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大師學創造力. 2, 牛頓的物理學探索+21個趣味實驗
-
點閱:88
1人已收藏
- 譯自:Isaac Newton and physics for kids:his life and ideas with 21 activities
- 作者: 凱麗.何理翰(Kerrie Logan Hollihan)著 , 周宜芳譯
- 出版社:字畝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出版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17
- 集叢名:Stem:002
- ISBN:9789869550802
- 格式:PDF,JPG
- 頁數:172
- 附註:含索引
- 系列書: 跟大師學創造力,本系列共9本
【跟大師學創造力1-5】 系列
學習寫作與表達能力 ,「讀寫科學史」最佳範本
以科學家/藝術家的故事追根溯源,和隨手可作的簡單活動,體驗大師的創作歷程,更能幫助讀者「深度學習」,增加閱讀能力及跨領域整合思考能力,獲得全美科學教師聯盟推薦,更受到國內推廣科普的媒體及老師喜愛。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及共同創辦人)總導讀
張東君(科普作家)專文導讀
姚荏富 (LIS線上教學平台科學史作家)驚艷推薦
向近代物理學之父牛頓學創造力——
物體為什麼一定會往下掉?行星為什麼會在固定軌道上運行?
我不知道世界怎麼看我,但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真理的浩瀚汪洋,完全還沒有探索過。
★ 向牛頓學創造力的10個好方法
1.對事物保有獨特的看法。
2.保持好奇,具備高度的專注力。
3.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空白雜記本,並經常使用它。
4.遇到問題時,習慣從每個角度思考,才能下結論。
5.看世界的方式,永遠可以和別人不一樣。
6.在學校生活中,交到真正的朋友。
7.找到適合自己的導師。
8.提出一連串的大哉問,不斷延伸有興趣的主題清單。
9.獨處,思考和懷疑。
10.永遠保持觀察事物的習慣。
牛頓是個性怪異的奇才,在短短的幾年間,他在物理學、天文學和數學領域都有領先時代的新發現,他發明反射式望遠鏡,解釋行星和彗星的運動,發現光具備多重色彩的本質,並開創數學知識的嶄新領域──微積分。
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影響了物理學的各個領域:研究光的光學;研究熱、能量和氣體的熱力學;還有電力學和磁力學。牛頓以隻手改變科學進展的進程,拉開啟蒙時期的序幕。牛頓不是現代科學家,而是「一腳踩在中世紀、另一腳踏在通往現代科學之路」的先鋒者。
本書以豐富的筆觸,描繪這位精采又複雜的人物,讓我們看到一個英國小村莊的牧羊農之子,如何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
本書附有21個實驗活動,對照國小及國中自然、理化等基礎課程內容,運用常見的材料,容易操作。包含:製作水車、製作稜鏡、三大運動定律練習、機率計算、水鐘與燭鐘……等。並收錄科學家大事紀年表、重要名詞解釋、著作索引、參考網站等,方便查找。
本書特色
★5年級以上適讀──物理、化學、數學、天文,STEM補充教材首選!
★收錄超過200張原文插圖或照片,兼顧人文、科學及藝術教育培養。
★21個實驗活動,對照國小及國中自然、理化等基礎課程內容,運用常見的材料,容易操作。包含:製作水車、製作稜鏡、三大運動定律練習、機率計算、水鐘與燭鐘……等。
★收錄科學家大事紀年表、重要名詞解釋、著作索引、參考網站等。
張東君(科普作家)專文導讀
姚荏富 (LIS線上教學平台科學史作家)驚艷推薦
向近代物理學之父牛頓學創造力——
物體為什麼一定會往下掉?行星為什麼會在固定軌道上運行?
