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的犧牲與付出不是愛,你要成為一個「做自己」的媽媽。
14堂充滿正能量的媽媽必修課,
幫妳走出在家庭、教養、工作與自我間的矛盾與拉扯,
成為夠好的媽媽、更好的自己。
多了「媽媽」這個身份的你,總認為自己要有責任更努力,然而,媽媽的生活不能只有責任。母愛的確很偉大,但不代表所有事都要你自己扛。你要過的,終究是「你自己」的人生。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的感受,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不快樂的媽媽,又如何能讓孩子及家人感覺到幸福呢?
本書作者松村亞里在單親家庭中成長,憑自身努力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碩士,以及日本的醫學博士。即便身為專業的臨床心理師,在教養的路上,她也遇到許多挑戰與挫折,不但無法肯定自己,甚至還將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挫折感加諸在孩子身上。
但是在學習正向心理學後,她恍然大悟發現:想要孩子幸福,媽媽的自我肯定感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媽媽能給自己更多的認同與鼓勵,就可以成為快樂的母親,有更多的能量愛家人,也會因為孩子的笑容,變得更加勇敢。
書中以「自我肯定感」為核心,規劃能提升媽媽幸福指數的14堂課程,以及體貼、照顧自己的諸多練習。此外,也附有幸福習慣評量表,能幫你找出最需要加強的部分,迅速拉近你與幸福的距離。
本書重點
第1章 媽媽懂得自我肯定感,才會更幸福
★培養無條件的自我肯定感,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也能自我肯定。
★孩子的幸福就在媽媽的笑容裡,媽媽一定要有自我肯定的正能量。
第2章 提升自我肯定感,可以這樣做!
★共有14堂課。
★詳細說明心懷感激、體貼、與他人產生連結、經濟獨立等課程,告訴你如何獲得幸福。
★列舉如何實踐課程方法的過程,容易理解,執行時更上手。
★無須按照先後順序,可以從自己感興趣或有需求的課程開始實行。
第3章 對自己好一點,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認為「自己沒用」是錯誤的想法。
★切斷「有毒」的家庭枷鎖。
★重視自己的價值,你不但重要,而且「很重要」。
媽媽友自信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High媽│心理師
samantha│我の四千金媽媽
二花小姐 │親職作家
曾心怡│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臨床心理師
陳彥琪│諮商心理師
- 推薦序 孩子需要的是「懂得自我肯定」的母親,而不是「完美」的母親 曾心怡(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臨床心理師)
- 推薦序 「照顧自己」、「愛自己」,就是一種自我肯定 陳彥琪(諮商心理師)
- 前言 「我喜歡我自己!」能這麼說的孩子很幸福
- 第1章 能肯定與喜歡自己,是母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媽媽快樂,孩子就幸福
- 有條件和無條件的自我肯定
- 培養自我肯定感的三要素
- 用言語及行動對孩子表達愛意
- 想給孩子很多愛的媽媽,自己要先快樂
- 你是不是朝著幸福的反方向走去?
- 幸福會傳染
- 第2章 提升自我肯定感,可以這樣做!——讓媽媽變幸福的14堂課程
- 檢測你的幸福指數
- 第1堂課 第找出值得感謝的事
- 第2堂課 欣然接受別人的感謝
- 第3堂課 回想燦爛美好的過去
- 第4堂課 感受「當下」
- 第5堂課 再次找到能「忘我投入」的事
- 第6堂課 轉變為樂觀思考!
- 第7堂課 想像「最棒的自己」
- 第8堂課 先別管負面情緒了!
- 第9堂課 動起來!身心就舒暢
- 第10堂課 攝取均衡飲食,就能更開心
- 第11堂課 和重要的人一起做開心的事
- 第12堂課 默默地體貼別人
- 第13堂課 充分活用自己的長處
- 第14堂課 創造帶來收益的職涯
- 第3章 對自己好一點,讓你更能肯定自己——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
- 認同自己的所有情緒
- 你不是一個人,每個人都彼此連結
- 你一定要為自己做點什麼,才能過得更好
- 愛孩子,也要愛自己
- 母愛很偉大,但不表示所有事都要媽媽自己扛
- 我可以變幸福!
- 後記 認為自己沒用,是錯誤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