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2
用不一樣的角度,看故宮的前世今生
足跡踏著足跡,聽故宮院長侃侃而談這座連帝王也不知曉的紫禁城面貌
紫禁城,這座中國最後的皇宮,匯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皇權於建築形態上的極限,是中國帝制文化的立體化、符號化、圖像化,也是中國帝制文化與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高度統一,甚至是最完美的統一。
或許你只曾在眼花繚亂的圖片前走馬看花;或許你到訪過紫禁城,卻沒看遍它的春夏秋冬;或許你看過它的春夏秋冬,卻沒踏遍廣袤宮殿的每磚每瓦。
由此,故宮院長李文儒將已經成為公眾眼中的「圖像」--紫禁城,置於圖像學領域中觀看、欣賞、解讀,提供讀者領略歷史的全新種種可能。
本書特色
到了中國故宮,輝煌雄偉的紫禁城正門恐怕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但除此之外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其實也都有自己的故事。
而這故事,曾經生活其中的歷代帝王不知,
穿梭來往的導遊們不曉,
成團遊客未曾聽聞,
只有日日夜夜望著它的故宮院長李院長能說得清。
不僅是紫禁城的春夏秋冬,更要從各個角度,透過牆、柱、河、柳、飾、景等等細節,
以介紹建築的方式描述歷史,以描述歷史的方式道文化。
兼具知識與感性的文字,搭上一百八十多張精美全彩圖片,讓紫禁城的縱橫面貌歷歷在目。
由此,故宮院長李文儒將已經成為公眾眼中的「圖像」--紫禁城,置於圖像學領域中觀看、欣賞、解讀,提供讀者領略歷史的全新種種可能。
本書特色
到了中國故宮,輝煌雄偉的紫禁城正門恐怕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但除此之外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其實也都有自己的故事。
而這故事,曾經生活其中的歷代帝王不知,
穿梭來往的導遊們不曉,
成團遊客未曾聽聞,
只有日日夜夜望著它的故宮院長李院長能說得清。
不僅是紫禁城的春夏秋冬,更要從各個角度,透過牆、柱、河、柳、飾、景等等細節,
以介紹建築的方式描述歷史,以描述歷史的方式道文化。
兼具知識與感性的文字,搭上一百八十多張精美全彩圖片,讓紫禁城的縱橫面貌歷歷在目。
- [ 序一 ] 誰的紫禁城(第7頁)
- [ 序二 ] 作為圖像的紫禁城(第9頁)
- [ 壹 ] 規劃至尊(第23頁)
- [ 貳 ] 走向太和(第39頁)
- [ 參 ] 「坐」擁天下(第53頁)
- [ 肆 ] 宮牆柳(第69頁)
- [ 伍 ] 牆牆牆(第81頁)
- [ 陸 ] 千門萬戶(第93頁)
- [ 柒 ] 皇家大院(第109頁)
- [ 捌 ] 皇帝的廣場(第125頁)
- [ 玖 ] 中國大屋頂(第141頁)
- [ 拾 ] 天地之「吻」(第153頁)
- [ 拾壹 ] 欄杆拍遍(第167頁)
- [ 拾貳 ] 窗裡窗外(第181頁)
- [ 拾參 ] 誰持彩練(第193頁)
- [ 拾肆 ] 琉璃花(第207頁)
- [ 拾伍 ] 大器朝天(第219頁)
- [ 拾陸 ] 流動的皇權(第233頁)
- [ 拾柒 ] 宮裡山河(第247頁)
- [ 拾捌 ] 死生有「命」(第261頁)
- [ 拾玖 ] 哭泣的宮殿(第275頁)
- [ 貳拾 ] 雪舞禁城(第287頁)
紙本書 NT$ 480
單本電子書
NT$
33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2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