁)
- 平實的庶民小吃――老娘米粉湯(第79頁)
- 名人也愛的蒸包――青島包子舖(第80頁)
- 料多實在的好味道――景美豆花(第81頁)
- 市場懷舊美食――景美觀光商圈(第82頁)
- 童年的回憶――市立動物園(第83頁)
- 大同區(第84頁)
- 可遇而不可求――八筒魯肉飯(第85頁)
- 天然紅豆腐――紅昌吉(第86頁)
- 銅板美食――黃福龍脆皮蔥油餅(第87頁)
- 台式古早味――黑點雞肉食堂(第88頁)
- 傳統中式早餐店――重慶豆漿(第89頁)
- 大火快炒的美味――阿寶師台東鱔魚麵(第90頁)
- 冰火交融的絕妙滋味――祥記純糖麻糬(第91頁)
- 遵循古法的焦香風味――杉味豆花(第92頁)
- 老臺北人的懷舊味道――延三觀光夜市(第93頁)
- 消失的臺北後站――華陰街徒步區(第94頁)
- 中正區(第95頁)
- 色、香、味俱全――金峰魯肉飯(第96頁)
- 傳說中的限量肉圓――同安街麵線羹(第97頁)
- 冰與火的雙重享受――得記麻辣.鴉片粉圓(第98頁)
- 道地手工上海包子――古亭三六九(第99頁)
- 70年代的懷舊氛圍――東一排骨(第100頁)
- 飽足感十足的韭菜盒――大三元豆漿店(第101頁)
- 早餐就該這樣吃――汀州路無名鹹粥(第102頁)
- CP值破表的黑白切――南機場無名麵店(第103頁)
-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華山1914(第104頁)
- 臺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第105頁)
- 水岸藝文空間――紀州庵文學森林(第106頁)
- 萬華區(第107頁)
- 小資族的最愛――潘記燒肉飯(第108頁)
- 聞香下馬――阿忠碳烤(第109頁)
- 醃梅魯肉飯――李記宜蘭肉焿(第110頁)
- 在地人專屬的巷弄小吃――蘇家蚵仔麵線(第111頁)
- 銅板價抗漲美食――施福建好吃雞肉(第112頁)
- 超人氣排隊小吃――頂級甜不辣(第113頁)
- 濃郁烏醋飄香――萬華烏醋乾麵(第114頁)
- 深夜冰菓店――龍都冰菓專業家(第115頁)
- 重溫舊時代的榮景――剝皮寮歷史街區(第116頁)
- 綜合性都會公園――青年公園(第117頁)
- 三重區(第118頁)
- 山珍海味集於一身――阿和麵線(第119頁)
- 藏身街角的麵攤――三兄弟無名麵攤(第120頁)
- 極品魯肉飯――今大魯肉飯(第121頁)
- 學生時代的回味――五華街無名炸雞(第122頁)
- 樸實嘉鄉味――布袋豆菜麵(第123頁)
- 獨門醬料――一品蔥油餅(第124頁)
- 古早味排骨飯――三民街無名排骨飯(第125頁)
- 陳年老滷的醍醐味――光興腿庫(第126頁)
- 招牌手工芋泥冰――後竹圍街無名豆花(第127頁)
- 大如拳頭的小籠包――集美街無名小籠包(第128頁)
- 蘆洲區│五股區(第129頁)
- 比手掌大的雞排――蘆洲四口(第130頁)
- 你捐血,我送餅――海伯胡椒餅(第131頁)
- 當黑糖遇上豆花――古早味豆花(第132頁)
- 一個銅板有找――北港雞排(第133頁)
- 價格平實的味覺饗宴――家鄉鵝肉擔仔麵(第134頁)
- 貨真價實的雞排――香雞莊(第135頁)
- 皮薄餡多湯鮮――民權路無名小籠包(第136頁)
- 獨樹一格的酒釀風味――荷媽雪釀餅(第137頁)
- 約會聖地――水碓景觀公園(第138頁)
- 好運旺旺來――鳳梨酥夢工場(第139頁)
- 新莊區│泰山區(第141頁)
