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翻譯學導論
  • 點閱:417
    98人已收藏
  • 作者: 張政, 王贇作
  • 出版社:清文華泉
  • 出版年:2021
  • 集叢名:英語專業系列教材
  • EISBN:9789865486105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附註:封面英文題名: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只要你不是浪費時間,留戀迂腐的翻譯手法,只要你不是像奴隸一樣將原文字字對應於譯文,你就會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全新主題。」
──古羅馬翻譯家賀拉斯

▪中國翻譯「六」大潮是哪六大?
縱觀中國翻譯史,雖然翻譯活動紛繁複雜,但不同時期亦呈現出一定的特點。筆者認為中國的翻譯可大致分為六大潮,依次為:

(一)東漢至北宋的佛經翻譯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
(三)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時期的西學翻譯
(四)民國時期的社會文學翻譯
(五)1949年後的政治文獻翻譯
(六)1978年後的實用文獻翻譯

▪誰能翻譯中國典籍?
英國學者葛瑞漢(A. C. Graham)宣稱:「中國典籍由中國人翻譯是不明智的,因為多數情況下,翻譯應當由目的語母語者承擔。」(…we can hardly leave translation to the Chinese, since there are few exceptions to the rule that translation is done into,not out of,one's own language.)
然而,英美人士翻譯中國典籍,問題也很多:誤解、扭曲和勉強現象較多。許淵沖說:「不少人認為中詩英譯,應該是英美漢學家的事,因為他們的表達能力更強;但是外國學者對中文的理解卻可能不如中國學者,所以最好是中外學者合譯。但是在翻譯某些典籍時,外國學者翻譯的和中外合作的譯文讀起來卻都不如一個中國譯者的譯文,這就說明翻譯的關鍵在於譯者的理解力。如果中國譯者對漢詩的理解足夠深,又有足夠的能力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那就可能譯得比英美譯者,甚至比中外學者合譯的作品更好。」

▪何謂「深化」的翻譯?
「深化」包括加詞、分譯等法,即將原詩中的普通名詞深化為更具體的普通名詞,將某些意象具體化,使讀者更加明了。比如王昌齡〈出塞〉中的名句「萬里長征人未還」,中國讀者很容易就能掌握詩歌的意象,即連年的邊界戰爭使許多戰士失去生命。不過西方讀者大概不太了解中國長城一帶連年的戰爭,因此若要將「人」直譯為people就缺少味道。這時,可以譯為soldiers將人具體化為士兵,即「深化」。加詞法也是「深化」的方法之一,比如「人閒桂花落」中,有人加「看」,有人加「聽」,有人加「讓」。此外,還有分譯法,如林語堂把辛棄疾〈採桑子〉中的「愁滋味」分開譯成bitter and sour,也是將「愁」具體化。

  【本書特色】
  本書以知識梳理為主,以具體實用為綱,以簡潔易懂為本,將翻譯與其他領域的關聯進行概括性介紹,內容涉及翻譯與當代翻譯與語言、翻譯與哲學、翻譯與文化、文體與翻譯、翻譯主體性、不可譯性、翻譯理論、翻譯研究方法、翻譯技術等,希冀使其成為翻譯相關學科的知識小百科。全書共十五講,每一講結尾都附有思考題,以便讀者加深理解和掌握。
本書供英語和翻譯專業本科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對翻譯研究感興趣的人士作為參考用書。


張政,王贇 主編

  • 版權頁
  • 前言
  • 第一講 翻譯與當代中國
    • 第一節 中國翻譯發展歷程
    • 第二節 佛經翻譯
    • 第三節 科技翻譯
    • 第四節 社會文學翻譯
    • 第五節 實用文獻翻譯
  • 第二講 「意義」概說
    • 第一節 「意義」的概念及其複雜性
    • 第二節 索緒爾的意義觀與翻譯
    • 第三節 重估意義的確定性和客觀性
    • 第四節 對意義客觀性的質疑
    • 第五節 意義的分類
    • 第六節 意義討論
  • 第三講 翻譯與哲學
    • 第一節 哲學、語言與翻譯
    • 第二節 柏拉圖的床喻和翻譯
    • 第三節 亞里斯多德與本質主義
    • 第四節 尼采的翻譯觀
    • 第五節 德希達——翻譯哲學的解構主義
    • 第六節 韋努第——譯者的隱形
  • 第四講 翻譯與文化
    • 第一節 「文化」的內涵
    • 第二節 文化與翻譯的關係
    • 第三節 中西文化差異與翻譯
    • 第四節 文化典籍翻譯
  • 第五講 語言與翻譯
    • 第一節 語言探微
    • 第二節 語言學與翻譯研究
  • 第六講 中國翻譯理論(I)
    • 第一節 「理論」的由來
    • 第二節 中國翻譯活動的緣起和翻譯六大潮
    • 第三節 東漢至北宋的佛經翻譯
    • 第四節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
    • 第五節 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時期的西學翻譯
  • 第七講 中國翻譯理論(II)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文學翻譯
    • 第二節 1949年後的政治文獻翻譯
    • 第三節 1978年後的翻譯
  • 第八講 西方翻譯理論(I)
    • 第一節 古代西方翻譯理論
    • 第二節 中世紀時期的西方翻譯理論
    • 第三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翻譯理論
    • 第四節 近代西方翻譯理論
  • 第九講 西方翻譯理論(II)
    • 第一節 現代西方翻譯理論
    • 第二節 當代西方翻譯理論
  • 第十講 不可譯性
    • 第一節 可譯論與不可譯論的緣起
    • 第二節 不可譯性的分類
    • 第三節 不可譯的相關討論
  • 第十一講 詩歌翻譯
    • 第一節 詩歌翻譯概述
    • 第二節 中西方詩歌之對比
    • 第三節 中西方詩歌鑒賞與翻譯
  • 第十二講 文體與翻譯
    • 第一節 文體的定義及分類
    • 第二節 不同文體的特點及翻譯
  • 第十三講 翻譯主體論
    • 第一節 翻譯主體界定
    • 第二節 譯者主體性在翻譯活動中的體現
    • 第三節 翻譯主體性與主體間性
  • 第十四講 現代翻譯技術
    • 第一節 機器翻譯簡史
    • 第二節 機器翻譯原理
    • 第三節 機器翻譯的困境與未來
    • 第四節 機器輔助翻譯
    • 第五節 網路翻譯
  • 第十五講 翻譯研究方法
    • 第一節 人文社會科學方法論概述
    • 第二節 翻譯研究領域與研究類型
    • 第三節 翻譯研究方法的應用
    • 第四節 課題與研究設計
  • 專名與術語對照表
紙本書 NT$ 375
單本電子書
NT$ 263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