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5
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室報告】
美國名廚和美食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曾在《半生不熟》這本書裡,用一整章的篇幅描述紐約米其林三星海鮮餐廳 Le Bernardin的廚師,如何神乎其技地每天獨自處理掉七百磅的魚,且只憑肉眼與精湛刀法切出幾乎一模一樣的魚片。美食雜誌編輯比爾‧布福德在「後廚機密」中,自願去餐廳廚房做學徒,學怎麼用聞的知道鱸魚表皮已經酥脆,又如何靠著巧勁甩鍋,才能只讓鍋子外面一圈食物翻動。當我們暢想未來的餐飲型態時,這些讓料理和美食愛
好者血脈賁張的後廚故事還會繼續發生嗎?
在這次嚴重受疫情影響一些國家中,有一個餐飲業的新興現象(或救急措施)乍看正反其道而行,那就是被稱為「鬼廚房(Ghost Kitchen)」的餐廳出現。這些餐廳只靠精簡的人力做著外送生意,菜色也簡化成客人最常點的幾道菜。餐飲業預測,疫情結束後,將人力集中在流程化工作上的高效做法,可能會因更有效率而持續下去。這場疫情推波助瀾的餐飲變革,已加速朝未來推進。
「鬼廚房」或許只是疫情引起人對未來飲食思考的震盪之一,而這些改變並不全是負面的。比方說人們開始更重視營養,選擇對自己有益的食物,世界上也更多人因此被迫學會或喜歡上親自下廚,透過料理過程,對食材產生更多的感受和認知。這能不能成為策動這場飲食變革的動力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所謂的料理和美食精神將不只是好手藝與好品味,更包括如何更負責任的選擇食材,吃什麼?怎麼吃?這是個比想像中更嚴肅的議題,有待人類共同料理。
「鬼廚房」或許只是疫情引起人對未來飲食思考的震盪之一,而這些改變並不全是負面的。比方說人們開始更重視營養,選擇對自己有益的食物,世界上也更多人因此被迫學會或喜歡上親自下廚,透過料理過程,對食材產生更多的感受和認知。這能不能成為策動這場飲食變革的動力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所謂的料理和美食精神將不只是好手藝與好品味,更包括如何更負責任的選擇食材,吃什麼?怎麼吃?這是個比想像中更嚴肅的議題,有待人類共同料理。
- What’s Happening(第8頁)
- New Idea 下一場會,不如我們邊走邊開吧!(第8頁)
- City to City 世界旅行家(第21頁)
- 金融英文 金融世界的新主宰?虛擬貨幣投資潮席捲全球(第27頁)
- 教授不點名(第30頁)
- New Book 一部關於提早登出矽谷的回憶錄(第68頁)
- COVERSTORY 飲食新革命 You are what you eat(第10頁)
- 後疫情時代,你怎麼吃?(第10頁)
- 未來的肉,會從哪裡來?(第12頁)
- 細胞肉上桌,準備好吃實驗室做出來的肉了嗎?(第14頁)
- 現在決定吃什麼,將決定地球的未來(第16頁)
- English Lab(第44頁)
- 教學實驗室 So? 你真的會用嗎?(第44頁)
- News Takeaway(第50頁)
- 哪裡不一樣 缺水該用lack還是shortage?「缺少」程度大不同!(第66頁)
- Visual Vocabulary 「這肉很油」的英文怎麼說?一次弄懂食物的10種狀態(第69頁)
- Read Aloud 別讓「防疫救星」變成海洋災星!(第70頁)
- Debug 薪水Salary究竟可數還是不可數?(第71頁)
- Crossword 單字是用想的,不是背的(第73頁)
紙本書 NT$ 23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5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5
其他刊期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