我不知道世界怎麼看我,但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真理的浩瀚汪洋,完全還沒有探索過。
★ 向牛頓學創造力的10個好方法
1.對事物保有獨特的看法。
2.保持好奇,具備高度的專注力。
3.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空白雜記本,並經常使用它。
4.遇到問題時,習慣從每個角度思考,才能下結論。
5.看世界的方式,永遠可以和別人不一樣。
6.在學校生活中,交到真正的朋友。
7.找到適合自己的導師。
8.提出一連串的大哉問,不斷延伸有興趣的主題清單。
9.獨處,思考和懷疑。
10.永遠保持觀察事物的習慣。
牛頓是個性怪異的奇才,在短短的幾年間,他在物理學、天文學和數學領域都有領先時代的新發現,他發明反射式望遠鏡,解釋行星和彗星的運動,發現光具備多重色彩的本質,並開創數學知識的嶄新領域──微積分。
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影響了物理學的各個領域:研究光的光學;研究熱、能量和氣體的熱力學;還有電力學和磁力學。牛頓以隻手改變科學進展的進程,拉開啟蒙時期的序幕。牛頓不是現代科學家,而是「一腳踩在中世紀、另一腳踏在通往現代科學之路」的先鋒者。
本書以豐富的筆觸,描繪這位精采又複雜的人物,讓我們看到一個英國小村莊的牧羊農之子,如何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
本書附有21個實驗活動,對照國小及國中自然、理化等基礎課程內容,運用常見的材料,容易操作。包含:製作水車、製作稜鏡、三大運動定律練習、機率計算、水鐘與燭鐘……等。並收錄科學家大事紀年表、重要名詞解釋、著作索引、參考網站等,方便查找。
本書特色
★5年級以上適讀──物理、化學、數學、天文,STEM補充教材首選!
★收錄超過200張原文插圖或照片,兼顧人文、科學及藝術教育培養。
★21個實驗活動,對照國小及國中自然、理化等基礎課程內容,運用常見的材料,容易操作。包含:製作水車、製作稜鏡、三大運動定律練習、機率計算、水鐘與燭鐘……等。
★收錄科學家大事紀年表、重要名詞解釋、著作索引、參考網站等。
- 總導讀/鄭國威(第6頁)
- 導讀/張東君(第8頁)
- 序言:絕頂聰明又特立獨行的牛頓(第11頁)
- 大事紀年表(第12頁)
- Chapter 1 不凡的少年(第17頁)
- 製作你專屬的「雜記本」(第21頁)
- 製作水車(第24頁)
- 自己做寫字用的墨水(第28頁)
- Chapter 2 在劍橋求學的歲月(第35頁)
- 月的盈缺(第39頁)
- 觀察鐘擺運動(第46頁)
- Chapter 3 特立獨行的牛崸(第49頁)
- 水鐘好?還是燭鐘好?(第52頁)
- 眼睛會騙人(第54頁)
- 你的緯度有多高?(第56頁)
- Chapter 4 牛頓的大哉問(第61頁)
- 製作防疫面具(第70頁)
- Chapter 5 牛頓靈「光」乍現(第73頁)
- 自製稜鏡(第78頁)
- 牛頓環(第86頁)
- 用光驗證反平方定律(第88頁)
- Chapter 6 牛頓的祕密歲月(第91頁)
- 破解煉金詩密碼(第97頁)
- 水晶花園(第100頁)
- Chapter 7 科學世界 最重要的一本書(第107頁)
- 牛頓第一定律(第112頁)
- 牛頓第二定律(第114頁)
- 牛頓第三定律(第115頁)
- Chapter 8 尋求變化(第123頁)
- 拋物面的力量(第125頁)
- 勝算有多少?(第129頁)
- 用繩球進行力的遊戲(第130頁)
- Chapter 9 倫敦歲月(第135頁)
- 棺材板蘋果派(第144頁)
- 肖像畫裡的線索(第145頁)
- Chapter 10 獅吼聲漸歇(第149頁)
- 誌謝(第157頁)
- 參考資源(第158頁)
- 重要名詞索引(第160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