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網民時代,如何群體對話?社會溝通?
一對一、一對多,社會溝通的各種設計與模式如何設定?
當大趨勢迎面而來,虛擬世界對話成為常態,
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思考與行為?
本書從關係對位、接受美學、改變習慣、更具創意的核心,
幫助你有效進行「群體對話與溝通」。
有人提出,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是寂寞感,有人缺乏刺激、有人缺乏認同、有人缺乏超越自我的場景,因此,人人都想跟世界溝通,用溝通來解除寂寞。
這個世界並非都是喜歡對話的。我們在處理社會溝通,集體對話時,並不能假定對話是人人的需要,世界上要開啟某些人願意對話,遠比想像難多了!
溝通,簡單講就是「你需要人家怎麼對待你,你就必須先好好對待人家,讓他可以對你有你預期的對待!」,因此,第一個概念是「對位」。
公眾對話,不僅限於個人的魅力,空間的魅力也很重要,空間成就場景,場景聚合人群,人群產生共鳴,共鳴成為力量。
企業更必須是社會溝通專業,所謂客戶導向、以客戶為出發點,就是用客戶的痛點來溝通自己的服務,使之有效滿足客戶解決痛點。
網路對話極為個人化,表面上是一對多溝通,實際上每個人感覺上都是一對一,不過網紅這邊必須要夠機敏,翻新話題。
用企業網路跟網民對話,顯得綁手綁腳,太過被動,實際上很難站上浪潮。任何人都有必要研究網紅行為學,吸取其在溝通上成功之處,快速學習,趕上潮流。
跟會溝通的人學習,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時時提醒自己,在難以溝通處用心以自己的狀態加上空間營造的智慧,是自己勇於塑造溝通好環境的象徵!你在人生中碰到哪些會溝通的人?看看他們怎麼面對困境及非理性時,如何溝通?
你善於跟自己對話嗎?你盛裝自己的是愛、關懷、感到嗎?你夠味嗎?我們每天都在對話,不是跟自己,就是跟別人。跟別人對話,就是在經歷的優化。
從一對一、一對多,社會溝通的各種設計與模式,到迎面而來的大趨勢、不能忽略的虛擬世界的對話問題,以及它如何改變我們的思考與行為習性?本書一一提供關係對位、藝術思考、更具創意的對話方式,幫助你進行有效的「群體溝通」。
有人提出,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是寂寞感,有人缺乏刺激、有人缺乏認同、有人缺乏超越自我的場景,因此,人人都想跟世界溝通,用溝通來解除寂寞。
這個世界並非都是喜歡對話的。我們在處理社會溝通,集體對話時,並不能假定對話是人人的需要,世界上要開啟某些人願意對話,遠比想像難多了!
溝通,簡單講就是「你需要人家怎麼對待你,你就必須先好好對待人家,讓他可以對你有你預期的對待!」,因此,第一個概念是「對位」。
公眾對話,不僅限於個人的魅力,空間的魅力也很重要,空間成就場景,場景聚合人群,人群產生共鳴,共鳴成為力量。
企業更必須是社會溝通專業,所謂客戶導向、以客戶為出發點,就是用客戶的痛點來溝通自己的服務,使之有效滿足客戶解決痛點。
網路對話極為個人化,表面上是一對多溝通,實際上每個人感覺上都是一對一,不過網紅這邊必須要夠機敏,翻新話題。
用企業網路跟網民對話,顯得綁手綁腳,太過被動,實際上很難站上浪潮。任何人都有必要研究網紅行為學,吸取其在溝通上成功之處,快速學習,趕上潮流。
跟會溝通的人學習,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時時提醒自己,在難以溝通處用心以自己的狀態加上空間營造的智慧,是自己勇於塑造溝通好環境的象徵!你在人生中碰到哪些會溝通的人?看看他們怎麼面對困境及非理性時,如何溝通?
你善於跟自己對話嗎?你盛裝自己的是愛、關懷、感到嗎?你夠味嗎?我們每天都在對話,不是跟自己,就是跟別人。跟別人對話,就是在經歷的優化。
從一對一、一對多,社會溝通的各種設計與模式,到迎面而來的大趨勢、不能忽略的虛擬世界的對話問題,以及它如何改變我們的思考與行為習性?本書一一提供關係對位、藝術思考、更具創意的對話方式,幫助你進行有效的「群體溝通」。
- 導言(第6頁)
- 第一章 關係對位(第17頁)
- 一切從「賣人設」做起(第18頁)
- 不理性如何溝通?(第26頁)
- 表達隱藏的奧妙(第33頁)
- 第二章 一切都是換來的(第41頁)
- 你知道你的一切都是換來的嗎?(第42頁)
- 連公益也是交換,換更大一點!(第48頁)
- 站到對方的視角去換(第60頁)
- 別忽略無聲的溝通(第66頁)
- 第三章 藝術是公眾對話(第71頁)
- 藝術以你為對象(第72頁)
- 接受美學的藝術心理(第78頁)
- 人生如戲,戲看人生(第84頁)
- 窺見前後台(第94頁)
- 用過去跟現在對話(第101頁)
- 參與式對話(第109頁)
- 第四章 虛擬世界的對話(第117頁)
- 日新月異的認同魔術(第118頁)
- 閉環對話(第129頁)
- 如何開啟網絡對話?(第135頁)
- 第五章 對話的條件(第141頁)
- 對話五力(第142頁)
- 找到價值空間(第149頁)
- 對話的出發點:議題設定與美學風格(第154頁)
- 「反」對話(第160頁)
- 你好,這是我的名片(第164頁)
- 從釀酒看人生(第171頁)
- 經營自己的必要(第176頁)
- 結語(第190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同分類熱門書