- 就算遲到也要吃――中華路無名早餐車(第142頁)
- 道地臺灣味零嘴――QQ蛋芝麻球(第143頁)
- 四十年不變的好味道――老牌蚵仔大腸麵線(第144頁)
- 走過百年歷史的餅舖――老順香餅店(第145頁)
- 每日新鮮直送――魯肉發無刺虱目魚粥(第146頁)
- 古早味鹽酥雞――中和街鹽酥雞(第147頁)
- 燒餅油條專賣店――熊記(第148頁)
- 越夜越美麗――新月橋(第149頁)
- 懶人專用輕鬆步道――瓊仔湖登山步道(第150頁)
- 板橋區│土城區(第152頁)
- 黃石市場小吃巡禮――高記生炒魷魚(第153頁)
- 歲月醞釀的美味――第一家鹽酥雞(第154頁)
- 轉角遇到蔥油餅――古早味蔥油餅(第155頁)
- 手作的樸實味道――石頭肉圓(第156頁)
- 夜市飄香人氣小吃――好味道臭豆腐(第157頁)
- 菜市場的傳統炸雞――福德街無名炸雞(第158頁)
- 鮮嫩多汁的炸雞――阿元的炸雞(第159頁)
- 甜蜜蜜消暑冰品――嘉義粉條冰(第160頁)
- 夜貓子的好去處――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第161頁)
- 創意和菓子文化形象館――手信坊(第162頁)
- 中和區(第163頁)
- 原汁原味的台式炸雞――皇家炸雞(第164頁)
- 在地人熟悉的味道――廟口無名炭烤(第165頁)
- 酸辣醬汁超開胃――重慶抄手麵食(第166頁)
- 外酥內嫩又多汁――蕭家下港脆皮臭豆腐(第167頁)
- 加湯不加價――大胖肉焿(第168頁)
- 意外的美味絕配――鼎鮮飯麵(第169頁)
- 在地人都推薦的老店――巨鼎鍋貼專賣店(第170頁)
- 賞景夜拍的好所在――烘爐地(第171頁)
- 永和區(第173頁)
- 懷舊古早味――臺灣第一香(第174頁)
- 料多味美的炒泡麵――嘉家廚房(第175頁)
- 手工爆漿芝麻湯圓――何鎮有純手工湯圓豆花(第176頁)
- 無法言喻的美味――惡燒肉弁当(第177頁)
- 巷弄裡的老店――家鄉園(第178頁)
- 純手工黑糖豆花――金品芙蓉(第179頁)
- 怪味紅油炒手――極味棧(第180頁)
- 脆皮芋頭肉圓――北斗肉圓(第181頁)
- 嗆辣紅油皮蛋――海爺四號乾麵店(第182頁)
- 創意豬排飯――金八式豬排專賣店(第183頁)
- 食在遊趣(第184頁)
-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三峽老街(第185頁)
- 熊空茶園│三峽染工坊│山泉水手工豆花(第189頁)
- 九份老街│昇平戲院│黃金博物館│金瓜石神社│阿蘭芋粿草仔粿│阿柑姨│賴阿婆(第192頁)
- 野柳地質公園│金山老街│老梅綠石槽│金山鴨肉│金山王肉包(第195頁)
- 鶯歌陶瓷博物館│鶯歌老街│鶯歌光點美學館│阿嬤ㄟ豆花(第197頁)
- 淡水老街│八里老街│淡水漁人碼頭│姐妹雙胞胎(第200頁)
- 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深坑老街│金大鼎串烤香豆腐│芭樂嬌│澳洲霜淇淋│老街頭(第202頁)
- 烏來老街│碧潭風景區│雅各道地原住民山豬肉香腸│桂山冰棒(第204頁)
- 石碇老街│坪林茶業博物館│八卦茶園(第206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7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