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素書:上下一千三百六十字, 半本伐謀交兵術。:張良領航入門, 帶你征服職場、社交, 通往順達人生
  • 點閱:784
    130人已收藏
  • 作者: 黃石公撰著 , 東籬子解譯
  • 出版社:出色文化
  • 出版年:2019
  • 集叢名:古籍今用 風華再現 風華系列:2
  • ISBN:9789869795210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404
  • 字數:174014
  • 附註:版權頁副題名: 上下一千三百六十字, 半本伐謀交兵術。 : 一代謀略大師張良帶你征服職場、社交, 通往順達人生 原書名: 素書全鑑 附錄: 1, <<素書>>原典--2, 黃石公傳--3, 張商英(宋)原序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0

古籍今用,風華重現
賦予經典名著新的生命,透過書中睿智的文字,讓我們重拾過去不曾領悟的處世手腕、生活智慧。

@本書特色
(1)一本書的智慧,扭轉一個人的一生,而這個人的一生,又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

《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宋人張商英在素書序裡寫到,一代謀聖張良僅用此書的一、二謀略,就助劉邦得了天下。

(2)全書只有六章,共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璣,小可修身處世,大能安邦定國
素書的內容可分為幾個面向:
一 、闡明一個人該具備的處世哲學:
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是貫通素書一千三百六十字的精髓奧義,張良的謀略得益於此,才能秉持「順境不喜,逆境不優」的態度。
二、闡述了一個掌權者該秉持的用人原則。
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提出「任材使能,所以濟世」、「危莫危於任疑」等理論,提示掌權者應該「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放到現代等於是一套職場中的拚搏的生存哲學,具有指導性意義。
三、繼往五百年,一本謀略史,總結了作者在安邦治國、為人處世的經驗。
素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精華,既言述了治國安邦的大謀略,也注重為人處世的小智慧,反映出作者海納百川的思想。

綜上所述,《素書》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再進一步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兼收並蓄, 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的價值,很值得一讀。
《素書》問世以來版本甚多。至今許多人仍孜孜不倦地鑽研書中短短不過兩千字的道理。
從書中的角度看來,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不脫以「人」為主體,古人曾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素書將「人」的問題放在首位。
素書談及「建功謀略」、「通曉勝敗與興衰的道理」,提示讀者要以古鑑今,雖然一般人用不到「出奇制勝」的兵家謀略,但能否協調好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卻依舊與成功順達的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讀素書,笑看那個時代的兵戰謀略,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徹底改變了張良的命運,細品字裡行間的微言大義,你不需要出將入相,但至少打通人情際遇的任督二脈,修練那些安身立命的處世智慧。

作者簡介

黃石公

黃石公,秦朝末年人物,相傳曾傳授張良兵法。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自從在下邳橋上得黃石公授予兵書,十三年後他跟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然在穀城山下見到一塊黃石,張良將黃石取回來當做寶貝一樣祭祀。
張良死後和黃石一起下葬,他的後人每當伏日和臘日上墳掃墓,也要祭祀黃石。山東後有穀城黃石公祠,唐朝李棲筠曾作《濟州穀城黃石公祠記》傳世。
目前,後世流傳得有《素書》和《黃石公三略》。

解釋

東籬子

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行官》(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出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素書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等。
  • 導讀
  • 前言
  • 原始章第一: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 ◎ 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 ◎ 道是人必須遵循的最高法則
    • ◎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 ◎ 做個有慈惠惻隱之心的仁者
    • ◎ 以道義為準繩方可立功立事
    • ◎ 時刻踐行禮的規範
    • ◎ 要想建功立業就不能五缺其一
    • ◎ 要通曉盛衰與成敗的道理
    • ◎ 不得意時就守志待時
    • ◎ 乘勢而上就能一飛沖天
    • ◎ 道的修養超乎一切
  • 正道章第二:最有效的人生韜略是「守正」
    • ◎ 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遠方
    • ◎ 至誠守信能夠統一不同人的認識
    • ◎ 要善於以古鑑今
    • ◎ 言行之中透出人的品性
    • ◎ 恪守本分聰明有度
    • ◎ 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讓推脫
    • ◎ 不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 求人之志章第三:志向明確的人才能成大器
    • ◎ 沒有無邊的欲望所以活著不累
    • ◎ 不為惡事自然無過
    • ◎ 貪酒近色壞了好名聲
    • ◎ 遠離是非之地才能保身無誤
    • ◎ 博學多問微言修身
    • ◎ 恭儉謙約才能守住幸福
    • ◎ 親友正直自己也不至於誤入歧途
    • ◎ 任用人才要量其所能
    • ◎ 打擊惡人讒言才能防止混亂
    • ◎ 學習古人的經驗才能不迷惑
    • ◎ 凡事三思而行
    • ◎ 懂得權變才能解開很多死結
    • ◎ 說話到位而無過可以避免災禍
    • ◎ 堅守信念才能立功
  • 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權變與操控的基本原則
    • ◎ 正確地運用智慧、謀略
    • ◎ 忍辱方能身安
    • ◎ 做事之前先修德
    • ◎ 心誠好善一生常樂
    • ◎ 看透事物的本質
    • ◎ 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 ◎ 做不到心平氣和就會痛苦和悲傷
    • ◎ 切不可貪圖不義之富貴
    • ◎ 傲慢自大者容易變成孤家寡人
    • ◎ 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 ◎ 自私自利招致敗局
  • 遵義章第五:用錯方法會陷自己於被動境地
    • ◎ 對下屬也要留一手
    • ◎ 知錯就改迷途知返
    • ◎ 謹防禍從口出
    • ◎ 令出如山執法必嚴
    • ◎ 樹立權威是一門大學問
    • ◎ 用人者不可當眾辱人
    • ◎ 對你所敬仰之人不可怠慢
    • ◎ 明辨忠奸善惡
    • ◎ 貪戀女色使人昏庸
    • ◎ 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 ◎ 名不副實、傲氣沖天者必無善終
    • ◎ 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 ◎ 別因為一點過失就徹底否定人的才能
    • ◎ 別讓問題出在內部
    • ◎ 人才不可用而不任
    • ◎ 輕諾寡信必招人怨恨
    • ◎ 誠心施捨不要期望報答
    • ◎ 富貴不可忘乎所以
    • ◎ 用人不可計較前嫌
    • ◎ 用人不當功敗垂成
    • ◎ 為人做官要處理好自己的「強」和「弱」
    • ◎ 陰計外洩肯定會失敗
    • ◎ 只顧斂財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
    • ◎ 勿讓奮勇殺敵的人貧窮
    • ◎ 腐敗是千年不變的公害
    • ◎ 記過不記善就是暴君
    • ◎ 刑罰不可濫用
    • ◎ 有獎賞才可立大功
    • ◎ 獎懲一定要分明、公正
    • ◎ 喜歡讒言排斥忠諫者必亡
    • ◎ 貪人之有必招敗亡之禍
  • 安禮章第六:順應世理才能做事事成
    • ◎ 不捨小過會讓人怨恨
    • ◎ 未雨綢繆謀算者必勝
    • ◎ 積善者福積惡者禍
    • ◎ 鄙視勞動者忍饑懶於織造者受寒
    • ◎ 天下安定是因為得到了優秀的人才
    • ◎ 勤儉的人才會真正的富有
    • ◎ 為上者要避免下屬多疑
    • ◎ 不輕慢上級不侮辱下級
    • ◎ 是「信」還是「疑」
    • ◎ 狂妄邪惡的人不會有正直的朋友
    • ◎ 有好領導才有好下屬
    • ◎ 對於賢能之人要厚待而養之
    • ◎ 吸引人才要有一個好的大環境
    • ◎ 山高則崩河滿則溢
    • ◎ 是玉還是石需要用心辨認
    • ◎ 衣領不正會毀掉整個形象
    • ◎ 走路不看道註定要跌倒
    • ◎ 柱子壞了屋子也就倒了
    • ◎ 腳受凍了心也就受傷了
    • ◎ 大山崩塌是基石出了問題
    • ◎ 不要與將要翻倒的車輛同行
    • ◎ 把悲劇消滅在萌芽狀態
    • ◎ 時時警策自己可保平安無事
    • ◎ 有道則吉無道則凶
    •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 同志同仁為得而憂
    • ◎ 心懷不軌的人會臭味相投
    • ◎ 美女在一起容易產生嫉妒
    • ◎ 同等智慧的人相遇就會相互謀算
    • ◎ 同官同利就會相互殘害
    •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 ◎ 志同道合則大業可成
    • ◎ 同行是冤家
    • ◎ 放縱自己怎麼能去教導別人
    • ◎ 順「道」而行則萬事不難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 《素書》原典
  • 附錄二 黃石公傳
  • 附錄三 張商英(宋)原序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